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29 条
-
村上春树小说的女性解读:以青春三部曲为例
-
作者:
董群智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女性意识
青春三部曲
村上春树
女性形象
-
描述:
青春三部曲是村上春树走上文坛最初的作品,它字里行间折射出作家自身生活的境况,透露出作家的思想情趣。三部曲中的几位女性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长相一般,经历平凡,社会评价不高,这种大众脸谱使她们具有日常化、生活化的特性。她们主要作为男主人公性伴侣的身份出现在文本中,各自不同的行为所蕴含的温情感动了男主人公,成为他们牵挂依恋的对象。解读她们,可以帮助读者较为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女性意识,进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
无伴奏的天鹅之死:伊蕾诗歌女性意识的迷失与艰难回归
-
作者:
孟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女性意识
迷失
伊蕾
回归
-
描述:
伊蕾曾以大胆叛逆的诗风震荡中国诗坛,然而其创造的现代叛逆之女性形象身上仍潜伏着很多传统女性意识,伊蕾诗实际上是现代女性艰难成长的记录。
-
论李劼人“大河小说”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廖鹏飞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外恋
精神资源
女性意识
话语权争取
觉醒
-
描述:
清末民初,中国女性意识觉醒在几千年男性话语掩盖下初次显现曙光,这在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中也有突出表现。李劼人执着于女性形象塑造,用家庭这个空间来反映女性话语权的争夺,以婚外恋这一具有先锋性的方式来演绎女性意识的变换,并把川妹子的独特性格作为一种可能性的精神资源来构建女性话语,展示了作家对中国女性意识觉醒的思考与可能性的选择。
-
畸形的灵魂:福克纳笔下的女性群像
-
作者:
刘国英
来源: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福克纳小说
清教主义
人性扭曲
女性群像
-
描述:
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福克纳一生特别关注人性与文化这一主题,他在多部经典小说中通过塑造一大批人性扭曲、灵魂畸变的女性形象,深刻揭示了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南部地区社会制度转型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
-
苔尔芬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张云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达尔夫人
女性意识
自由婚姻
《苔尔芬》
女性主义
-
描述:
斯达尔夫人在长篇小说《苔尔芬》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苔尔芬,追求女性在经济、人格上的独立,渴望以爱情为基础的自由婚姻,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但由于男权文化的根深蒂固,这种觉醒还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
真爱的追逐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学术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反叛
女性意识
真爱
平等
-
描述:
在灿若星河的女性形象中,简·爱、伊丽莎白一样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永远地驻留在读者的心目中。伊丽莎白和简·爱都是传统礼教叛逆者,都是内心情感与自由爱情的追求者。本文通过描述她们以叛逆的姿态来追逐真爱的不同道路,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来剖析这两个人物形象;赞美了她们鲜明的反叛精神和夺目的性格魅力。
-
湖北当代女性作家与女性文学
-
作者:
阳燕
来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超性别
湖北女性作家
女性文学
女性生存
-
描述:
池莉、方方之后,湖北文坛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女性作家,呈现出年龄梯队齐整、体裁风格各异的状貌。湖北的女性作家重视日常生活经验、关注本土女性群体、展现底层女性的生存境遇、建构两性间的和谐对话,于女性之外增添了母性和神性两个关键词,为中国的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切实的本土经验和地域经验,拓宽了女性文学的表现内容和主题,在女性文学的形式、审美、思想等方面也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
女性文学的三类主题:从张洁、王安忆到林白
-
作者:
黎雪琴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生命体验
女性意识
女性价值
个人化写作
-
描述: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呈现出三类主题,分别是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找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新定位、建构女性的内心世界.张洁、王安忆和林白的作品分别反映了这三种主题.同时,三位女作家在女性意识的觉醒上程度不同.
-
女性意识的混沌与觉醒:试论英美女性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发展演变
-
作者:
窦芳霞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女性意识
混沌
觉醒
英美女性文学
-
描述:
疯女人一直是众多女性作家所钟爱和关注的形象。英美女性文学的疯女人形象从《简.爱》的伯莎.梅森到《黄色墙纸》的我再到《秀拉》的秀拉,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被禁锢的阁楼上的疯女人、奋力解除禁锢从黄墙纸后爬出来的疯女人和不屈不挠将疯狂进行到底的疯女人三个阶段。疯女人所走过的从被禁锢到完全独立,从他者到自我的疯狂之路,正是女性自我意识由混沌到觉醒、由蒙昧到成熟的发展演变过程。
-
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互渗:丁玲后期女性文学创作试析
-
作者:
耿庆伟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政治意识
杜晚香
黑妮
-
描述:
丁玲是现代文学吏上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的早期作品展示了她作为自由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个性解放意识,在延安时期,读者仍能发现"莎菲式"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五四"以来的启蒙话语和个性解放的主题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作家很难再坚持新文学初期的自由意识的表达,丁玲的女性化立场受到严重的冲击.文章通过黑妮、牲晚香等形象的解读,指出丁玲晚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开始用政治意识王换女性意识,尽管出现了创作思维的相对矛盾,但仍然充满着女性的"声音"和"语调".
<
1
2
3
...
8
9
10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