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46 条
-
论张翎小说《阵痛》中的女性群像
-
作者:
张欣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翎
阵痛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翎小说《阵痛》,人物繁多,铺陈敷衍了几代人的故事,其中尤以不同性格角色的女性人物形象刻画最为细致精彩。本文从坚韧的母亲、叛逆的女儿和边缘的女性等角度入手,以女性生命体验为中心的母系家族故事为脉络,解析作家对一脉相承下不同女性形象的塑造,从中领会女性独特的坚韧生命力量。
-
天使与魔鬼——茅盾《子夜》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
作者:
杨晓燕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魔鬼
女性形象
《子夜》
天使
-
描述:
茅盾在现当代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品《子夜》更是作为茅盾那一时代的作品水准的标签。《子夜》中出现了一系列形态各异、性格有别的女性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的身上茅盾赋予了她们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命运状态。
-
一曲乡村女性命运悲剧的挽歌——论《玉米》中的“性与权力”叙事
-
作者:
何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空间
性描写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飞宇的《玉米》描写了玉米、玉秀,以及玉秧这三位农村少女的不同人生,三部曲讲述的是三个人的故事,包含的却是作者对于乡村女性命运的反思。《玉米》中有两个不可忽略的关键词:性与权力。在权力叙事和大量的性描写中,《玉米》深刻地展现出了乡村女性逃脱不出权力之网的悲剧命运。
-
英雄典范:凯瑟琳·巴克利:《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形象解读
-
作者:
范能维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英雄典范
海明威
女性形象
-
描述:
评论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海明威只会创作一些硬汉子形象,并认为海明威不会塑造女性形象,甚至歧视女性。本文拟通过对《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分析指出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不仅仅是一些满足男人的小角色,凯瑟琳就是女性中英雄典范的代表。
-
浅谈《左传》女性人物形象及其影响因素
-
作者:
李欣欣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影响因素
女性形象
类型
-
描述:
《左传》是一部产生于我国战国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在对人物的刻画中,显现出这样一朵奇葩,便是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它所描写的女性人物形象丰繁复杂、个性鲜明,本文从伦理道德角度出发,将大多数女性形象归为这样的类型:深明大义型、远见卓识型、不甘命运型、淫乱放荡型、凶残狡诈型。其个性的形成是有着深厚的影响因素的,主要有社会因素与自身因素。
-
论许地山作品中的“恋母情结”
-
作者:
舒增付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恋母情结
女性形象
许地山
-
描述:
许地山是五四文坛上别具一格的作家。综观他的作品,在清新超逸、异域传奇的文字下面,潜藏的是一种挥之不去而又隐约含蓄的恋母情结,而这种情结也是深受各种心理构建影响的结果。正是这种情结的作用,使得许地山的作品里呈现出了鲜明地褒扬女性而很少描绘男性的情感取向,其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
从回家解读品特的犹太情愫
-
作者:
齐欣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特
犹太情愫
“父与子”主题
女性形象
-
描述:
品特的剧作并没有把犹太人及其文化生活作为直接描写的对象和重心,他着力表现的乃是植根于犹太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宗教文化观念中的"父与子"主题。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通常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们了解自身及男人的本性,这使得她们具有生存的力量及能力,这与《圣经》中描述的女性形象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品特从来都没有真正摆脱犹太民族对他的影响,品特剧作中出现的"父与子"主题和女性形象具有深厚的犹太内涵,鲜明地体现了作家的犹太情愫。
-
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女性意识的演变历程
-
作者:
屈妮妮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19世纪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小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女性作家,其中以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最具有代表性。她们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以19世纪著名的英国女性小说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从觉醒、彰显到提升的演变历程。
-
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女性观探析——以《爱药》为例
-
作者:
蓝云春
余慧珍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药》
路易丝·厄德里克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爱药》是路易丝·厄德里克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一经出版即获众多奖项并引发评论家大量关注。但迄今为止,作者的女性观尚未引起评论界的足够重视。女性在印地安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家庭,也是部落的重要支柱。小说中玛丽和露露在家庭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体现了厄德里克对女性善良贤惠、守护家庭等传统美德的珍视和弘扬。另外,通过分析《爱药》中忠诚捍卫部落传统、守护族人利益的露露和在西方文化入侵下迷失了自我的琼的不同命运,本文说明了坚守族人文化身份、守护传统是印第安女性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
-
挪用与移植——《女勇士》中女性人物塑造谈
-
作者:
王金柱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汤亭亭
文化融合
女性形象
《女勇士》
-
描述:
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在其处女作《女勇士》中所要探讨的是如何在消解中美文化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作者采用后殖民理论中的“挪用”原则塑造了四个女性勇士形象:移植合并中国神话、混合运用东西方神话对经典著作和传说中的人物进行变形;对于作品中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的人物采取过滤、筛选、增补、删除的手法。无论是具有西方精神内蕴的无名女子和花木兰,抑或是生活在异域他乡的蔡琰和勇兰,在她们身上都体现着文化融合的品格,这四个人物形象都带有中美文化融合的内蕴。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只有不固守于一隅,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直面异
<
1
2
3
...
7
8
9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