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中国女性油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潘璐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变迁   女性艺术   女性油画家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挑选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油画家,并对她们笔下所描绘出的那些风姿卓越的女性形象特点进行分析,不禁发现女性的精神面貌、发饰、服饰等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寻找女性油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时代的变化关系;寻找油画中女性变化的原因,从而找出题材变化的规律。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女性绘画的定义以及女性题材在艺术中的广泛性。以论据的方式来论证女性题材在艺术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油画把女性作为一个题材的依据。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各个时期女性形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第三部分揭示女性形象随时代嬗变的原因。是与社
新世纪中国声乐作品之女性形象(2000-2010)
作者: 郭楠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声乐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作品的繁荣,我们国家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以音乐创作为例,作曲家将自己创作的优秀声乐作品通过电视大奖赛、金钟奖、文化奖等比赛加上媒体的传播流传开来,这种类似的比赛激励作曲家们写出更好的作品,新世纪声乐作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层出不穷,品种繁多。在这些声乐作品中,大量出现以古代知名女性为音乐素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更多关注了民族的内容,体现了新世纪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充分说明了现代作曲的理性回归。目前,对于新世纪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已经引起大多
晚明传奇戏曲中妇德型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珍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明传奇   妇德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教自汉代诞生以来,经历了逐步系统化、成熟化的过程,对整个封建社会尤其是明清两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女教与宋明理学的影响下,明初不乏《香囊记》中“忠孝节义、慈母贞妻”的贞娘等传统妇德型女性形象。到了晚明,理学渐松,思潮迭起,妇德也有了更为深广的内涵。本文以晚明传奇戏曲中的妇德型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文本的阅读、整理、分析,结合社会思潮等因素,探究晚明传奇中妇德型女性形象的内涵与时代风貌。第一章:“晚明”是一个较为模糊的历史概念,其起始时间在学术界尚无定论;女教虽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成熟的过程,但“妇德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油画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作者: 周品红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化   女性形象   油画  
描述: 潘洛夫斯基((Pnaofksy Erwin)曾说过:“实际上,人是唯一能在身后留下记录的动物,因为他是唯一能制造产品的动物;其产品能使心灵回想一种不同于物质存在的概念。”当我们对先辈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时,既能够了解他们的生活足迹和社会背景也能让我们产生情感和创作者心灵上的共鸣。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人类进行精神活动的产物,它是对客观存在和主观情感性的重现和再造过程。我们通过作品能够了解当时社会的物质性内容,也能感知欣赏者以及人类社会的精神层面。本课题立足于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下,以女性形象作为研究视觉,分析了
宋词女性形象研究-以词人性别为视角
作者: 孙亚奇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词人   宋词   女性形象   男性词人  
描述: 不同时代的作品中涌现出的女性形象不同。宋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宋词代表了这一辉煌时代的最高文学成就。宋词作家用文字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着自己的旖旎情怀。宋代的男性词人在摆脱了“文以载道”的束缚之后,在宋词中或抒发个人情愫,或表达私人恋情,或抒发个人爱慕。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多是写自己理想中的女性,他们从自己的视角来观察这些女性,歌其容,赞其艺,甚至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来探索这些女性的内心世界。因此,透过这些词我们可以挖掘出呈现各种风采的女性形象。 在宋代政治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
论裘小龙侦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姚岚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侦探小说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裘小龙  
描述: 在众多华裔作家中,裘小龙凭借其独具特色的侦探小说在西方市场开辟了一条成功的写作路线。他借侦探小说的框架生动地描写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现实社会,小说涉及到大量中国人物命运、政治生态、社会民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除了贯穿于全部作品的男主人公陈超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关于女性的描写,这些别具特色的女性人物的存在补充和丰富了裘小龙侦探小说的审美内涵。本论文从“裘小龙侦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这一角度入手,立足于裘小龙侦探系列小说创作,把小说中的女性描写作为一个整体现象,借助于女性主义思想以及性别意识等理论,较为系统
论海因里希·伯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丽萍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传统   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海因里希伯尔是联邦德国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关注现实,不断创新,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1972年,伯尔凭借《女士及众生相》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享誉世界。女性在伯尔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是男性的守护者,也是伯尔一直想要倡导的人性的载体。在伯尔前期的作品中,女性被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她们美丽、善良、没有工作,经济上依附男性,毫无自主权可言,她们唯一的职责就是照顾家庭,从不考虑个人的前途与发展,男性是她们生活的主宰。她们只是男性主体生活中的配角。随着60年代末70年代初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电视相亲节目中女性形象塑造研究: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作者: 董秋桐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江苏卫视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以其新颖的节目形式和丰富的节目内容获得了空前的高收视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对《非诚勿扰》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它与以往的刻板呈现女性形象的电视节目不同,从表面上看,《非诚勿扰》中的女性似乎被赋予了空前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但事实是否真是如此?《非诚勿扰》中究竟呈现了怎样的女性形象,它是否真的颠覆了父权控制下的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本文选择了《非诚勿扰》节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话语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节目是否使女性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抑或是女性依旧处于男性霸权之下。首先,对《非诚勿扰
伦敦奥运特刊报道中的女性形象解读: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为例
作者: 吕品   来源: 成都体育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报道   奥运新闻   女性形象  
描述: 奥运会牵引着亿万人的眼球,激动着亿万人的心。奥运新闻报道与其它体育新闻报道相比也具有其独特之处,奥运新闻报道的研究既具有独特性,又具备了代表性,而在奥运期间对于纸媒的研究,大家似乎都将目光集中在了专业体育报纸的研究上。随着人们对体育赛事的兴趣日渐浓厚,都市报也相应加大体育报道的分量,可以说都市报已经成为向受众传播体育信息最好的载体。每逢奥运会期间,各家都市报都会不惜一切倾其全力打造自己的奥运特刊,选择不同的报道内容、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满足受众对奥运的阅读需要。本文对《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奥运特刊的女
中国当代女画家油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表现研究
作者: 刘欣欣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形式   女性形象   女性画家  
描述: 当今社会女性画家群体不断壮大,绘画作品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关注与研究女画家与其作品的人也逐渐增多。本人认为女画家作为绘画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研究她们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分析产生新女性形象的社会背景和原因,从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和精神层面上浅析形象所蕴含的深层寓意。 女性形象在中国传统中一直是美丽与温顺的,认为是女性美的这些特质在绘画作品中一直重复的描绘。而女性美在西方艺术史中一直被理想化的表现着,所有的女性都永不衰老,永远美丽。在这一情形下,女性艺术家明白,要想表现出真实有血性的
< 1 2 3 ... 47 48 49 ... 80 81 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