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媒介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及成因
作者: 李玉莲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描述: 媒介描述的女性形象未能反映出多样化的、真实的社会现实,存在着对女性的忽视、固定成见、性别歧视等问题。媒介用一维视角反映多维的女性形象,夸大与变形传统价值观念,造成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失真、扭曲。本文从媒介报道的性别分布状况、媒介的结构与体制、社会价值观、社会现实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女性形象失真的原因,表明媒介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影片《紫色》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人物形象看中美女性文化
作者: 王瑞琨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   电影   中国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从中美两部女性主义的影片《紫色》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通过女性形象的不同命运来展示中美两国不同的女性文化。女性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与作为人类群体的女性的特征相联系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自然活动方式、社会活动方式、精神活动方式——以及为这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所创造、所凭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产品。女性文化是女性区别于男性的标志之一,它具有生命文化、情感文化、个体文化的特色。女性主义始于18世纪的人文主义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它实际上是女性要求在政治,社会和教育上与男性
《三言》的改编与女性形象生存智慧的研究
作者: 李嵩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新加坡新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小说   改编艺术   三言小说   创作心态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描述: 明代著名学者冯梦龙编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塑造了一群秀外慧中的女性形象,形象地表现了冲破传统观念束缚,争取女性自由的民主启蒙倾向。与以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女性自觉地表现出了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体意识,她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经营自己的爱情、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甚至参与社会活动中,为自己在家庭甚至社会上赢得一席之地。 ...
中、希神话中的女神神话比较
作者: 铁菁妤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希腊神话   女神神话   中西文学   文学思想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为了探讨中、西方女性文化、文学存在明显歧异的原因,而上溯到文学的最初样式--神话那里去进行一翻梳理和涉猎,以期拓出一种本文独立的研究视域。 人们普遍希望从古人的精神遗存中寻求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希望从更深层次了解日益繁复的社会问题和个体精神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神话是与人类起源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又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相通性的精神遗存现象,容易跨时空地引起民族间的对话。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均源自于各自神话传说,文学也是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之中产生出了惊世的经典之作。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中、西方
性别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作者: 陈力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性别问题   女权运动   理论体系   女性学   人文学科   性别意义   双重意义   性别意识   女性文化   性别研究  
描述: 性别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女性文化刍议
作者: 郝薇薇   李轶群   王耀敏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男性人体   女权运动   父权文化   宗教   女性文化   男人   旧石器时代   女性文学   女性生殖崇拜  
描述: 似乎牢不可破的基石。女人,掘开历史的坟墓,撕裂宗教神权那块可怜兮兮的遮羞布,在文学艺术的层层历史尘埃中定义女性文化。1女性文化的演化过程1.1母系氏族女性文化。谈女性文化不得不谈到母系氏族这个特定的历史
为了双性和谐的人类美好理想―评赵树勤主编的《女性文化学》
作者: 王福湘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学   主编   理想   双性和谐   中国女性文学   新时期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20世纪80年代初  
描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文学以至女性文化的研究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回顾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研究者从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特征和几部有争议小说的评价问题起步,讨论各方都显得何等肤浅、狭窄和寂寞。现在,女性学已经形成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人才辈出,硕果累累,蔚为大观。从文学扩展到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文坛进入高校,对外适应全球化潮流,对内正深入底层妇女群众,其势方兴未艾,整体上可谓学贯中西而融会古今。新近出版的《女性文化学》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值得推荐。正如张首映所言,“女性主义批评也许是这个世纪惟一能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