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82 条
-
傅大脚:中国的地母形象与苦难之神
-
作者:
程曦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文学作品
精神内涵
地母
真实生活
二三十年代
革命历史题材
女性形象
小说
中国女性
-
描述:
《太阳最红》(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2版。下引该书只标明页码,不注明出处)作为一部长篇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没有当下大部分文学作品中的所存在的煽情和喧嚣,整部小说沉静地对一段特定历史中的真实
-
解读维纳斯:多元形态的古罗马女神
-
作者:
姬庆红
来源:
中国宗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罗马
罗马人
文明进步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共和时期
维纳斯
叙述话语
女性形象
崇拜
-
描述:
从罗马共和时期对维纳斯的集体主义崇拜,到帝国时期盛行的个人主义崇拜,极大地促进了古罗马的文明进步。但是究其实质,在古罗马社会中,维纳斯的女性形象却只不过是父权制叙述话语所创造的符号而已。
-
论当代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价值
-
作者:
邓芳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生命意识
身体叙事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姐妹情谊
当代女性文学
认识自我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陈染、林白、海男、卫慧等为代表的女作家借助哲学界进步的身体观和西方女性主义思想资源、开始了"身体叙事"的写作热潮,她们从身体、自我、欲望、潜意识等人的本体范畴出发,试图摆脱男权文化意识形态的束缚与遮蔽,塑造真实的女性形象,认识自我,创造自我,构建女性自己的历史。这与"五四"女性
-
女性商品广告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张青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化特征
男性形象
广告人
化妆品
社会文化
女性健康
心理特点
商品广告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商品广告基于其明确的产品性别定位,需考虑女性特有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策略以突出其女性化特征,以期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传统的女性商品广告大多以女性形象为主,但近年来,男性也渐渐在广告中扮演重要角色。女性商品广告对男性形象的建构1.居家男人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用品
-
从迪斯尼动画电影的叙事变化看传播效果:以《木兰诗》和动画电影《MULAN》为例
-
作者:
谢稚
孙茜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画片
木兰诗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
好莱坞电影
女性形象
叙事变化
花木兰
传播效果
迪斯尼
-
描述:
美国迪斯尼公司以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为原型,以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为叙事母体,创作了动画电影《MULAN》,让花木兰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得到了新的诠释和演绎。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从《木兰诗》到迪斯尼动画电影《MULAN》的叙事变化,阐释了这种叙事变化的叙事意义及其传播效果。从《木兰诗》到动画电影转化中的叙事变化
-
当代水墨中的女人形象
-
作者:
骆丽君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诱惑
权力
观看方式
女性世界
艺术家
女性化
女性形象
男性
女性主义艺术
性别
-
描述:
在现代主义语境中被表述的女性形象,或许是男性话语中的霸权解读。本期参展的几位当代艺术家,呈现给读者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人们在传统绘画里看到的女性形象,传统的性别观念受到质疑。在画家们阴性的观看方式里,男性趋于阴柔,女性趋于阳刚,男人与女人的界限模糊,仅有的性别表达,剩下的是一种观念化的对语码描述。在男性视角的注视下,女性是表达对象,仅仅是载体,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变迁?是歧视还是重塑女性的权力要求……?但是有一点是超越社会意识的变迁的,那就是艺术家们都倾向于认为:女性的精神寓居于肉体之中,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人
-
通草水彩画中的广府女性服饰特征
-
作者:
孙恩乐
王静
孙壹琴
来源:
纺织导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居室生活
水彩画
广州
官宦
色彩
女性服饰
贵族
女性形象
通草
民间
-
描述:
广州外销通草水彩画作为近代中国的外销艺术品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本文从通草水彩画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着手,对广府地区贵族女性和民间女性两大阶层的女性服饰特点进行了解读,归纳和提炼了18—19世纪广府地区女性服饰共性的艺术特征。
-
性别表征与影像赋权:“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国际研讨会综述
-
作者:
苏状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影像
刻板印象
视觉再现
国际研讨会
女性解放
复旦大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
-
描述:
自辛亥革命禁缠足,兴女学,办女报揭开中国妇女解放序幕,中国女性发展已走过百年历程。一个世纪以来,不仅有记载女性历史的浩瀚文字,更有再现女性理想的丰富影像。如何将性别研究置于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框架之内,追溯、发现、分析、反思影像视觉资源之于女性形象建构的方式与变迁,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学术命题。2011年12月16-19日,为期四天的"华人女性与视觉再现"大型国际研讨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特别出席开幕庆祝酒会并为大会致辞。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复旦大学新闻
-
莱茵石女奴
-
作者:
芭芭拉·波洛克
张璞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美国人
女主人公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工作室
艺术中心
女性形象
审美标准
托马斯
-
描述:
米卡琳·托马斯作品中大胆的、曼妙身材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艺术史中对非裔美国人的审美标准。在米卡琳·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工作室,位于离布鲁克林海军大院几步远的地方,四个年轻的女人正辛勤地将莱茵石粘在托马斯的作品上。这就像一次21世纪的大家缝活动(黑人有聚在一起用碎布缝被子的传统)。当时大约是午餐时间,托马斯的
-
苦难的超越与升华:虹影笔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一笑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作家
理性思考
女性世界
女性主义写作
饥饿
人文关怀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女性写作中,海外华人女作家虹影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气质在中国文坛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和多数女作家一样,虹影擅长于家庭叙事,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通过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体现出作家对身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爱情观、价值观以及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1962年,虹影生于重庆一个平民之家。1990年旅居英
<
1
2
3
...
68
69
70
...
87
88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