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840 条
-
还原历史的呈现与价值重构: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一1949》
-
作者:
魏梓轩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史互解
价值重构
流变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是常彬教授于2007年6月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作者研究的对象是中国20世纪前半叶女性文学的话语流变。考察某一事物的流变,就是考察这个事物的滥觞和其历史沿革。以此为旨归,本书介绍了不同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的面貌并分析了其呈现不同风格的原因/背景。
-
还原历史的呈现与价值重构——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
-
作者:
魏梓轩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史互解
价值重构
流变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是常彬教授于2007年6月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作者研究的对象是中国20世纪前半叶女性文学的话语流变.考察某一事物的流变,就是考察这个事物的滥觞和其历史沿革.以此为旨归,本书介绍了不同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的面貌并分析了其呈现不同风格的原因/背景.
-
英国女性作家笔下的帝国叙事研究
-
作者:
李红梅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英国文学
帝国叙事
女性文学
-
描述:
从18世纪开始,女性作家的创作便日渐成长为英国文学中的一支重要的创作力量。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女性文学一直有意无意地将性别问题与帝国政治问题相联系,她们有关帝国形象的叙事书写深刻地展示了宗主国白人女性对殖民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同时也形象地揭示了性别问题与种族、阶级等其他社会政治问题紧密交缠的过程。
-
妇女/性别研究主流化问题刍议——从女性文学研究进入高校学科体系谈起
-
作者:
林丹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化
妇女/性别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尽管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妇女/性别研究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推进是成功的,但仍面临着一个重大瓶颈困境,即学科设置和社科规划与之不配套.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将影响到女性/性别研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因此,社科规划与学科体制关系到女性/性别研究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
迷失·追寻·超越——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一间自己的房间》
-
作者:
兰方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间自己的房间》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伍尔夫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也是西方公认的现代主义先驱。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积极倡导失落的女性传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批判父权制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主张以女性视角重构女性文学,呼吁新时代女性努力挣脱男女二元对立的束缚,走向两性融合的完整生存状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出发,把握伍尔夫在促进女性解放的文学创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揭示其作品中的女性解放心路历程,旨在更深入地理解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创作。
-
试论宋代女性词成就——以女性意识、家国意识为例
-
作者:
李天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词人
宋代女性词
词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中国古代女性参与文学创作者古已有之、代有才人。词是定型、兴盛于宋代的一种诗体,“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精”(吴梅:《词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两宋时期参与到词的创作中的女性人数极多、阶层极广,尤其是因特殊的社会条件、历史环境和词的文体特殊性等原因,宋代女性的词作体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和突出的家国意识,相对于中国古代其他时期女性文学而言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
-
沦陷区女性文学论析:论东北沦陷区女作家的创作
-
作者:
闫顺玲
侯琰婕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倾向
东北沦陷区
女性文学
-
描述:
1931年"九·一八"事变,给中国东北造成了浩大的劫难,这一空前的灾难也强烈地撞击着一批有志青年敏感的神经,萧军、萧红、白朗、罗烽、端本蕻良及梅娘等率先写出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东北的父老乡亲被异族统治的痛苦与对之进行反抗的怒火,成为中国抗战文学的先声。而东北沦陷区的女作家由于审视与反映生活的视点不同,与同区域的男性作家及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女作家甚至同为沦陷区的上海女作家相比,她们的创作在题材选择、主题确立、审美情趣及艺术风格上则呈现出独特的色彩。
-
女性的发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主题内蕴
-
作者:
李菁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现
二十年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从“人”之子的觉醒到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从追求恋爱自由到建立现代性爱观念,从批判男权文化到努力建构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现代女作家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在平等的“人”的位置上言说女性心声,反映女性从“女”到“人”再到“女人”的发展过程,记录了女性成长的曲折的心路历程和沉重的前进步履。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化历程及其问题
-
作者:
魏天无
魏天真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思
女性文学
本土化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从女性意识觉醒的20世纪80年代,到走向成熟和繁盛的90年代,再到多元化的新世纪,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既推动了女性文学研究和批评理论的深入发展,也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观念和价值意识混乱,对研究对象的文学性和审美性关注不够等问题。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应当立足于当下社会和文学发展的实际,将性别分析方法和批判锋芒拓展到其他文学文化现象及问题上去,建立自己的文学审美规范。
-
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背景
-
作者:
祖晓敏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桐城
清代
原因
女性文学
-
描述:
根据广泛搜集来的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史料,本文探讨了明末心学、婚姻和母教以及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女性文学兴盛的关系,认为心学、婚姻和母教为清代桐城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机会和条件.而桐城特殊的文化氛围是女性文学创作得以积淀并传世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