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西方女性文学看女权主义法律观的变迁
作者: 桂萍   殷相印   来源: 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法律观   女性文学  
描述: 西方女性文学生动地再现了西方各个时期特定时代的典型女性形象,并以其独特的文艺品质和蕴涵其中的法律文化精神和伦理价值指向,为西方女权主义法律观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演绎提供了最好的伦理阐述。基于女权主义文学与法律、伦理之间内在演绎关系,以法伦理学的视角,对女权主义法律观的演变,作文学的诠释,这会有帮于人们对西方女性文学作品进行法理上的解析和说明,也将有助于我们用文学的、感性的形象思维来丰富对抽象的一般性法律问题的理解。
消解男性神话,建立女性文学的王国
作者: 谢长菊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观念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   男性  
描述: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性作家抢先的话语权,而女性被推置边缘,成为了被动接受者。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剖析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消解男性话语权,得出结论:女性只有认清并摆脱传统男性文学对女性的束缚,才能谱写新的女性话语并建立女性文学的王国。
浅谈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中妥协性的一面
作者: 吕胜男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期   妥协性   女性文学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女性文学迅速崛起的时期,被称为女性小说家的时代。涌现出像盖斯凯尔夫人、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等一批杰出的女作家,她们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有别与"家庭天使"的新女性形象。历来的研究则更多地关注这个时期女性作品中觉醒的意识。但细读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文学,从小说的结局,主题,批判角度看,我们依旧感觉到女作家所表现出的一种无力感,面对现实的一种妥协。下面我们从女性的社会地位、自身先天性性别弱点、以及社会宗教道德规范三方面浅谈一下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妥协性一面。
透视中国女性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作者: 姚冬青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意识   女性文学   城市  
描述: 生态意识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学意识在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展示着其独特性。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生态意识也同样彰显其蓬勃的生命力。女性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生态意识的加入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景象,昭示着女性文学新的发展趋向,尤其是城市中的女性文学的发展更突出其独特之处。在与女性文学相结合后所形成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因其具有了中国地域特色,创作成就更大。
简论戴锦华的新生代女性文学批评
作者: 宁琳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   新生代   女性文学  
描述: 新生代女性作家以蘸满勇气的女性生命体验书写成就了90年代新生代小说创作别具一格的风景,戴锦华对这些女性作家给予了高度关注。她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这几位作家的创作进行了富有洞见地阐释与批评。通过回望并阐释戴锦华的新生代女性文学批评,可对90年代中期以来新生代小说批评以及女性文学批评发展之状貌进行管窥性解读。
面对疼痛的自己: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女性与生育
作者: 刘媛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生育   女性  
描述: 作为生育主体,女性对生育疼痛的认知,代表着她对自我与外在的理解和处理。当女性介入历史文本的书写,这种独特深刻的性别体验必然成为她们思考和表达的基点。女性文本在孕育这一偶然个体生活事件中对性别角色的体验式叙事,让我们看到女性从无意识的生育工具到主动的生命创造主体的巨大变化;生育体验与女性主体意识、生命意识觉醒之间的互动关系。女性只有获得精神的解放,在人格心理上真正独立,才能以人的立场而不是女人的立场穿越疼痛之门,成为健全的人的母亲。
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自甘沉沦——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身体写作”的嬗变
作者: 郭运恒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沦   身体写作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描述: "身体写作"是现代女性意识复苏的产物,是"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自觉地思考自身价值的性别写作,它将为在现代社会中建立起一种自由的女性话语空间而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纵观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女性文学中的"身体写作",它却经历了一个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自甘沉沦"的过程,"身体写作"距离女性解放的目标却仍然路途遥遥。
女性文学
作者: 赵爱毛   来源: 视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打电话   女性文学   在职研究生  
描述: 王胖子读在职研究生的时候,要做一个关于女性文学的论文。但她没有灵感,就打电话找我,让我帮着找找感觉。但我很不好意思去,因为我和她分手还不到半个月。 有一阵,她似乎在学器乐,怀里抱着把二胡,端坐如梨,要是运气好的话,就听到她锯出一段《小白菜》,或者《北京欢迎你》来。又过一阵,她又不知道从哪里搞来角尺、木锉、手摇钻、墨斗之类的东西,成天围着根木头打转,要不了多久,她就要造出一张歪歪倒倒的桌子了。这只是个比方,我真正的意思是,她一些想法让人捉摸不透,在一些事情上,老跟我抬杠。男人总喜欢自己能控制的女人。 傍晚,
当代女作家方言小说特色初探
作者: 樊星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方言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在当代文化的"方言热"中,当代女作家的方言写作具有特别的意义:无论是"新海派小说"与"新吴语小说"的泼辣、幽默,还是"新楚语小说"(包括"鄂语小说"和"湘语小说"的热烈、俏皮),都在成功还原了普通话无力表现的特殊地方风味的同时,也为这些女作家的作品增添了市井的烟火气和喧哗氛围,并使这一部分女性文学作品赋有了粗砺品格。因此,对当代女作家方言写作的研究,应该成为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写作转向
作者: 史莉娟   王侃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写作转向   女性文学  
描述: 相比较于20世纪90年代来说,新世纪的女性文学写作无论是在题材、叙事视角还是叙事方式上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向,其中尤以一些跨越前后两个世纪的创作主将们和"70"后女作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这一转向的原因可大概归结于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自身的缺陷和时代文化背景的影响两个方面。面临文化语境空前复杂的新形势,女性文学将在陷落与突围的反复中继续探索。
< 1 2 3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