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2492 条
-
浅析《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裘娜
来源:
双语学习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女性意识
自由
-
描述:
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反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流行的伤感小说,惊险传奇的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以自己的创作表现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独辟蹊径,起了为现实主义铺路的车前石的作用,她对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和资产阶级的买卖婚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主张妇女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表现了进步的思想。
-
"女性意识"与"社会性别"的理论辨析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意识
:社会性别
-
描述:
文章论述了"女性意识"这一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女性文学批评和性别观念误区的拨乱反正中所作的理论贡献及其局限。由其局限引发出对"社会性别"这一西方女性主义核心概念及重要分析范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之阐释。
-
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
作者:
陆芸
来源: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本体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梅娘
-
描述:
梅娘对沦陷区特定环境下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女性自身弱点的探讨,对男权意识的批判,体现了其创作的显著的女性文学特色。我们可以从女性命运的关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本体的审视三方面分析梅娘小说的女性视角。
-
自由的飞翔——论《小姐,你早》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曾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池莉
女性意识
女性解放
-
描述:
近年来,女性解放成了女性文学的重要关怀,惟有女性意识的充分觉醒才可能通向真正的女性解放。女作家池莉以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创作的《小姐,你早》体现了她对女性地位的反思和女性意识的反省。作品中的女性,在对事业的追求、情感的定位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实践中展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境遇与现实命运。
-
论当代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复归进程
-
作者:
庞晓虹
唐晴川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精神
女性生命经验
女性意识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不单纯指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创作实践 ,也并非仅仅体现为细腻、委婉等外部风格 ,而更重要的在于女性文学应该从女性的角度提出女界人生 ,女性世界的特有问题 ,从女性意识在文本中复归的轨迹中 ,探寻妇女解放的本质意义
-
蒙昧的女性意识——《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文学特征
-
作者:
闵婕
来源: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女性意识
女性
-
描述:
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以独到的女性视角消解了传统的男性中心话语权。在一定程度 上构筑了女性主体意识。但作品中宣扬的恋爱规则与婚姻范式,却暴露出其沿袭男权社会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这种进步与局限性共存的蒙昧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傲慢与偏见》独特的女性文学特征。
-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性别意识——兼谈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叙事
-
作者:
胡敏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叙事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战争叙事、知青叙事都趋于消沉,乡村叙事还是她们涉足的话题,都市叙事基本成为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主旋律,女性文学也就从性别压抑、性别遮蔽而真正走向繁荣。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催化和90年代多元文化的转型之外,女性叙事从本质上来说是摆脱不了原生的性别意识和母性思维。
-
英国文学女性意识的承袭与勃发——以《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为例
-
作者:
蔡岚岚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夏洛蒂·勃朗特
-
描述:
作为英国文学伟大传统之一的女性文学,其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女性意识萌动、承袭与勃发的艰辛过程。英国女性文学勃发于19世纪,此间的简·奥斯丁和夏洛蒂·勃朗特堪称标志性作家。两者在各自的经典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塑造,充分展现英国文学女性意识的鲜然勃发,由此形成了英国女性文学传统中最具风采的一部分。
-
舒婷诗歌《致橡树》的女性意识解读
-
作者:
朱美华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致橡树
舒婷
女性意识
-
描述: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包括了三个层次的女性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自我超越,是时代与经历孕育诗人诗歌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舒婷诗歌的女性意识是对传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传承,人格独立是当代女性文学回归这种女性意识的表现。
-
呼唤、拷问、仇视——张洁对作品中男性形象情感的嬗变
-
作者:
王爱华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张洁
-
描述:
张洁的许多作品被人们认为是女性文学的重要读本。男性主题成为近年来研究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性别主题。在张洁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从对理想的男子汉的呼唤到对现实中的男人的失望鄙夷乃至诅咒仇视的态度的嬗变。这一方面标志着文本对男性神话的消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一定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