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68 条
-
中西古典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杨锐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古典悲剧
责任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悲剧中的女性形象和西方悲剧中的女性形象相比,更多的是被动,是责任,是诸多的不得已和自控,而且更多的是不自觉地顺从了男性和社会对她们的期待。她们的形象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中对道义的推崇,对人性和个人情感的忽视。而西方古典悲剧中的女性形象则体现了西方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尊重情感的浓重的个人主义观念。这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心态与中西不同的经济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品花宝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花靖超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淫
《品花宝鉴》
女性形象
贞
真
-
描述:
《品花宝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梨园小说,对其评论多从同性爱、士伶交往等方面切入,而针对小说中的诸多女性形象的研究涉足甚少。本文试图从女性形象分析入手,将其分为三类:贞、淫、真,来剖析小说中士伶交往之外的另一条贯穿全文的脉络——闺阁中人。
-
论现代潮汕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文菊
翁叶娜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女性
潮汕作家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
描述:
潮汕作家群代表洪灵菲、戴平万、丘东平等创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叛逆的知识女性形象,勇往直前的女革命者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少受到潮汕文化的影响。
-
傣族失爱情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周世琼
来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失爱情歌
宗教观
傣族
女性形象
婚恋观
-
描述:
从傣族传统的婚恋观和宗教信仰为切入点,分析了傣族失爱情歌中的女性形象——较强的自主性形象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形象。
-
浅析叶祥添笔下的封建社会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秀丽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叶祥添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分析了华裔作家叶祥添的小说《山光》《龙门》《龙翼》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将她们分为固守传统的和超越传统的两类,认为超越传统的凯西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的代表。叶祥添塑造凯西娅形象,为女性的解放指出了一条新路。
-
从华顿笔下的女性形象来看其女性观
-
作者:
李银波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特质
女性观
失衡
女性形象
和谐
-
描述:
先于弗吉尼亚.伍尔夫,伊迪丝.华顿塑造的女性形象的人格向着双性同体发展。她无意识中分别对《夏》和《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查瑞蒂与梅进行了双性特质同体式的性格刻画,但双性特质在她们身上并未得到和谐的展示,仍处于双性特质的失衡态,为此她们对各自的生活或不满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华顿的众多小说人物中,艾伦身上优秀的男性特质勇敢、独立与美好的女性特质善良、包容共同作用,均衡和谐的发展使艾伦成为华顿心中最理想、健康、健全的女性形象。因此,伊迪丝.华顿的女性观是女性必须具备双性特质,并且双性特质要平衡发展,这样才能
-
王昌龄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牟国煜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怨
江南情歌
闺情
王昌龄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题材是我国诗歌的一个传统内容。唐代王昌龄以其深婉细腻的笔调对女性生活和女性心理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观照。其笔下女性题材主要有三类:闺情、宫怨和以采莲女为代表的表现少女少妇形象的江南情歌。在诗坛上留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
-
王昌龄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牟国煜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宫怨
江南情歌
闺情
王昌龄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题材是我国诗歌的一个传统内容。唐代王昌龄以其深婉细腻的笔调对女性生活和女性心理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观照。其笔下女性题材主要有三类:闺情、宫怨和以采莲女为代表的表现少女少妇形象的江南情歌。在诗坛上留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一笔。
-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刘莹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笼中鸟
苦命人
变形虫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的作品,关注最多的就是女性,写女性更加贴近真实、细腻。她体味到了男性和一般女性体味不到的深悲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她们的痛苦,她们的呼吸在震撼着我们的神经。透过这些或一辈子囚在笼中的霉变的鸟似的女子、或已丧失了人性的、心灵扭曲的变形虫似的女子、或随波逐浪漂泊的浮萍似的女子……我们或许能更多地了解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物。
-
“花凋”:张爱玲作品中女性形象和命运解读
-
作者:
杨爱林
何清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张爱玲作品
空洞
女性形象
疯狂
-
描述:
张爱玲通过她的文学作品对女性命运、女性自身的成长与成长条件进行了探索。不论是艺术品中的描绘,还是现实中女性的体验,女性命运都是一个永远需要思考的问题。论文探究、解读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与命运,并由此引发对当今女性相关问题的思考。
<
1
2
3
...
50
51
52
...
85
86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