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女性文学批评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妇女文学
性别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女性人文主义
性别意识
-
描述: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字面上把女性文学理解为一种按性别分类的性别文学,就像青年文学按年龄分类,西部文学按地域分类,女性文学不过是特别标出作家性别的一种性别方言罢了。果真如此,女性文学不仅失去了它起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能起到强化女人“第二性”位置的作用,使生而为女人者感觉到某种看不见也说不出的以宽容面目出现的性别歧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女作家拒绝认同女性文学这一命名的心理原因。而且越是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强对两性不平等有深刻体验的女作家越是拒绝把自己归入女性文学命下。她们说:“我只卖文,不卖女”(丁玲)
-
拓展视野,推进女性文学持续发展: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评述
-
作者:
盛英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拓展视野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意识
女性观
持续发展
女性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
性别意识
学术研讨会
女性主义
-
描述:
紧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建设奖”颁奖仪式之后,1998年9月20—23日,第四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举行。研讨会颇具广阔文化视野:除对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批评、研究的成就和经验、问题和前景作进一步探讨,对...
-
我们的文化源头——关于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兼论“性别之战”的莫须有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性别偏见
考古发现
男人和女人
科学技术
统治关系
伙伴关系
克里特
《圣杯与剑》
文化源头
-
描述:
“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波伏娃这句名言在觉醒的女性之间广为流传,也是女性文学批评的思想资源。波伏娃以她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否定了任何关于女人本质的先验论和生理决定论,分析了女人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她...
-
问题意识批评立场和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评述
-
作者:
荒林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问题意识
女性文学批评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批评立场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学术研讨会
-
描述: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中华文学基金会、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暨福建省文联、《台湾文学选刊》等联合发起召开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22日至24日在厦门举行。这是继1995年北京首届、1996年南京二届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又一次学术氛围浓厚、争鸣相当激烈的研讨会。来自大陆各地及香港、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女性文学研究者共60人出席研讨。女作家舒婷、胡辛、王英琦、张冀雪、陈志红等应邀赴会。本次会议议题为“女性文学本体特征研究”,侧重对当代女性文学及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