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49 条
-
拯救男性灵魂的圣母: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程敏华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女性意识
贾平凹
-
描述:
贾平凹小说中塑造了多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的一类就是以拯救男性灵魂的圣母形象而出现的。对这类女性的刻画,尽管作者力图体现女性存在的价值,但依然是从男权角度来关照的。本文选取几个典型形象来探讨这个话题。
-
《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矛盾的女性观
-
作者:
杨雪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阿加莎·克里斯蒂
男权意识
-
描述:
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她的侦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打破了男性为中心的侦探形象,以女性的细腻和感性构造出全新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了朴素的女性意识。然而,她没有摆脱时代给她带来的男性话语权的影响,在女性命运的安排上显露出男权意识下的规范和劝导。
-
两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丁玲笔下陆萍与贞贞形象之比较
-
作者:
张桃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浴火凤凰
新的内涵
女性意识
-
描述:
丁玲在延安时期的创作中,塑造了陆萍与贞贞这两个新的女性形象,她们比起前期作品中的莎菲等女性来,增添了许多全新的内涵。本文对这两个形象进行比较,有助于理解丁玲在新的情势下对女性命运的探索,看到丁玲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演变。
-
矗立在世俗文学中的两座高峰:张恨水、 张爱玲比较研究
-
作者:
张韵雅
来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张恨水
-
描述:
在现代通俗文学史上有两座绕不过去的高峰:张恨水和张爱玲。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他们其实是存在相同和相异之处:他们都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但程度方面却有差别;他们都执著于女性形象的刻画,但表现方面却大相径庭。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迪士尼影片《木兰》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义格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迪士尼《木兰》
女性主义
-
描述: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奇女性形象,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记录了中国最早的木兰故事,宣扬了中国的忠与孝的传统思想。迪斯尼动画片《木兰》此电影取材于中国的民间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并改编成为大家所谓的"洋木兰"这个具有独立意识的新的女性形象。随着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热播以后,美国新闻媒体赋诗称赞:"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杨。本文就将迪士尼版影片《木兰》中花木兰的形象纳入女性主义视阈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木兰在促成女为悦己者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驰骋沙场、最终荣归故
-
李碧华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张艳
来源: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欲望
女性意识
-
描述:
李碧华的小说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在时空的交错中展现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对建立新型的两性关系进行探索,展现了其作为一名女作家自觉的女性意识。从李碧华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入手,具体分析男权社会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和悲剧宿命、女性对自身欲望的强烈追求和对男性情感上的依赖,阐释她的女性意识。
-
浅论诗经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周翔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女性意识
诗经
-
描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全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细究之,三百多篇之中有一百多篇诗作是在描写女性活动,占全集比重近三分之一,不可不说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是诗经创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各种女性人物熠熠生辉,生动形象,这些都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最动人的篇章。
-
试论周喜俊创作中的乡村女性主体意识觉醒
-
作者:
高剑芳
来源:
石家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精神觉醒
女性意识
女性
-
描述:
周喜俊作为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乡村女性形象。她的作品是对当代中国乡村妇女生存境遇的书写,透露出浓郁的女性意识内涵。她笔下的乡村女性坚忍不拔,自强自立,精神独立,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这种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与周喜俊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也确定了其在当下文学创作中的独特地位。
-
从沉默顺从到反抗觉醒:《荒原蚁丘》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陈雪梅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荒原蚁丘
转变
-
描述:
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被誉为全球百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荒原蚁丘》是阿契贝后四十年创作生涯中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直指当时非洲腐败的政坛。这部作品中蕴含着作者的女性意识,表达了作者对非洲女性的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文中的女主人公比阿特丽斯和她的母亲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来揭示非洲女性从沉默顺从到反抗觉醒,从他者到自我的这一转变。
-
从文学作品谈女性觉悟
-
作者:
李爱华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追求自由
个性解放
社会现实
-
描述:
《西游记》中的神魔鬼怪女性居多,女性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女性形象自然添加了复杂多样的社会因素。本文通过对女性角色进行分析,挖掘出小说中女性意识初步觉醒的具体体现。由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思潮慢慢在百姓间传播,《西游记》则是通过对孙悟空的个性解放与追求自由,女妖的大胆自由追求情爱两方面进行分析,剖析其社会现实。
<
1
2
3
...
5
6
7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