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挑山女人》:草根中的伟大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草根   沪剧   十七年   女主人公   原创   结合   美英   女性形象   正因如此   宝山  
描述: 近日,宝山沪剧团原创现代沪剧《挑山女人》引起沪上观众关注。这出催人数度泪下的感情戏,讲述了女主人公王美英,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山里女人,历经十七年,蹒跚独行着抚养大三个孩子的历程。与华雯以往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相比,王美英或许缺少"高大",更为"草根",而正因如此,她也就更接近我们,更让人感动、感激、敬仰。
集体无意识造成媒体对女性的忽视与歧视
作者: 李梦楠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现象   传播媒体   价值理念   刻板印象   男女平等   受众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网站   集体无意识  
描述: 一 在大众传播媒体(以电视为代表)高度普及的今天,媒体不仅传播着信息,更表达着一种文化规范和价值理念。传播者如何对主题进行选择、如何表述其性别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受众会根据传媒所构建的性别意义、模式和特征来进行自我塑造和性别意识的定位。媒体性别意识的偏差,会引起社会性别生态的失衡。①尽管如今的女性不再处于完全的附属地位,男女平等在一定意义下得到了实现,但各种媒体仍然存在弱化女性形象、忽略女性受众的现象。对女性的歧视披上了一层隐性的外衣,有意无意地在媒体视野中采用冷暴力手段贬低、边缘化女性。 为什么面对
天赋·勤奋·机遇
作者: 张关正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刻画   艺术家   天赋   戏曲表演   演员   勤奋   女性形象   演唱技巧  
描述: 戏曲表演人才的成功有三个大要素,一个是天赋,一个是勤奋,一个是机遇。而在这三点当中,从荃珍的身上,更重要地体现了勤奋这个要素的重要性。天赋靠父母,无法选择,而勤奋能够弥补天赋的不足。相反来说,如果不勤奋,天赋再好,也难以成才。汪荃珍作为一个演员的天赋不错,但尚有不足。她深知于此,勤奋不已,在演唱技巧上下工夫。从扮相上,她漂亮,但并非艳丽。她的成名的作品大多都是成年女性形象,注重性格刻画而非以色取人。荃珍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了解,也有正确的定位。所以她终于通过她的勤奋,在扎实的基础和老艺术家的培育下,将不足变
中国影视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刘彧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文学作品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男性化   中国影视   性别立场   影视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同样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女性意识是一种性别立场,它只是对女性性别身份的一种强调,是女性对自身性别与男性不同所造成的各个方面差异的一种自我意识。
消费,还是消费:当下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
作者: 陈林侠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价值   新媒介   改编   网络文学   网络媒介   自我中心主义   观众   网络小说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近年来,网络文学改编的电视剧层出不穷,从《美人心计》、《和空姐一起的日子》,到《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倾世皇妃》、《千山暮雪》等,不断引发收视热潮,俨然成为当下电视剧重要的类型之一。电影方面同样如此。2010年徐静蕾执导的《杜拉拉升职记》根据同名网络小说改编,仅用1500万元的投资就斩获1.2亿元票房,创造了小成本电影的票房佳绩;也在这一年,张艺谋以国际大导演身份垂青《山楂树之恋》,票房更是高达1.6亿,缔造内地文艺片近10年的纪录;2011年票房黑马《失恋33天》成为全年大陆电影的亮点,再次把网络
评奥尼尔剧作中女性的浪漫与悲剧形象
作者: 卢伟敏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尤金·奥尼尔   天边外   安娜   美国戏剧   影响深远   爱情   戏剧创作   女性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尤金·奥尼尔(1888—1952),是美国戏剧的拓荒人,他一生共4次获普利策奖(1920,1922,1928,1957),并于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戏剧创作不但在美国影响深远,被认为是美国的戏剧之父,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不少评论家和文学史家将他列为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
邱华栋:中产阶级和女性的抒情诗人
作者: 荒林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   社区   小说系列   成长故事   邱华栋   中产阶级   男性写作   物质关系   抒情诗   女性形象  
描述: 邱华栋是我所见最能发现女性优点,并对女性不吝夸奖之词的中国男性之一。与西方男性相比,中国男性还没有养成女士优先,和在公开场所赞美与尊重女性的习惯。邱华栋喜欢当众夸奖女性优秀的个人爱好,甚至给人不合流俗的感觉。不过,他不仅勇于我行我素,还把对女性的真诚欣赏,全心全意倾注到他的系列小说之中,这使他"十年一觉社区梦"的
类型电影与女性影像:十七年电影中女性想象的多维性研究
作者: 潘国美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型电影   体育片   反特片   十七年电影   革命女性   影像   女性性别   女性气质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电影创作得到了很大发展,精品频现,片种类型比较丰富,结合不同片种类型中的女性予以考察就会发现,不同类型电影关于女性性别的想象也不同。常被人忽略的体育片、反特片中的女性影像,与战争片中的女性一起,共同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对女性性别想象的多维性质。
历史困境与女性命运: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
作者: 陈俊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人性   新历史小说   社会历史   困境   女性命运   东方女性   小环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陈思和为严歌苓《第九个寡妇》所写的"跋语"中称其为"新历史小说",是"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传奇经历的结合",这样的定位用之于《小姨多鹤》也是比较确切的。读《小姨多鹤》,"历史"就影影绰绰地浮动在小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女性写作
作者: 赵颖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女作家   跨文化   女性叙事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   世界华文文学   东南亚华文文学   北美地区  
描述: 从世界华文文学的格局来看,北美地区由于有独特的作家群,是华文文学发展最快的地区。欧洲地区的华文文学在在欧洲本土强势文化壁垒下,属于散兵作战,华文作家人数少而分散,长期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而东南亚地区由于和中国长期以来的亲缘关系的影响,是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力量最为庞大、稳定的区域。在全球化时代,华文作家在居住国和出生国之间比较自由地流动,国籍和地域对他们不起限制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一大贡献就在于突破空间的跨文化事业。这种视野突出的是多元文化对创作者的交互作用,在跨文化的互动中更有效地理解他人的行
< 1 2 3 ... 69 70 71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