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50 条
-
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同性恋主题
-
作者:
韩袁红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同性恋
自恋
女性文学
-
描述:
当女性文学站在女性的立场之上,以女性的方式重新关注、表达这个世界时,她们提示了男性文本叙述中由于性别偏见或霸权意识而掩盖或扭曲了的诸多真相,而女性也在这种表达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自我解放的努力和探索。女性同性恋是创作与评论中的禁地,当代先锋女作家勇敢地将笔触伸向这一主题,但在创作中却更多地停留在其边缘,而未能真正展示这一主题的更深意义。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对女性本真生命状态的“寻找”
-
作者:
王春梅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精神
本真生命状态
女性文学
-
描述:
回顾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总可以从中体味到女性对于爱情、理想、事业的追求,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男女平等、双性和谐的渴求体味到一种执著的"寻找"精神。"五四""觉醒"的女性、新时期"自觉"的女性、今天"真实"的女人无不在彷徨与执著中寻找着属于她们自己的"本真"生命状态和那份真、善、美的情怀。
-
台湾女性文学纵览
-
作者:
陆丽华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女作家
女性文学
-
描述:
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生和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台湾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具有不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 ,各自关注着不同的生活领域。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和文学交流的扩大 ,台湾文学最终必将融入一个更大的中国文学的多元格局之中。
-
身体与歌——20世纪90年代后女性文学新话语
-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
歌
女性文学
新话语
-
描述: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女性文学倾向出现变化 ,产生了新话语 ,这是以思想解放的大潮为前导的 ,受到了西方女性写作和阅读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作家们把女性身体之美放进了审美空间 ,对其自我表达有着双重笔墨 ,找到了一种审美关系 ,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女性性别语境
-
台湾女性文学发展概观
-
作者:
陆丽华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百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开始在女性独立意识和价值观上进行探求。一代文化先驱的最初觉醒确立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基本主题,这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也是女性文学的必然起点。
-
论女性文学的现代性
-
作者:
田萱
来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如果从历史的大视野来考察和分析女性文学的现代性 ,不难发现女性解放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始终是女性文学的主旋律。女性争取社会平等、精神独立已与中国现代化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
新时期女性文学思潮概论
-
作者:
吴艳华
来源: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人学立场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的界定依据应为是否具有女性主体意识.因此,女性文学专指女作家创作的体现自觉而成熟的女性意识的反映女性生活、情感与体验的现代文本.女性文学在新时期主要是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中"人"的意识的自学以及女权主义理论的引进和本土女性文学批评的活跃而产生并逐渐形成高潮.新时期女性文学所走过的是由"人"的自觉到"女人"的自觉与强化.成熟的女性文学应该纳入人学理论框架中去思考与创作,它所提供的应该是女性自身和人类的双重信息,性别意识淡化与超越应该是女性文学的一种进步.
-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略论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之交
女性文学
研究
-
描述:
世纪之交的中国女性文学研究 ,在实践、探索中走向丰富和深邃。所取得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多维理论视野的初步建立 ;二是本领域基本概念的辨析和理论资源的清理 ;三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动态把握及其本土适用性的探询 ;四是百年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实践的探讨 ;五是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
-
战争与20世纪40年代女性文学
-
作者:
李奇志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写
战争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战争书写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核心内容。这种书写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丁玲、草明等人为代表的充满民族国家意识的战争书写;以陈敬容、萧红等人为代表的注重对现实的沉思默想的战争书写;以张爱玲、苏青等人为代表的关注日常生活的战争书写。三种形态的女性战争书写各有其主要特征和意义,之所以出现这三种书写形态的原因在于:战争对社会生活的重新整合及战争对男女性别的现实要求。
-
女性自我的建构:当代女性书写的主体呈现及其内涵
-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自我
性别文化身份
女性文学
-
描述: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女性书写者对女性主体性的探寻呈现出不断变化深入的态势.即从张洁、张辛欣"女人是和男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人"到王安忆、铁凝对女人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存在的特性的探寻,到林白、陈染文本从个我隐秘的生活、心理层面对性别个体女性自我的追问,再到王安忆<长恨歌>在一种平易的日常状态中展现女性个体生命的世俗形式及意义,营造一个世俗、民间的女性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