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女性写作的一种梳理与审视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张爱玲   谢冰莹   人的觉醒   女作家   女性写作   凌叔华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写作不只是在当下这个时代才开始被引起重视。从"五四"以来,可以说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自觉进行女性写作的作家,并以其笔下女性形象独特的性别魅力深深打动了读者。例如20世纪初中期冰心、庐隐、凌叔华、谢冰莹、丁玲、张爱玲等女作家的写作。这个时期的女性写作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系列清新动人与男性写作不同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几乎感动了整整一个世纪。然而众所周知的是,那个时代关注得更多的还是人的觉醒。因为那时被社会沉重压抑的人的觉醒问题还没解决,当然她们也不可能更多地关注到女性的觉醒,这一点与男性写作并无二致。
论苏童小说的女性叙述之演变:以《妻妾成群》、《蛇为什么会飞》、《碧奴》为例
作者: 刘军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花园   卡夫卡   苏童   女子   小说创作   才子佳人小说   女性形象   叙述   性格发展   近二十年  
描述: 综观苏童近二十年来的小说创作,突出的女性叙述成为其写作历程中的最有意味的印记。评论界对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因素已有充分的论述,笔者试图从一个历时的层面上来综观苏童近二十年来女性叙述的嬗变,以《妻妾成群》(1989年)、《蛇为什么会飞》(2002年)和《碧奴》(2006年)为例,勾勒出苏童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发展演变之轨迹,及其背后的艺术因素。一后花园,一口深井苏童善于从大众流行的观念中寻找一种新的眼光。例如他认为:“卡夫卡就是这样,《变形记》中的格里高里身上寄托着他的哲学思想。我觉得他宣泄了人变虫的悲伤、绝望的
《睡美人》的女性拯救与灵魂自赎
作者: 韩斌育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人性   老人   江口   作品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安眠药   川端康成   生命力  
描述: 正如日本当代作家川端康成震惊世人、如谜般的自杀一样,《睡美人》的问世也是惊世骇俗的,充满着令人难以捉摸的独特意蕴。与其前、中期的创作主题和风格相比较,这部作品显得差异迥然。即使在同属后期创作的作品中,《睡美人》也没有被共性色彩所遮蔽,而是闪烁着鲜明的个性光芒。吸引人们目光的无疑是其题材的特殊性和主题的复杂性,这给解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困惑和纷争,以至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毁誉参半,这又使得它成为作家晚期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作品。这部充满象征意蕴的作品,虽然在题材上大有敢为风气先的勇气,并由此引起人们对其主题
隐喻之花
作者: 李垚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   艺术   隐喻   图像符号   成一   女人   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描述: 自从古希腊把爱、美和艺术之神塑造成一位女性形象,艺术便与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对于女人来说,能够找到描绘自己欲望的方式并勇敢地加以表达,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花对于女性,作为一种图像符号的意象定位,有着双重的意义:美与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的"花儿"形象在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文人墨客笔下附加诸
广告中的“身体”传播
作者: 庄术梅   来源: 新闻与写作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   男性形象   传播   消费社会   功用性   广告画面   女性形象   交换价值  
描述: 纵观广告历史,女性形象深得广告的青睐。近年来,男性形象也充斥于广告画面。“身体”成了广告屡试不爽的道具。批评家通过对广告中“身体”传播的解析,发现“身体”被消费社会逐渐神话,这一神话的主题是“美丽”和“色情”。这里所说的“美丽”或“色情”是一种功用性概念,在“色情化”的过程中,身体不再是“肉体”,也不再是劳动力,而是具有“交换价值”的功用性物品。
WOMAN,何去何从——记美国小剧场话剧《海蒂编年史》
作者: 木叶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婚姻状况   史学家   编年史   女性形象   剧作家   突破性   小剧场话剧  
描述: “海蒂,性别:女:生日:1998年;籍贯:美国:职业:艺术史学家;婚姻状况:一生未婚。”美国剧作家温迪·瓦瑟斯坦以风趣幽默的笔触,创造了美国戏剧史上一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经典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的重建与自审——浅析徐小斌的《羽蛇》
作者: 张旭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人性   女性意识   自审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徐小斌   重建   心理痼疾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在徐小斌营造的《羽蛇》世界中,女性形象占据了主要篇幅,她描绘了一个家族五代女人曲折跌宕的命运故事,五代女人的命运符码记载在血液
父权制文化语境中的女性呐喊
作者: 周志高   王晓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话语   文化语境   资产阶级   家庭教师   苔丝   罗切斯特   幸福   女性形象   简爱  
描述: 一、引言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托马斯·哈代同处于维多利亚统治时期,处于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传统与现代冲突裂变的时期,他们塑造的女性形象简爱和苔丝都是当时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人物,她们是传统宗法社会中的底层人物家庭教师和农民,是作家向传统习俗和社会不公进行宣战的利剑。在当时,家庭教师是一个受人歧视的职业,夏洛蒂对此是深有感触的。而农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逐渐地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正逐步地沦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这两个生活在同一国度、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女性,却有着坚强的性格和反叛的女性意识,她们没有做父权
月明林下美人来——浅谈金庸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昝馨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派武侠小说   作家   社会责任   金庸小说   女性世界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   潜意识   崇拜  
描述: 1955年金庸在《新晚报》发表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至1972年《鹿鼎记》正式封笔,写作长中短篇武侠小说15部,被称作武侠小说创作的"真命天子",在新派武侠小说家中成就最高。他通过这15部小说树立了性格各异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作家自己曾经说过:"我崇拜女性,女性不但比我聪明,道德上也比我好。女性的武功不一定比男性强,但她们具有男性所没有的一个根本优点:把名誉、地位、面子、财富、权力、礼法、传统、教条、社会责任等等等等看得那么重要,而专注于爱情与家庭。女人往往爱得比男人深刻,至少在潜意识里
在阴间·窦娥
作者: 潘萌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舞台   导演   女子   缎带   话剧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天气信息   锁链  
描述: 今天很可能有雪。这是手机附带的天气信息里说的。如果这个“很可能”发生在三点之后,我们今天还是要按计划排一段戏。在我的记事本上,今天的日期被一个粗圈圈住,旁边写着:窦娥。现在是两点五十七分。《在阴间·窦娥》是《在阴间》大型主题话剧中的一个单元,我们在话剧宣传册上是这样介绍的:“(在阴间)描写的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之中一些具有代表型的女性形象。她们各自有
< 1 2 3 ... 47 48 49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