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时代的映像:文艺复兴至20世纪中叶西方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姜蕊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中叶   绘画作品   西方绘画   映像   文艺复兴时期   表现题材   历史进程   女性形象  
描述: 女.眭历来是西方绘画中的主要表现题材之一,从早期的文艺复兴时期直至20世纪中叶的绘画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诸多女性肜象的出现。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方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非诚勿扰》所建构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丹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卫视   男生   议程设置   女生   收视率   权利   节目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自2010年开始,各大卫视纷纷推出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掀起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第三次热潮。在这些节目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为火爆。《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击败其他卫视同类的相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论牛运功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任靖宇   姚鹏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   内容与形式   写意人物画   俄罗斯   西方现代艺术   造型艺术   女性形象   中国文人画   中国女性  
描述: 牛运功,1963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2005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任石家庄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写意人物画在牛运功作品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作品是画家对中国文人画的缅怀,又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探索。画中的女性形象柔美、含蓄、圣洁,是中国女性的集
近代狭邪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萍萍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近代   宝玉   青楼梦   狭邪小说   子模式   审美趣味   妓女   女性形象   章回小说  
描述: 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期盛行一种以青楼梨园为主要表现空间,以士绅妓优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长篇章回小说,鲁迅将之命名为"狭邪小说",这个命名被一直沿用至今。狭邪小
“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现代女性小说的“梦幻”女性形象
作者: 李萱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小说创作   心理空间   文本功能   梦幻   文化对话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在现代女性小说创作中,“梦幻”作为作者与社会文化对话和交往的一种心理空间及形式,时常同女性形象的塑造杂糅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梦幻”女性形象,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女性形象。本文着重探讨这三种与“梦幻”直接相关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现代女性小说中的文本功能,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深层文化心理,以及作者赋予其中的性别文化想象与话语建构。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蜗居》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鸣筝   姜楠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客观社会环境   新闻传播学   大众传播媒介   海藻   环境理论   受众   女性形象   拟态   电视剧  
描述: 一、拟态环境理论1922年,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在他的著作《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一书中首次使用"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一词,后经过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拟态环境理论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之一。由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决定,人们
不爱武装爱红妆:解析新“江姐”的女性形象回归
作者: 袁霓璇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庆卫视   武装   黄金时间   《江姐》   革命烈士   解析   女性形象   回归  
描述: 2010是革命烈士江竹筠诞辰90周年.由央视和重庆卫视联手打造的新版《江姐》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上映。该剧在收视率节节攀升的同时,得到了各界广泛的好评。新版《江姐》之所以能成为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目.这首先得益于该剧对于历史真实的还原,并对主人公江姐的重新塑造。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振英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圣母玛利亚   爱尔兰   斯蒂芬   艺术家   母亲   詹姆斯·乔伊斯   宗教   画像   女性形象  
描述: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大师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自传性作品,讲述了一个青年艺术家在都柏林的成长经历。小说始终以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感受为主要内容,着重描写了他的心理发展过程,揭示了他隐秘的内心世界同家庭、宗教及国家等各种社会势力之间的激烈冲突,塑造了一个从童年到青年,从幼稚走向相对成熟的青年艺术家的形象。
丁是娥的“千面风华” 丁是娥塑造的女性形象
作者: 褚伯承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沪剧   表演艺术   导演   艺术生涯   观众   艺术家   观摩演出   悲痛欲绝   性格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三年前,为沪剧事业的繁荣和兴旺奋斗了一生的沪剧艺术家丁是娥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历程。这位著名演员艰辛曲折的人生历程、坎坷不平的艺术生涯、多姿多彩的演出剧目和感人至深的人品戏德,特别是她在沪剧舞台上演活了身份
“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
作者: 李萱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文化想象   女英雄   性格特征   文化心理   女性小说创作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人物  
描述: 在现代女性小说创作中,“梦幻”作为作者与社会文化对话和交往的一种心理空间及形式,时常同女性形象的塑造杂糅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梦幻”女性形象,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梦中人”、“‘梦’中人”与“梦幻人”女性形象。本文着重探讨这三种与“梦幻”直接相关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现代女性小说中的文本功能,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深层文化心理,以及作者赋予其中的性别文化想象与话语建构。 “梦中人”:性格特征、现实映照与文化心理 爱做梦、爱幻想、整日沉浸在梦幻中的“梦中人”女性形象,早在传统女性创作中就已较为常见。如在宋朝朱淑真、魏
< 1 2 3 ... 61 62 63 ... 85 86 8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