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艺批评 你的价值在哪里
作者: 胡鹏林   来源: 政工研究动态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文艺作品   审美观   文艺批评   社会主义   文学艺术   荣辱观   审美价值   女性文学   价值观  
描述: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文艺的审美价值和意识形态价值无形地对立起来,以文艺的审美价值掩盖意识形态价值,导致目前一些文艺作品徒有华丽的形式而没有了灵魂。当前,全社会正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电影、电视、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是很好的表现形式,突出它们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十分迫切,文艺批评的价值尤为重要。
红罂粟 蓝袜子 金蜘蛛——河北教育出版社三套大型女性文学丛书
作者: 牛素琴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   丛书   蜘蛛   文学作品   女作家   袜子   教育出版社   女性题材   河北   女性文学  
描述: 因了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机缘,女性的话题已成为各种媒介的聚焦点,女性题材及女性纯文学作品也在随之升温,不少出版者将高度的热情,精心的营构慷慨地给予了女性。在众多女性题材女性作品中,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三套大型纯文学丛书
从“发现”到“迷失”的轮回──略谈女性文学主题的发展轨迹
作者: 章红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文学   发展轨迹   妇女解放   新时期文学   中国妇女   个性解放   “五四”女性文学   新女性   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  
描述: 从“发现”到“迷失”的轮回──略谈女性文学主题的发展轨迹
意以象合,得其寰中——杏子散文诗艺术谈
作者: 秦兆基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应机制   女权主义   元好问   文学创作   散文诗   题材选择   艺术创作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主义   创作主体  
描述: 文学作品的风格,会不会因为作者性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呢?揭示和认识这种差异,对于提高创作主体的写作自觉性、读者的鉴赏水平有着怎样的作用呢?女权主义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已经蔚为流派,正视女性创作的视角取向、心理反应机制、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就可以更为公允地评论一位女性作家。传统的中国文坛是男性中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常常把女性艺术创作简单化,把某种艺术风格,如阴柔、婉约之类统统视为女性文学的专利,并加以贬低。金代诗人、评论家元好问在其《诗论三十首》中有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代秦观诗)
并非“补充”与“界限”,只是“生命”与“生存”——浅论娜夜的诗
作者: 慕芳   来源: 诗探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意识   女诗人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爱情诗   生存体验   女性文学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女诗人舒婷以一首具有鲜明平等意识的《致橡树》唤醒了文革中长期处于封闭的和无性别的女性诗歌世界,诗歌中的爱情是以女性的独特艺术视角来表现的,缺乏鲜明的
“当代诗歌创作中的‘身体写作’研讨会”召开
作者: 张立群   来源: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诗歌   身体写作   研讨会   诗歌创作   首都师范大学   西方女性主义   理论探讨   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馆   文化转型  
描述: 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在中国的语境下,它的出现与流行与消费时代的文化转型有关,也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女性文学的传入与影响有关。应当如何看待当前诗歌创作中的"身体写作"成为诗歌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对于当代诗歌创作中的"身体写作"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于2004年5月25日召开"身体写作与当代诗歌创作"的研讨会。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吴思敬先生主持,出席会议的学者有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刘慧英
清幽疏古 含蓄蕴藉——论沈宜修的词
作者: 肖璐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底蕴   古代   艺术风格   沈宜修   中国   审美情趣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描述: 明代以前的文学史上,汉有班昭、蔡琰,唐有薛涛、鱼玄机,宋有李清照、朱淑真,这些女性作家都颇有成就,但一则留下的篇什较少,累而成帙者寥寥,二则置诸整个时代毕竟是寥若晨星。直到明嘉靖、万历年间,由于时代氛围的自由宽松,民间文化积累和教育的普及以及文化家族的繁兴,涌现出一批创作丰富的女性作家群体,女性文学才真正开始兴盛起来。此时,女子的文才受到家族中男性的普遍激赏而不再被视为有伤德行,她们的父兄、丈夫
女性词研究的新突破——读邓红梅《女性词史》
作者: 田金霞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展开   阻碍   成果   李清照   女性词   词史   女性文学   朱淑真   新突破   主流  
描述: 近年来,女性文学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果。一些专门论著相继问世。在女性词的研究方面,点的研究早已展开,对李清照、朱淑真的研究即是显例。然而,面的研究似刚开始,“隐性”的女性词史湮没于词史主流之中而不闻,一些在女性词史上成就卓著的大家甚至不为人知,这种状况阻碍了女性词研究的进程。在此学术背景下,邓红梅女士的《女性词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简称《词史》)横空而出,为女性词研究带来勃勃生机。
新文学初期女性作家创作散论
作者: 朱洁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五四女作家   妇女解放   爱的哲学   五四时期   凌叔华   女性文学   陈衡哲   《莎菲女士的日记》   新文学初期  
描述: 本文通过对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的崛起、女性作家创作的特质及其差异性的横向思考与多向审视,简要地勾画出了五四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产生、流变的轨迹,探讨了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
女性书写:性别文本与政治文本: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美学价值   20世纪   中国   政治文本   女性文学   性别文本  
描述: 本文从文学属性中指出女性文学所蕴涵的政治文本与性别文本,分别倾向于政治意识与人本意识,这是文学的基本属性,因为文学的美学价值虽然重要,但文学的意识形态影响也显而易见。因此推导女性文学的双重书写是必然的现象,同时指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有赖于创作主体和批评主体对双重书写的认识,只有在这一理性认识之上,才能促进女性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 1 2 3 ... 233 234 235 ... 256 257 2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