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36 条
-
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男权意识
-
作者:
曾艳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意识
老舍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当之无愧的大家之一。他的小说重在表现市民阶层和市民性格。在老舍的文学世界中,他塑造出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其中女性形象占他所塑造人物形象的四分之一。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与作家所处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所接受的文化传统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其众多的女性形象中,老舍刻画得最为生动的有三类女性:品行端庄、善良坚韧的贤淑女性,红颜薄命、堕入娼门的风尘女子;敢为“狮吼”的“悍妇”。与同时期作家相比,老舍的女性观更为传统。他赞赏温柔善良、勤俭持家、宽容大度的贤淑女性,同情怜惜迫于生计、不幸沦
-
《重庆时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廖洋益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新闻
刻板印象
性别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男女在社会行为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都可以看到女性的身影。她们崭露头角,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上个世纪末,西方“男女平等”的思潮传入我国,在制度上促进了保障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但在现实生活中,“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意识仍然在人们头脑中存在,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针对这种矛盾的现实状况,媒介是如何反映的呢?大众媒介作为现实的反映,是如何构建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的?其所构建的形象是否真实客观?
-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书写:以《解放日报》为例
-
作者:
李玫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放区文学
矛盾性
“新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解放区文学塑造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妇女在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下产生的复杂与矛盾的心理。她们自觉参与革命,随着时代带着“为革命斗争、为政治服务”的属性。文本中,她们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紧拴在一起,因拥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着同一个信念改造自己,重塑灵魂;又因女性各不相同的遭遇与现状,表现出了多重复杂心理与不同的命运。正是这种冲突,表现出了解放区时期,战争与女性、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女性等关系的交织与融合。孤独的女性意识在民族和时代的召唤下发出微弱的呻吟,但并不意味着被鲜明外向的革命意识
-
近年中国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庞琳琳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观
电视广告
身体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视广告在人们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人们接触外部世界的窗口之一。在琳琅满目的广告中,女性角色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之多,可以用泛滥来形容。千百年来一直处于“第二性”的女性在当代的广告中却成为了“第一性”,至少从数量上而言。其中所展示的女性形象既是对主流意识、审美期待的反映,又反过来建构受众的审美标准,影响受众的审美标准、审美追求。在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著作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借助社会性别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审美理论等相关理论知
-
论“乡土想象”与五四乡土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徐冬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乡土想象
女性形象
五四乡土小说
-
描述:
本论文以“乡土想象”为核心视角,深入探讨“乡土想象”与“五四”时期乡土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关系。本论文主要运用形象学、女性主义批判方法等理论,以五四乡土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土叙事文本的考察,探讨“五四”时期乡土女性形象的塑造与作家的“乡土想象”意识的关系。五四肇始,作家对女性解放运动的独特关注,主要从女性如何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如何获得人格尊严及社会地位等角度来表现女性命运。其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浸染着作家的“乡土想象”,而为何如此“想象”以及如此“想象”又寄托了作家怎样的情感与心理
-
大众文化视域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人格构建
-
作者:
李志平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女性人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领域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它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领域,成为丰富多彩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亿万人形成自己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主要资源。它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及变化,尤其是给女性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改变,如女性形象的多元变化、女性人格的改变等。这些都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在商业影视、流行音乐、畅销书刊、广告、时尚等主流大众文化产品中
-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孙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中心意识
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
女性形象
-
描述:
2009年,恰逢新中国建立60周年,有关中国革命史和当代史的叙事的影视作品大量涌现,中国社会掀起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所谓“红色经典”热潮之后的更大一轮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热潮。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规限之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它们承担了将刚刚过去的“革命历史”经典化的功能,通过对于革命起源、英雄传奇和终极承诺的讲述,来维系当代人的大希望与大恐惧,证明当代现实的合理性,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讲述与阅读实践,建构国人在这通过革命所建立的新秩序中的主体意识。这些作品的主题,在于肯定以革命
-
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
-
作者:
刘堃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
晚清
女性形象
-
描述:
晚清(1840—1911)可以被描述为一个“被全球化”的时代,由于资本主义扩张、帝国主义以及知识和实践的全球流通,中国被“抛入”世界之中并与异质文化频繁接触、对抗和互动。此时国家/民族/个人身份都处在一个根本性的“再构”之中,而晚清的文化产品既是这种“再构”直接和有效的工具,又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晚清丰富庞杂的文化产品之中,包括报刊言论、西学译著、通俗文艺、翻译文学等等,存在着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无论被塑造为一种似是而非的“旧形象”,还是一种边界未明的新形象,女性都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再构对
-
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中积极主动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陶丽丽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积极主动
《贝奥武甫》
女性形象
-
描述:
对古典盎格鲁萨克逊鸿篇巨制《贝奥武甫》的研究古来有之,研究者自来趋之若鹜,队伍不断壮大。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也开始被借鉴到《贝奥武甫》研究中。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部史诗的文学研究一般集中在男主角的男性英雄形象和其中基督教与异教文化的相互冲突与融合等方面,而对女性在当时的盎格鲁撒克逊社会和文本中的形象和角色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在国外,对史诗中女性形象和角色的研究分两个阶段:1970年以前,女性多被认为处于被动和从属的低下地位;1970年以后,女性形象在研究者看来则具有能和男性平分秋色的积极主动和
-
浅谈二胡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艺术塑造
-
作者:
彭园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胡作品
形象塑造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近几十年二胡音乐的发展和繁荣,二胡这门民族乐器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二胡作品的创作也取得很大成果,而其中涉及女性题材的作品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如传统乐曲《汉宫秋月》,描写了汉代宫女深宫中的悲苦心酸、幽怨悲泣;改编自陕北民歌的《兰花花叙事曲》,通过对兰花花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纯真的农村姑娘形象的塑造,和对她爱情悲剧的讲述,展现出人们为争取婚姻自由和往美好生活,而不惜牺牲宝贵生命,与封建礼教斗争到底的坚强性格。研究二胡中的女性艺术,彰显出更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当代女性艺术。采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和话语方式,
<
1
2
3
...
42
43
44
...
82
83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