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83 条
-
《玲珑》杂志研究综述
-
作者:
叶璐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综述
女性形象
-
描述:
长期以来,新闻史研究中的报刊个案研究多集中在名刊大报上,类似于《玲珑》这样的"小刊"受到的关注始终不多。文章通过梳理学界对《玲珑》杂志的研究现状和成果,重新考量这份20世纪30年代畅销的女性期刊在出版史中的地位。
-
李昂作品对台湾历史的讲述方式探究
-
作者:
张晓利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故事
李昂
女性形象
讲述方式
-
描述:
台湾女性作家李昂创作题材广泛,通过不断探讨女性的叙事方式来对女性自我进行讲述,在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的同时,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对男性中心叙事进行无声的消解,并以一种新的方式对台湾历史进行“非历史性”的叙述。李昂通过“女性”来讲台湾,同时也通过台湾故事讲述女性。
-
韩国电影对“男尊女卑”道德传统的反思
-
作者:
金善姬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生活
韩国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觉醒
-
描述:
"韩流"席卷亚洲,韩国电影一马当先,并成功为韩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伴随着韩国电影唯美的画面、细腻的描述,以"男权思想"为中心的传统理念已然发生了变化,女性主义已悄悄地崛起,可以看到,在众多韩国电影中,越来越注重对女性权益、女性在家庭伦理及社会经济中地位的刻画与思考,并且在有意无意地强调着女性的独立生活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这一切都预示着韩国"男尊女卑"的道德传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
-
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呈现的变迁:以《中国妇女报》和《重庆晚报》为例
-
作者:
陈秀丹
王福艳
任航英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与传播
《重庆晚报》
《中国妇女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基于女性与传播研究的背景,本文对1990年始《中国妇女报》和《重庆晚报》中的女性报道进行了梳理,分析在新闻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变迁。同时,横向比较两份报纸,分析国内党报与都市报在构建女性形象上的异同,使女性形象研究更加立体。总体来看,《中国妇女报》构建了一批自立自强,并具有较高学历的职业女性形象,并且关注每个时期女性群体出现的问题及取得的最新进步。《重庆晚报》对女性的评价态度越来越客观,但依然没有摆脱少许偏见。通过横向对比发现,社会普通大众对于女性形象的认识与国家意识形态对女性的解读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
论美国电影中的女权主义
-
作者:
杨金梅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美国电影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部电影能够反映一种心声,女权主义题材影片就是其中一种,它像一匹黑马杀入美国电影中。本文就从“女权主义”的出现入手,从影片分析的角度来阐述不同题材影片所具有的核心内涵,以当代美国电影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的作品探讨美国电影中所折射出的女权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的成因。希望通过分析电影中表现出的多种角色形象,反思得出,在整个由男性主导的电影系统中,作为主体的女人也不再缺席。
-
浅谈电影《致青春》中的女性视角
-
作者:
金仙玉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女性形象
-
描述: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以大学生爱情为主题的青春校园爱情电影,它不同于一般的青春校园爱情影片,剧中女性作为青春的主角,女性控制着情节的发展,一切以女性为中心,男性只是作为女性的配角而存在。作为一部由女作家书写且由女导演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不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以及刻骨铭心的校园爱情,而且体现出了浓厚的女性意识。本文拟从女性视角出发对剧中的女性意识进行解读,并以此凸显影片的女性主义气息。
-
小议《劝导》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与超越
-
作者:
蔡玲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劝导》
人物
自我超越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奥斯汀一生共创作了六部作品,其中《劝导》这部作品可谓风格独特,同时也是其写作生涯里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小说于人物设置上同之前小说颇有差异,作者力图做出全新视角的改变,研究这部作品对于探索其晚期写作特色有着重大意义。
-
东方女性的形似与神异——论林黛玉和雪子形象的异同
-
作者:
刘建房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雪子
林黛玉
女性形象
-
描述:
林黛玉与雪子是中日文学中经典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相貌、才情、性格以及对爱情的态度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与相异性。作为男性作家理想的女性形象,两者对待爱情、生活的反叛方式和各自的命运结局表现出形似与神异的特点。解读两位女性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两位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而且还利于从中发现中日文化的民族差异性。
-
李渔小说中的传统女性观及其表现
-
作者:
任梦池
来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女性观
李渔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女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外在举止和内在气质产生重要作用。明清时代,文化中逐渐形成了女性美的另一传统,也就是注重品德修养,强调内在气质与外在举止相统一,从而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适逢其时的作家李渔也感知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俗,其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女性类型就具备典型的传统女性特质,因而本文从真、义、美三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传统女性观在其小说女性形象中的具体表现。
-
男性权力场域中的女性叙事: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为例
-
作者:
苏思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女性叙事
20世纪90年代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官场小说,属于典型的男性化权力叙事,在男性权力场域中却塑造出诸多风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女性叙事角度入手,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官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旨在比较分析女性人物形象差异,并分析研究男性权力叙事话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控制。
<
1
2
3
...
43
44
45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