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苦闷精神的寄托:试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晓娟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意识   曹禺戏剧   女性形象   人格缺陷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前后期戏剧中的三类女性形象和作家创作动机的分析,揭示作家在人生不同阶段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的人格焦虑。三十年代,作家塑造了“时代”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自我意识和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反抗精神。结合作家的经历、性格气质解读作家塑造这一类女性形象的原因。作家通过这一类女性形象实现了自己在现实中没能达成的愿望,即以极端的方式反抗专制,争取自由。四十年代,作家塑造了极富奉献、牺牲精神的“奴性”女性形象,她们没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没有个性特征。四十年代作家已经成名,不仅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解读中篇小说《妮摩拉》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康宇歌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列姆昌德   妮摩拉   女性观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描述: 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普列姆昌德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先驱和进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印地语小说之王”。在印度,女性是受歧视、被压迫的群体,是普列姆昌德的重要描写对象之一。在普列姆昌德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中,中篇小说《妮摩拉》是十分优秀的一部,它是作者惟一一部以女主人公名字命名的中长篇小说。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状况及研究方法,正文主体论述,结语对本篇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正文分为三部分对《妮摩拉》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普列姆昌德的生平与创作以及《妮摩拉》的
三岛由纪夫的唯美女性形象描写的分析
作者: 宋琳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   爱情观   唯美主义   女性形象   超脱  
描述: 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三岛由纪夫,他的成就早已被世界文学界所肯定,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在西方国家也有很高的评价,他的知名度已经达到巅峰,甚至有人誉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他曾二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三岛由纪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正式走上文坛的日本小说家、剧作家,也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右翼政治家。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巨匠,其作品独树一帜,风格浓烈而又美不胜收。在他的作品中,大多以男性为主要的描写对象,而这些魅力十足的男性表现在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作品中历历
中国内地热播都市剧中80后女性形象构建研究
作者: 石静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播   都市剧   构建   受众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发展,电视剧产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各种题材的电视剧在荧屏上呈现。近几年,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已占据了电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其中以都市剧尤为受到了受众的宠爱,以反映80后一代的都市剧更是一路走红。众所周知,大众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众的意识形态领域。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内地热播都市剧中的80后女性形象。目前我国内地热播都市剧中对于80后女性形象的构建是多元化的,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女性人物,其中以正面的女性形象为主,热播都市剧中以正面的女性形象为主流而且呈现了
中国明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
作者: 张超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中西对比   中国明代   女性形象   仕女画  
描述: 以女性形象作为符号来研究具有多重且深沉的意义,女性形象无论是从历史、社会、政治、权力、性别还是艺术表现角度切入,其都被赋予了无穷的意义与想象。它神秘、暧昧、难解且具有高度的宗教性以及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特质,自古以来就令人们深深着迷,不仅成为艺术的擅长表现对象,更是中西艺术的重要精神指标。本文以绘画中女性形象为轴线将明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是因为中国明代和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上基本处在同一阶段,在中西绘画史上具有代表性,也是对后世的绘画影响较深的两个时期。明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绘画上有许
女性编剧视角下女性形象研究:以六六电视剧为例
作者: 张红革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编剧   女权主义   六六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本文以六六编剧的电视剧为例,来具体分析女性编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与传统的男权社会中男性叙述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不同,试图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女性自我意识的存在,消除女性作为依附于男性的“第二性”的传统观念。本文结合以往的关于女性形象的研究成果,运用传播学、符号学和心理分析学等学科思想,从叙述者性别意识、叙述的女性形象和塑造的女性形象的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来论述本文,首先是叙述者的性别意识,通过男性和女性叙述者叙述视角的不同来分析叙述主体对话语权的把控,不同的性别意识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女性形象也由传统的“失
姜文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代晨光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塑造观   姜文电影   两性对立关系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中国新一代电影导演中,姜文作为不可多得的怪才,以自己对电影叙事的独特理解,塑造出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其导演的四部电影作品中,人物形象不再是中国早期电影中单向度的扁平人像,许多鲜明人物形象被成功塑造的同时,还被深深的打上了姜文独特风格的烙印。而在其充满“姜氏色彩”、习惯于充斥着血性“纯爷们儿”的男性人物形象的电影中,女性人物形象作为电影作品的一部分,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形成一种既有机统一于电影叙事表达中,又独特跳脱自成一格的微妙存在。这些人物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米兰和余北蓓,《鬼子来了》里的鱼
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比较:以若干男女画家的作品为例
作者: 杜丰芮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女画家   水墨人物画   比较   当代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当代的水墨人物画作品中,以女性为表现对象是画家青睐的表现内容,许多画家都关注女性的生活空间与精神世界,创作出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品。当代水墨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以往时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千姿百态多元化的面貌,这其中既有对女性生活情状的描绘,也有对其精神状态的表达;既有把女性置于性别色彩当中的演绎,也有把其融入进母性情怀中的诉说。画者们从各自的角度和审美出发,表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风貌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的精神状态。她们有的出自男性画家之手,有的是女性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本文采用横向对比的方法
商业诉求·意识形态·艺术策略:193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谭若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视觉愉悦   城市文化   1930年代中国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毋庸置疑,1930年代是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特殊历史时空,在此期间,中国电影创作取得了质的飞跃,从无声电影的探索到有声电影的成熟,从杂耍的娱乐产业到全面的文化产业,不仅突破了好莱坞电影的市场挑战,而且在电影作品的产量和艺术质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本文试图以这一时期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结合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论”、汤姆·冈宁的“吸引力电影”、理查德·戴尔的“明星作为明星”等理论视角,对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进行一个全面的、多维度的探讨,从而分析研究这一时期电影
中国民族歌剧中女性形象音乐塑造研究:以《小二黑结婚》、《江姐》为例
作者: 张怡红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民族歌剧   小二黑结婚   江姐   女性形象   音乐塑造  
描述: 纵观中国民族歌剧的历史,女性形象的塑造似乎成为一个难以割舍的、永恒的话题;或许可以说,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史就是女性的解放史。本文试图以新版歌剧《小二黑结婚》、《江姐》为例,对剧中经典女性人物小芹、江姐的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进行研究,并分析探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中国民族歌剧进行概述。第三部分对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江姐》进行了介绍。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女性文化特征,并以《小二黑结婚》、《江姐》中经典女性人物小芹、江姐的戏剧
< 1 2 3 ... 61 62 63 ... 80 81 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