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29 条
-
论宗璞小说知识分子家园情结及其性别意义
-
作者:
孙雪莹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园情结
小说创作
宗璞
叙事手法
-
描述:
“知识分子”是宗璞小说倾心关注的一个重要群体,而“家园情结”是作者传达对知识分子复杂情感、寄托人文关怀的一个载体。宗璞小说独特的知识分子家园情结主题,标识了宗璞式的优雅和大气,使得宗璞在同时代的女性作家面前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 对宗璞小说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80年代,研究范围不大,研究层面也比较单一,之前的研究主要从审美、人道主义的视角出发,侧重于其家学背景对其创作的影响、而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则主要致力于心路抉择上。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叙事学、性别理论的方法综合分析,从知识分子的视
-
论广西“7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以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为例
-
作者:
梁慧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蒋锦璐
黄咏梅
广西“70后”女作家
杨映川
女性意识
-
描述:
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是广西“70后”女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她们的女性写作不仅是广西当代女性写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是新时期女性文学乐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响亮的音符。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自发地运用女性天赋,自觉地从女性视角出发,关注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婚恋关系,书写女性的内在欲望,揭示女性的生存境遇及探索女性的心灵状况、个体生存意义,表达对女性的现实关怀甚至对“人”的人文关怀。因此,她们的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到目前为止,评论者或是对杨映川、黄咏梅、蒋锦璐小说分别
-
“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
-
作者:
杨晓宇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和”思想
女性形象
铁凝
-
描述:
铁凝是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其人生经历和政治身份都很特殊。家庭出身和童年经验影响着她的创作,农村生活的特殊经历赋予她洞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姿,富含生命意蕴和哲理。同时,独特的政治身份也让铁凝对人性的思考更加透彻、深刻。铁凝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理事,39岁担任作协副主席,49岁当选作协主席,这些经历都给了她洞悉世界的双重视角:城里的、乡下的;男人的、女人的。所以她能不断变换角度去思考历史与现状,对女性意识进行反思。铁凝是一位女性作家,却能跳出性别
-
丁玲和姜敬爱小说的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比较
-
作者:
夏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女性意识
反抗意识
主题意识
人物形象
社会现实
-
描述:
丁玲(1904-1986)和姜敬爱(1907-1943)分别是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他们都在近现代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也通过对其各自时代最为切实的问题——人间问题的揭露和阐释形成了两国现代文学的高峰。本身作为女性的她们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在小说中对她们的命运进行集中描写的同时试图为她们指明出路。 丁玲和姜敬爱互相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她们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于人间问题,特别是女性问题进行了集中描述,由此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在
-
铁凝与莱辛小说女性意识与人性关怀比较研究
-
作者:
杨晶晶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建构
女性意识
人性关怀
小说比较
莱辛
铁凝
-
描述:
被视为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坚人物的铁凝与2007年英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都是本国享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其小说创作关怀女性人生与历史命运,在对女性身体、心理乃至精神世界的探索中表达出一种具有性别共通性的女性意识,同时,她们又将这种基于女性的观察与思考延展到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对人类人性进行“美”与“丑”的审视,在对人性的深入开掘与情感召唤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本论采用平行比较的方法,从女性意识和人性关怀角度对铁凝与莱辛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方女性作家进行平行研究,发掘其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
-
三种意识构建下的女性电视栏目
-
作者:
姚麟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审美意识
话语权力
女性电视栏目
两性平衡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下中国女性电视栏目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电视现象和社会现象,本文试图从女性电视栏目的构建角度出发,将女性电视栏目置于审美意识、女性意识及“两性”平衡意识下进行分析。本文借鉴女性学和哲学的一些理论,如女性主义理论、福柯的“他者”理论等来观照女性电视栏目的特征,希望籍此能够提升女性电视栏目的文化品位、加深其内涵,为女性电视栏目找到更具人文色彩的发展路途,为女性电视栏目最终实现“质”的提升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从审美角度看,女性电视栏目无论是在展示女性人生经历、女性美的叙述内容上,还是在男女主持人的风格把握上,或
-
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设计的新模式
-
作者:
王财玉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新模式
电视广告
女性意识
男性化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形象设计
性别主流化
问题研究
-
描述:
随着广告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和女性意识的日渐崛起,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的女性形象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美国近期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广告中从性别上分析女性独个儿或与其他女性在一起
-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顾正龙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范围
女性意识
新课标
妇女解放运动
高中语文教材
嬗变
人文主义思想
女性生存状态
-
描述: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女性也开始觉醒,一些先驱者,从人文主义思想出发,开始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和生存命运的把握,发出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呐喊。事实上,任何一种思潮的产生都有其延续性,从《诗经》到元明清时期的代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身上,我们可
-
论《战国策》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高月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原始群婚
生产力
女性意识
战国策
社会分工
女性地位
男性
女性人物
女性生殖崇拜
-
描述:
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关系和社会分工,女性的经济地位优越于男性。更为重要的是,原始群婚制度使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在血缘关系上保证了女性地位的崇高。在原始人类成长史上,女性孕育了生命抚养了生命并始终关注和热爱着生命,所以逐渐形成了女性生殖崇拜。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和文化
-
《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李小玺
屈彩娥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念
六十年代
成长故事
生活中
女性意识
七十年
加拿大
女性形象
门罗
短篇小说
-
描述:
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加拿大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出色的短篇小说女作家。艾利斯·门罗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不少文学评论家称她为又一位契诃夫。她的小说大多写加拿大特定乡土氛围里女人的成长故事。她擅长把握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