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85 条
-
俄罗斯有女性文学吗?:谈谈《第四十一》女性主体话语的建构
-
作者:
张培勇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第四十一》
《鲁滨逊飘流记》
特卡
俄罗斯
可思议
文本
个性解放
弗洛伊德
女性文学
-
描述:
俄罗斯有女性文学吗?──谈谈《第四十一》女性主体话语的建构张培勇女性文学,时下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它是当今社会男女之争在象征秩序中进入权力对话状态的一种话语存在,狭义讲专指女性作者的创作;广义讲包括妇女作家、文学中的妇女和妇女读者经验以及...
-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论略
-
作者:
张直心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论
男权文化
妇女解放
少数民族女性
女性意识
“背影”
边地女性
女性文学
小说
云南少数民族
-
描述:
小引 传说,“德昂族的女人是由树变成,变成女人之后满天飞舞,男人拉不住他们,后来男人用腰箍把她们套住,她们才受男人管束”。杨知勇先生曾颇有识见地指出,这则神话“含有男神统治权向女神统治权挑战的意味”;无独有偶,在傣族的民间传说中,勐董板的傣家女“披上孔雀的羽毛”,也能腾空而起翩然飞翔,而当孔雀女在沐浴时被追求者拿走了孔雀衣后,这才失却了飞翔的能力。尽管后者由于在传承过程中的藻饰修改,其原始形
-
1995:“研讨会”备忘录
-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作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白小说
女作家
研讨会
后现代
作家作品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备忘录
徐小斌
徐坤
-
描述:
时下有论者对作家作品研讨会多有非议,以为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并大声疾呼“专家勿言”。我不讳言这类研讨会确有一些弊端,但由此而笼统地予以排击,却并非公论。我赞同冯立三和秦晋两位先生的意见,以为研讨会是文坛朋友联络感情、相互交流、展开文学批评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只可改进,不可排击。由于身居京城,又搞评论,我不可避免地也成成了
-
序《金蜘蛛丛书》
-
作者:
戴小华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蜘蛛
海外华文
中国历史
河北教育出版社
文学创作
编辑工作
语言和文字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
描述:
序《金蜘蛛丛书》戴小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跌宕不定,有些华人离开了母土,移居海外,在异地各自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奋斗;其中所历经的孤寂与挣扎实非等闲可以道之。这些华人的心情与当年自我放逐、流落欧洲的屠格涅夫是相似的。然而,即使身在他乡,语言和文字却使他们与...
-
你会编书吗?
-
作者:
黄好额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名著
海外华文作家
散文
后现代
三大诗人
诺贝尔奖
自然主义
女性文学
马克思哲学
青年指导
-
描述:
你会编书吗?黄好额本以为时下是文学荒凉之秋,出版界、图书市场定是一片萧条,故而好长一段时间没逛书店。直到有一天实在无聊,便跑到书店想感受一番文化沧桑。不料“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但见柜台上琳琅满目,尽是些装潢神气、书名文雅的雄文大著,直看得笔者眼...
-
女性写作:断裂与接合
-
作者:
徐坤
来源:
作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中心话语
女性性别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男性
中国女性
写作活动
-
描述:
1995年,中国女性在亿万世人瞩目之下经受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女性集体狂欢,中国的女性文学也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潮体验”,似乎我们并没有经过漫长而舒缓的平台期的酝酿积蓄,一下子就悬空般的跃入了高潮。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在中国召开,各种专题妇女国际研讨会的不断举行,一批又一批女性印刷读物的集束性推出……所有这一切都带给我们某种幻觉:仿佛一夜之内,我们那原本孤独的、阗寂无声的女性写作已经
-
海外华人女性文学综论
-
作者:
黄红娟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精神家园
华裔女作家
赵淑侠
中国传统
民族文化
东南亚华人
逻各斯中心
价值取向
女性文学
-
描述:
世界正处于全球性的文化转型期,作为华人文学中一个独具魅力的群体,海外华人女作家作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其深远和博大的文化意义。本文从现实、传统和文化三个层面比较东南亚和西方两地的海外华人女性文学,探求二者在题材开拓与主题挖掘、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以及在后现代语境中相同或不同的审美意韵。
-
《赵清阁文艺生涯年谱》补正
-
作者:
陈学勇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1948年
《黄河》
年谱
1945年
1935年
散文
言论出版自由
抗战文艺
女性文学
-
描述:
赵清阁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家,曾活跃于三四十年代文坛,对抗战文艺活动和女性文学都有过显著贡献,多年来却为学术界忽略,以致今日读者知之甚少.《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3期刊出高天星等编撰的《赵清阁文艺生涯年谱》(1914——1948年部分),集中了丰富的赵氏生平资料,必将推动关于她的研究.但“年谱”所系赵氏著述,有相当的疏漏,还有几处记述不尽妥当,现据我所知作些补正.
-
逃离意识与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
作者:
孟繁华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逃离意识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女性主义写作
双鱼星座
理想主义
女性文学
徐小斌
女性宿命
-
描述:
逃离意识与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孟繁华徐小斌的小说创作,于九十年代的文学来说,是一个相当独特的现象。她的独特不仅在于她奇丽的想象,对神秘与未然的情有独钟,也不仅表现在她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的格外自觉,同时还表现在她意识与文本中的深刻矛...
-
走近徐坤
-
作者:
徐小斌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
女性意识
话语权力
突围表演
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徐坤
徐小斌
中日女性
-
描述:
走近徐坤徐小斌1头一回从一位老编辑口中听到徐坤这个名宇,心里不禁一动。忽想起友人曾玩笑:“你这名字起得也太不怎么样了,不知道的都以为是个男的呢,耽误多大事儿。”又见张爱玲散文中有张氏自嘲“爱玲”二字“恶俗”一节,不免联想自己的名字,虽说不上“恶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