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复仇的神话:《阴齿》的性别策略
作者: 徐刚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复仇   亚里士多德   菲勒斯中心主义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家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毫无疑问,女性形象及其整体在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文化中始终处于被动的,被阉割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曾经说:“女人之所以是女人,是因为她们缺少某种性质,也因为这些天然的缺憾而遭到痛苦。”圣汤姆斯也曾经说过,女人是一个“构造不完全的男人”在“偶然机会中产生出来的”生物。另外,如弗洛伊德、阿德勒等精神分析学家,更是将女人视为被阉割之物,而在持久的恐惧中遭受“阳具艳羡”的折磨。然而相对于此,西蒙.波伏娃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
关系理性与现实虚伪——试论婚姻的终极命运
作者: 曾敏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夫一妻制   女娲   社会关系   圣母玛利亚   婚姻关系   爱情与婚姻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婚姻制度   理性  
描述: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盘古开天、抟土造人以后,女娲便作为比圣母玛利亚更神圣的女性形象受到千万代子民的膜拜,可是在传统婚姻制度笼罩下的男尊女卑关系却是"父权中心社会"对人
沈从文作品的女性美
作者: 徐鸿   马子涵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沉沦   女性美   生活磨难   妓女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在沈从文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那土里土气的湘西女性中,既有纯情稚嫩的少女,又有饱经生活磨难甚至沉沦到生活底层的少妇、妓女,其人性的善良纯朴总闪烁着别样的光辉。那么为什么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如此之美呢?
安逸静谧 朴素明快:法国画家威廉·布格罗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课外阅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朴素   19世纪上半叶   绘画作品   代表人物   威廉   国画家   女性形象  
描述: 威廉·布格罗(1825.11.30——1905.8.19)是法国19世纪上半叶学院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他以神话和寓言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其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性形象非常恬美。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瑟。
简·爱之爱——重读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作者: 沈毅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名著   女主人公   生活历程   勃朗特   夏洛蒂   平等地位   重读   女性形象  
描述: 《简·爱》所以成为一部世界名著,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简·爱的生活历程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唐朝为啥以胖为美
作者: 王彬   爱米丽   来源: 幸福(悦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唐代绘画   中国古代   艺术作品   唐朝   自信   审美取向   女性形象   血统   历史研究  
描述: 根据历史研究,唐朝的确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从史书中对武则天的描
“雷雨”的、自私的、悲剧的反抗——管见《雷雨》中繁漪的反抗历程
作者: 徐晓玲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雷雨   新式教育   繁漪   悲剧性   周朴园   个性解放   爱情   女性形象   曹禺  
描述: 曹禺先生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繁漪。曹禺先生曾说过,繁漪的性格是最具雷雨性的,也是他刻画的最具特色和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繁漪出身书香门第,不由不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但她又接受过一点新式教育,有着个性解放的思想,是个热烈追求个人自主与幸福的女性。可是,
女人不坏 男人不爱
作者: SEVEN   来源: 半岛新生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身份   体验   女子   现代都市   扮演   影片   作品   女性形象   男人  
描述: 徐克与同时代大部分男性导演所不同的是,在他的作品里常常塑造出一个个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的女性形象,如林青霞这个曾在琼瑶电影中扮演柔情女子的台湾女星,在徐克的镜头里则呈现出男儿气概与女儿之媚的双面,包括《刀马旦》中的革命者、《东方不败》中的为情牺牲的枭雄、《新龙门客栈》中的侠客等。
别让“剪刀差”剪断好姻缘
作者: 剑光   来源: 妇女生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意义   夫妻感情   男女平等   剪刀差   婚姻   价值取向   运行轨迹   择偶标准   女性形象   妻子  
描述: 古往今来,人们的择偶标准通常要求男性才华出众、事业有成,女性形象姣好、美丽动人,这叫郎才女貌。至今,这仍是一种世人普遍认可的婚姻价值取向。但在现实生活中,郎才与女貌的展现并不同步,这就形成了男女魅力的剪刀差。当这个剪刀差悄然发力的时候,许多家庭也就步入了危机潜伏期。在强调男女平等的前提下,正视郎才女貌这一客观存在的择偶标准,分析郎才女貌的运行轨迹,对于研究夫妻感情发展规律,探寻家庭和谐之道,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不可忽视的次要人物:浅谈路瓦栽的形象
作者: 田立方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蒂尔德   十九世纪   外国文学史   耐人寻味   女性形象   平民阶层   小人物   次要人物  
描述: 玛蒂尔德作为外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多具特性的女性形象,其性格在项链的一得一失中尽显风采,自然夺去了读者的许多视线,我们会为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付出的十年代价扼腕叹息,又为她后来勇于超越“原我”而备感欣慰。但是我们细读作品,如果把思维定格在次要人物——她的丈夫路瓦栽身上,会发现这个人物同样耐人寻味,作者同样也给我们展现了作为十九世纪法国平民阶层代表的这个小人物复杂典型的性格。
< 1 2 3 ... 50 51 52 ...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