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
作者: 张英雪   来源: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意识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  
描述: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英国是资产阶级崛起,资本主义扩张的黄金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进步,女性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女性对自我心灵和精神世界的关注使女性文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开始出现并不断壮大。夏洛特的《简.爱》正是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品。本文以《简.爱》为研究文本,认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对女主人公简.爱女性意识觉醒具有双重效应,通过论述资本主义发展与简.爱女性意识觉醒的相似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对简.爱性格的影响揭示了十九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崛起与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论林徽因、宗璞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同一性
作者: 冯颖艳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同一性   林徽因   宗璞  
描述: 林徽因和宗璞,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综合研究两位作家的小说创作,能让读者对中国女性、对中国女性文学更多一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考证两人小说中流露的女性意识,从"发现人"、"发现女人"的"五四"时期一直绵延到女性言说、女性主体凸显的21世纪,表现出了惊人的同一性。具体表现为:浓郁的传统文化情结、完美的现代古典结合、感性的自然生命和理性的社会生命的融合。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街道”意象书写
作者: 刘立辰   来源: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时尚   消费   街道  
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文学创作也日趋繁荣。街道作为城市重要的构成元素,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学表现的独特对象。自90年代以来,许多的女作家将女性置于街道这一生活空间中,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对女性人生的理解和诠释。通过对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文本中的"街道"这一空间意象进行女性视角的解读,探讨这一意象中所承载的女性意识。
当爱情与道德遭遇时:评丁玲的《不算情书》
作者: 方华蓉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   《不算情书》   道德   女性意识  
描述: 《不算情书》是著名女作家丁玲的一部较为独特的创作,也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收获。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分析蕴涵在文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欲望,以及在道德压力下,女性欲爱不能、欲罢不止的情爱纠葛。《不算情书》被视为丁玲女士一段独特经历的真实写照,这段独特的情感经历与文本创作之间存在某些微妙关系。
生命观照下的女性意识觉醒
作者: 胡泊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对现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指出现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史实际上是现代女性自我生命主体意识觉解的历程。女性文学要实现女性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回归,摆脱第二性的定位,生命观照下的女性意识如何彰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时期文学中女性意识发展的两次突破―论王安忆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历史地位
作者: 孙俊青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描述: 王安忆作品中表现的女性意识对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使女性意识的发展实现了两次突破。她最先把“性爱”引入女性文学,以自觉的性别意识建立起自己作为女性审视世界的独特方式和角度;她自觉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女性话语的抒写,进行女性主义文本的建构。
略论当代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发展-20世纪中国“女性书写”研究系列(5)
作者: 冉小平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轨迹   自我价值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以“女性意識”為觀照基點,將當代女性文學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即追求理想愛情;追尋女性自我價值;探求女性世界深層意識。並結合對各階段各具代表性的女性文學作品的分析,展示女性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及女性內部的心靈世界,籍此闡明新時期女性文學女性意識的發展軌跡。
维纳斯在中国文艺中的多重映像:兼议叶舒宪先生的《高唐神女与维纳斯》
作者: 吴昊   来源: 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高唐神女  
描述: 关乎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叶舒宪先生的著作《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书中认为,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着被主流儒家遮蔽了的"维纳斯",她就是宋玉《高唐赋》中的高唐神女及其衍生出的女性文学形象。尽管如此,本论仍对高唐神女的"爱神""美神"特征表示质疑。笔者认为维纳斯在中国文化中的同类表现形式不止一种,中国文艺中存在着多重映像的维纳斯。再者维纳斯象征着永恒的爱与美,必定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得到丰富的赋值、定型、描塑和创造。因此与其挖掘维纳斯的"中国版",不如立足本土推陈出新。本论拟从社会性别、女性自觉
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沐金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战争背景   主体意识  
描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特殊的战争背景使中国的女性文学改变了自身的发展轨迹,其主流走上一条在取材与主题上都与男性文学趋同的道路,"性别解放"的任务被暂时搁置,女性作家的创作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女性意识淡化或女性书写雄化、无性化的倾向。但是,她们追寻"五四"先驱的脚印,创作了一批富于"性别批判"内涵的文本。尽管在强大的民族国家语境中,她们的创作只能处于边缘位置,甚至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她们的存在毕竟丰富了文学的发展,为女性解放和女性文学的进步做出独特的贡献。
论池莉小说的女性意识:兼及新时期女性意识的多元型态
作者: 周利荣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描述: 池莉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代表了五四以来女性意识发展的一个新高度 ,其具体表现为女性经济意识、个性独立意识的进一步突出和强化。池莉的女性意识与新时期其他女性作家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构成了该时期女性意识多元共生的格局。池莉与新时期其他女性作家在不断强化自身女性意识的过程中 ,产生了一种与男性中心文化的对立情绪 ,从而对创作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 1 2 3 ... 100 101 102 ... 248 249 2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