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24 条
-
论拟弹词
-
作者:
朱焱炜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
发展史
拟弹词
艺术特征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提出了拟弹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它的发展史、创
作主体、艺术特征和社会影响,试图以此提取和厘清一种文学存在,
勾画出一个大体的轮廓,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描
述其发展史并介绍一批作家和作品。第三章,分析其创作主体,考察
其在女性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第四章,在与其它文体的比较中凸现
其艺术特征。第五章,概述其社会影响及研究前景。
-
19世纪英国女性的代言人
-
作者:
苏世芬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乔治·艾略特
反思
女性地位
女性文学
-
描述:
都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以 1 9世纪的简·奥斯丁和乔治·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 ,从纯粹女性的角度来探讨女性问题。在她们的作品里 ,女性虽然仍摆脱不了男性社会对她们的影响 ,但已不
-
中英女权思想与女性文学之比较
-
作者:
罗婷
来源: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
比较
中
女性文学
女权思想
-
描述:
中、英两国的女权思想是人权学说和妇女解放运动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它以争取妇女权利为主旨,反对性别歧视,肯定女性自我价值与经验,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影响两国的女性文学,使它们朝着女权-女性-女人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社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差异,两国的女权思想及女性文学又各具特色。
-
探索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首届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高级研讨班观点综述
-
作者:
荒林
李爱云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中国
女性文学
学科建设
女性主义
-
描述:
探索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首届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高级研讨班观点综述
-
性爱意识与我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创作
-
作者:
邝金丽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当代
女性文学
现代
性爱意识
-
描述:
性爱意识与我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创作
-
自我:压抑—回归—升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人性内涵的衍化
-
作者:
周密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内涵
压抑
女性文学
升华
回归
-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从 70年代末 80年代的张洁、残雪、王安忆到 90年代的陈染、林白等等,她们从自我经验出发,发展了女性所特有的人性各个侧面。纵观这些女性文学作品中人性的内涵的衍化,大致经历了从人性中自然性的压抑到寻找自我、回归自然到自我本性的升华,其视线是从外部世界回归到女性本体。在这一艰难的找寻过程中,女性文学逐渐成长,女性作家也一步步成熟起来。这一过程也是她们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从失落到回归的过程。
-
善的高扬 恶的审视——新时期女性文学中道德观念浅析
-
作者:
郭红玲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善
恶
女性文学
审视
-
描述:
新时期女作家极力歌颂真善美 ,这种求知向上的追求净化着人们的灵魂 ,为人类筑造了精神的家园 ;对恶的揭露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女作家通过对恶的审视和展现为人性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一面自鉴的镜子
-
幸福的彼岸在哪里——论20世纪女性文学追寻理想爱情的心路历程
-
作者:
梁惠娟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爱情
心路历程
爱情
女性文学
幸福的彼岸
-
描述:
爱是伴随人生的一种必要的生存状态。从 2 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追寻理想爱情的艰难历程。她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 ,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深层意识的探寻 ,虽然她们的探索至今与理想目标尚有距离 ,但是她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逼近幸福的彼岸———平等、和谐、民主的两性之爱。
-
论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
-
作者:
薛海燕
来源:
东方论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载体
近代小说
新文化
低级文类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传统时代 ,女性“舞文弄墨”已属不务正业 ,若再陷溺于“不登大雅”的小说创作 ,则更易招致非议。直到近代 ,重差别、重等级的传统文化逐渐向包容性、平等型的新文化过渡 ,小说与女性文学不再受到轻视 ,女性创作小说的禁忌才逐渐解除。但女性文学创作突破“诗词”拘囿主要应归功于舆论引导 ,表明女性在体裁选择中依然有从众和依赖心理。近代女性小说不仅标志着女性小说史的开始 ,也预示了女性小说的自由运思之路将远非一条坦途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概观--据1991-2002年《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作者:
张晓晶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
当代文学研究》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研究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异军突起,而女性文学研究的繁荣则是随之而来的一种学术景象。90年代我国女性文学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探寻我国女性文学源头,梳理我国女性文学传统;确立女性写作空间,拓展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突出女性小说研究,关注其他各文体女性文学研究;立足大陆女性文学研究,兼顾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
<
1
2
3
...
5
6
7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