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80 条
-
“彷徨于无地”的女性悲凉:张辛欣小说中女性意识再反思
-
作者:
王芬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反思
张辛欣
-
描述:
张辛欣是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她对女性意识进行了激烈表达,但受多方面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表达的惶惑,超越的滞重,追求的破灭三方面反思张辛欣的女性小说。探讨揭示其女性意识中的深层矛盾,分析阐释传统重负和工作异化对女性的双重压制,日月确指出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精神追求的强大保障。并渴望通过反思来促进当下女性文学发展。
-
试论明清时代环境对商景兰文学成就的影响
-
作者:
罗芸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女性意识
家族化
商景兰
-
描述:
著名诗人商景兰,是闪耀在明末清初女性文学群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为女性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锦囊集》。而明末清初这样一个时代变换的时期,无疑为其创作提供了一个外部契机。妇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使商景兰创作成为可能;家族文化底蕴与声望,为其创作自由与传播提供了沃土;巡游结社蔚然成风,使商景兰在诗歌创作道路上更加闪烁。
-
另一种色彩的意义:试论电影《无穷动》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宋小梅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大红灯笼高高挂》
《无穷动》
-
描述:
随着中国女性文学的繁荣,关乎女性主体、女性意识、女性主义文学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女性电影也成为评论界的一个焦点.从电影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无穷动》着手,对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进行了论述,试图揭示女性电影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状态.
-
浅谈伊·阿连德《阿弗洛狄特:感官回忆录》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家春
来源:
西部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春膳
女性意识
-
描述:
从二十世纪前智利女性话语在男权社会的缺席到二十世纪后智利女性文学的突围中.我们可以看到智利女性文学的出发与行走异常滞缓.这也赋予了它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坚韧与智慧。智利的女性书写塑造了一群在梦幻与现实中自由穿越、不可磨灭的可敬灵魂。被誉为“穿裙子的马尔克斯”的智利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便是其中压轴人物。《阿弗洛狄特:感官回忆录》是伊莎贝尔·阿连德在年届花甲时创作的一部随笔集.这部以食与性为主题的随笔集中蕴含了作者在历经苦难与荣誉之后的爱的狂欢与自省。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品中女性个体经验的话语来挖掘作者独特的女性意
-
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
-
作者:
张英雪
来源: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意识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
-
描述: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英国是资产阶级崛起,资本主义扩张的黄金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进步,女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女性对自我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使女性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夏洛特的《简.爱》正是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以《简.爱》为研究文本,认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对女主人公简.爱女性意识觉醒具有双重效应,通过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与简.爱女性意识觉醒的相似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对简.爱性格的影响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崛起与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
论林徽因、宗璞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同一性
-
作者:
冯颖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同一性
林徽因
宗璞
-
描述:
林徽因和宗璞,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综合研究两位作家的小说创作,能让读者对中国女性、对中国女性文学更多一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考证两人小说中流露的女性意识,从"发现人"、"发现女人"的"五四"时期一直绵延到女性言说、女性主体凸显的21世纪,表现出了惊人的同一性。具体表现为:浓郁的传统文化情结、完美的现代古典结合、感性的自然生命和理性的社会生命的融合。
-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街道”意象书写
-
作者:
刘立辰
来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时尚
消费
街道
-
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文学创作也日趋繁荣。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构成元素,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学表现的独特对象。自90年代以来,许多的女作家将女性置于街道这一生活空间中,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对女性人生的理解和诠释。通过对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文本中的"街道"这一空间意象进行女性视角的解读,探讨这一意象中所承载的女性意识。
-
当爱情与道德遭遇时:评丁玲的《不算情书》
-
作者:
方华蓉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
《不算情书》
道德
女性意识
-
描述:
《不算情书》是著名女作家丁玲的一部较为独特的创作,也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收获。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分析蕴涵在文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欲望,以及在道德压力下,女性欲爱不能、欲罢不止的情爱纠葛。《不算情书》被视为丁玲女士一段独特经历的真实写照,这段独特的情感经历与文本创作之间存在某些微妙关系。
-
维纳斯在中国文艺中的多重映像:兼议叶舒宪先生的《高唐神女与维纳斯》
-
作者:
吴昊
来源:
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高唐神女
-
描述:
关乎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叶舒宪先生的著作《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书中认为,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着被主流儒家遮蔽了的"维纳斯",她就是宋玉《高唐赋》中的高唐神女及其衍生出的女性文学形象。尽管如此,本论仍对高唐神女的"爱神""美神"特征表示质疑。笔者认为维纳斯在中国文化中的同类表现形式不止一种,中国文艺中存在着多重映像的维纳斯。再者维纳斯象征着永恒的爱与美,必定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得到丰富的赋值、定型、描塑和创造。因此与其挖掘维纳斯的"中国版",不如立足本土推陈出新。本论拟从社会性别、女性自觉
-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意识的崛起
-
作者:
柳青
来源:
外语学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意识
女性意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
性别意识
-
描述:
女性意识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与《傲慢与偏见》轻松戏谑中流露的女性意识不同,《曼斯菲尔德庄园》反映了奥斯丁作为女性作家逐渐成熟和完整的性别意识和婚恋意识。尽管保守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她的思想和眼界,但作品不仅对女性命运做出了独特的思考和关注,而且从现实角度给女性指出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小说全方位、多层面体现了女作家觉醒的女性意识,为后来的女性文学起到启蒙作用。
<
1
2
3
...
7
8
9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