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83 条
-
太宰治“一人称叙述者”中的女性人物——以《人间失格》《斜阳》为中心
-
作者:
于秋洁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间失格
斜阳
女性形象
太宰治
第一人称叙述者
-
描述:
《斜阳》(1947)和《人间失格》(1948)是太宰治(1909-1948)的代表作,都运用了手记、书信等 “第一人称叙事”的创作手法,也都描写了各种各样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通过研究“女性叙述者”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作品《斜阳》和“男性叙述者”为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作品《人间失格》,旨在探究太宰治第一人称叙者相关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深层意义。本论文分为五部分。序章中,笔者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动机与目的,然后整理总结了《斜阳》、《人间失格》和“第一人称叙述者”相关的先行研究,并简单阐明了本文的论点。在第二章中,笔者概述了
-
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女性所表达的色彩感受——聊斋人物创作报告
-
作者:
陈文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色彩感受
个性
聊斋志异
水彩
女性形象
-
描述:
《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塑造了很多成功的艺术形象,其中以女性形象地描写尤为出众,而且关于聊斋的人物画也不胜枚举,大部分的绘制风格都是水墨或彩墨为主。一直采用古人的绘画风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艺术风格的追求,要创作出新时代的聊斋志异人物画,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不但要在人物设计中体现创造力,在内容上客观反映文字叙述出来的人物形象,富有真实情感,还应该在绘制技法上多做尝试。本文研究讨论的就是通过仔细研读聊斋中女性形象的文字叙述,从色彩感受方面分析出聊斋女性角色的形象色彩与感情色彩,同时借鉴前辈艺
-
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研究(2009-2013)
-
作者:
高红朴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表达
电影批评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作为电影批评的一个重要方法,近年在中国电影批评实践中得到重视与广泛运用。本文在占有文献基础上,依据关注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出五年间(2009-2013)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为三个主要面向:女性形象、性别意识与女性主义表达。其中女性形象分析主要从精神分析、意识形态和社会学三个维度进行批评;性别意识批评以女性意识与两性意识为主导;女性主义表达批评则集中在女性话语表达、女性书写、女性叙事、女性主义表达困境四个方面。此外,也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新的议题出现如生态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电影的女性主义美学批评
-
爱的圆满与缺憾——论琦君作品中的传统女性
-
作者:
吴谷枫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女性叙事
琦君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台湾当代文坛,琦君的作品称得上历久弥新。身为大陆迁台女作家,琦君经历了江南旧式大家庭的盛衰,又在国共内战的时代风云里体味悲欢离合,她对人,尤其是女人的深切关怀,是其作品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母题。琦君一生推崇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她塑造了许多温厚、善良、忠贞,令人心驰神往的女性形象;但与此同时,早年坎坷的经历又赋予她观照女性疾苦,探察女性内心隐秘世界的眼睛,使其笔下的人物更富深度与厚度。本文试图通过解析琦君塑造的女性形象,解读琦君笔下异于同期女性文学主潮的个性经验,以女性主义这一过往不为人注意的视角切入琦君作品
-
当代女画家笔下的女性题材工笔画探究
-
作者:
杨舒媛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工笔画
女性题材工笔画
女性题材
当代女画家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题材工笔画经过了当代女画家的探索与实践,逐渐拨云见日,以崭新的姿态呈现于画坛。当代社会形态正从单一走向多元化,作为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压力的当代女画家,不同的感触,不同的经历给予女画家丰富的创作灵感,她们勇敢的迈步在女性题材工笔画的创作道路上,不断剖析自我、努力追寻更为真切的绘画语言,从自我出发,研精致思,努力诠释对女性的认知,在其女性题材工笔画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品格,在当今各放异彩的画坛上展现着来自女画家的特有的魅力。所以本文以当代的女画家所创作的以女性形象为主体的工笔画为主要研究对象,
-
水上勉女性观之考察——以《沈阳之月》为中心
-
作者:
杨柳岸
来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点
女性观
救赎观
沈阳之月
女性形象
-
描述:
水上勉作为日本战后作家的代表,以其坎坷崎岖的生活经历及丰富的女性经历为基底,融入对社会及时代的细密思考与深刻反省,创作了大量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及现实意义的名作。此外,其作为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日本代表作家,其在中国亦颇具盛名。水上勉热切注目于下层女性特别是妓女群体。完美塑造了譬如《五番町夕雾楼》中楚楚动人的夕子,《越前竹偶》中热烈洒脱的玉枝等经典女性形象。至今仍深深地镌刻于读者内心深处。那么,为何水上勉的作品总是以悲惨女性为主人公?为何他的作品中总是飘渺着母爱情怀?恐怕,其背后隐藏的正是水上勉的女性
-
女性主义视域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命运解读
-
作者:
阮芳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不幸命运
形成原因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初伟大的小说家,是美国“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优秀的“编年史家”。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息和人们的思想面貌。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三位女性黛西、茉特尔、乔丹更是当时新潮女郎的代表。她们外表迷人,来自于不同阶级,有着不同性格,但都有着令人遗憾的命运。多数评论家都对小说中得女性形象进行了负面评价,但很少有人分析她们命运的真正原因。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对小说中的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及不幸的命运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
-
从伊迪丝·华顿到马丁·斯科塞斯:《纯真年代》小说与电影改编的对比研究
-
作者:
吴然菊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影改编
《纯真年代》
主题
社会背景
女性形象
-
描述:
伊迪丝·华顿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多次引发评论界争论的作家。为她赢得普利策奖的代表作品《纯真年代》自问世以来倍受许多评论家的关注。以往的评论家主要从自然主义、女性主义、风俗以及她的写作风格等视角进行阐释。本人试图对小说及其1993年上映的同名电影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全面的剖析和研究。这部电影成功再现了19世纪纽约的壮观景象和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然而,通过对小说和电影的对比研究,笔者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出入。电影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社会背景的刻画上和小说相去甚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
海涅笔下的作为“他者”的女性诱惑者形象探析
-
作者:
高雯琦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涅
他者
伦理现象学
女性形象
不对称关系
-
描述:
本文以海因里希·海涅的三部作品《女神狄安娜》《浮士德博士》《自然界中的精灵》作为研究对象。在中世纪末期对古希腊文明和多神教的重新发现以及由此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下,哑剧《女神狄安娜》中女神狄安娜在自己破损的神庙前被唤醒。德意志青年骑士被狄安娜的美貌深深吸引,当场表示愿意以自己的肉体和生命永远为女神效劳。最终,骑士追随内心的欲望和女神的指引,离开骑士城堡和俗世妻子,前往维纳斯山,以重生为代价永远留在了女神狄安娜的身边。舞剧《浮士德博士》中饱含学问的浮士德与歌德笔下的浮士德一样,学术上的成就不能使他收获内
-
方方小说创作论
-
作者:
刘慧娥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情怀
方方
知识分子
悲剧意蕴
女性形象
-
描述:
方方是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上一位优秀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历程从1982年起步,迄今已三十余年。方方以她最熟悉的城市武汉作为作品主要场景,带着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和现实主义情怀,始终关注着这座城市里普通人的苦难和悲剧命运。方方的小说创作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知识分子叙事、女性叙事和历史叙事。她深刻、细致地探掘了自民国时期、文革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近百年知识分子的精神苦旅和生命历程;揭示了当代女性窘迫缺憾的生存状态和隐秘幽深的精神世界;从平民视角和人性角度完成了对城市历史和个人历史的记忆重构。她的文学创作姿态稳健执着
<
1
2
3
...
62
63
64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