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播学视阈下《北京爱情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杰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视传播   大众传媒   消费   女性形象   拟态环境  
描述: 影视与观众的关系,折射的是文学的存在方式和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电影版《北京爱情故事》自上映以来便创下了1天过亿、3天过两亿的高票房收入。我们在影片成功的商业营销背后,应该看到影片受热捧的法宝还在于过硬
他者视角下被悬空的女性——门罗小说中被建构和消解的女性形象
作者: 戴甄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视角   《森林》   《脸》   门罗   女性形象  
描述: 艾丽丝·门罗是当代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擅长写女性的日常生活,作品多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女性身份的建构.本文以《森林》和《脸》为例,对门罗操纵的叙事手段进行分析;对门罗通过他者视角完成对女性形象和身份的建构;利用他者的不可靠叙述消解已经建立起来的女性形象和身份的叙事策略,揭示出门罗对基于男性视角下建构起来的女性形象和身份的真实性的质疑.
华裔女作家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特质
作者: 杨敏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质   女作家   文学创作   华裔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是一个重要的海外华人群体,对祖先文化一方面表现出深深的眷恋,想通过创作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但另一方面,为了融入主流话语,建构自己的身份,又不免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疏离。在她们的作品中,中国文化/母亲被视为“他者”而被扭曲。本文试图探索华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挣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维环境之间,揭示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中成长的困惑和艰辛。同时,还探讨了被“男尊女卑”的华人社会和白人主流社会双重边缘化的美国华裔女性,在经历了性别和种族歧视后超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成功地建构了独特的文化身份的过
《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作者: 蔡朔冰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仙女   妖女   凡女   《西游记》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一直是人们争相研究的作品之一。无论是其中轮番出现的神仙还是妖怪,无论是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代表着作者吴承恩对于世间百态的思考与感触。本文主要针对作品中出现的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详细的阐述,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代表意义及对作品产生的价值所在。
王昌龄、李商隐诗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吴变   来源: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商隐   王昌龄   女性形象   写作视角   意象  
描述: 盛唐时期的王昌龄和晚唐的李商隐作为诗坛的绝顶人物,他们诗中都有叙写女性形象的诗篇,本文将从他们诗篇中的女性身份、作者的写作视角、作者的写作视域、作者叙写女性形象所涉及的主要意象等角度来阐释他们诗篇中的女性形象。
朝鲜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曾盼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朝鲜   红色电影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描述: 本文选取一个较为狭窄的切口对朝鲜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主要利用女性心理和意识形态分析方法,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分析朝鲜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类别、特征,以及艺术典型的形成原因。朝鲜典型的形成有其历史、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的综合原因,可以说,红色电影中的女性便是社会需求中的女性,她具有女性气质,但更突出她男性气概的一面,以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成为社会道德的基准。
论鲍义志的小说创作及女性形象
作者: 王军林   赵洪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民族文化   土族   女性形象   鲍义志  
描述: 鲍义志作为土族当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他的小说从不同的侧面对土族文化进行了展示。其小说主要以农村题材为主,凸显土族人民在历史变革时期的生存世相。笔者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以《呜咽的牛角号》中的小说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小说创作中所受到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方言俚语的运用及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对不同女性进行塑造和描写的同时,也揭示出他的女性观。
凝视:图像再现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宋钰颖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凝视   图像形象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在审视存在于不同时期女性的图像形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图像再现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的视觉隐喻,认为女性的图像形象集中体现了男性基于文化优势而拥有的视觉霸权。在女性图像中,女性是被动的受凝视的对象,她们被设定为适合任何人的凝视,而无法选择自己"看"还是"被看",也无法选择"看"的对象。在男性目光的注视下,女性这个角色被缩减为一个"物品",代表了一种价值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只有在依附于男性的视线时,她们的图像形象才具有可存在的价值
论《细雪》中女性形象的病态美
作者: 王毓   来源: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态   病态美   疾病   隐喻   女性形象  
描述: "病"是研究《细雪》的重要符号之一。论文将从符号学美学的视角出发,围绕"疾病"与"病态"的隐喻展开论述,分析妙子与雪子的女性形象,探讨《细雪》中病态美的存在样式。
“女性”的在场“女人”的缺席——《白鹿原》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杨一铎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人   白鹿原   女性形象   女性  
描述: 父权制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被区分为屈从、反抗及疯狂等三类。但由于其心理及人格结构的差异,"女性"和"女人"的概念也不完全等同。《白鹿原》虽然涉及到了45位女性形象,却因陈忠实不能超越其文化背景、男性视角,最终造成作品在场的大都沦为屈从、依附于父权制而丧失由自然人属性决定的人格结构中的反叛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而缺席的恰是与以心理及人格结构独立而完整为标志的"女人"的这个概念相称的人物形象。
< 1 2 3 ... 57 58 59 ... 81 82 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