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越南中央电视台《前进中的越南妇女》传播效果研究
作者: 阮氏南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女平等   社会地位   女性形象   传播效果  
描述: VTV1是越南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1970年9月7日正式开播,提供多渠道多方面的信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每天早上5:30播出的晨间新闻是目前仅次于日本的全球最早播出的晨间
电视剧与现实中的女性意识差异研究——日剧《昼颜》对中国女性的影响
作者: 周杨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昼颜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女性意识作为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每一个时代都有符合特定时代特征的女性意识。电视剧通过对现实的艺术加工而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女性意识。然而这种反映是否真实、全面?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女性主义的视角,将近期在我国反响热烈的女性题材日剧《昼颜》作为投射我国观众女性意识的“他者”,通过对观众访谈及网络讨论的文本分析,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绪论部分对研究的缘起、意义、方法等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正文部分,首先从我国电视剧近十年来出现的新的女性形象中归纳出其中所反映的女性的婚恋意识、
近代上海月份牌画研究
作者: 段平均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月份牌画   女性形象  
描述: 月份牌画从商业化的出身开始,见证了上海的繁华、奢靡,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月份牌画改头换面以政治宣传招贴画的形式延续,商业功能完全消失。虽然,月份牌画只是繁荣了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它见证了上海的沉浮、女性意识的崛起、女性自我意识的沦陷整个过程。它集商业广告、年历和画片儿为一体,采取免费赠送的营销模式,迎合了大众的需求,符合大众的审美,成为上海市民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广告形式,它也渐渐深入到了上海市民的生活中。本文主要对月份牌画产生的条件、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分别论述了清末民初的月份牌画、20世纪10年代的月份牌画、2
文学中的城市想象:以王安忆、池莉、铁凝小说为个案研究
作者: 胡雅婷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想象   女性形象   意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新时期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文明的发展,城市文学创作蓬勃发展,对城市文学的批评研究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随着城市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女性主义批评视野进入城市文学研究领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成为城市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此同时,以铁凝、王安忆、池莉为代表的大批女性作家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体验性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城市文学文本,它们不但在量上丰富了城市文学创作,更因其在文本中展现的女性特质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以王安忆、铁凝、池莉的城市文本中的上海、北京、武汉三座大都市为例,通过文学中的城市、
林语堂小说的女性书写
作者: 刘亭亭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林语堂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林语堂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具有女性崇拜思想的男性作家。他对女性世界给予特别的观照,极力倡导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现代观念。在深信女性是美好的这个观念里,他把对女性的书写作为小说创作的重点,以家庭为依托,塑造了他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展现出了异彩纷呈的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群体是林语堂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她们不仅拥有天资秀丽的外貌,还有受人尊敬的个性和人格,而且都能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所以,这些女性人物既是林语堂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又是解读他小说中女性审美观及其文化理想内在变动的关键
消费文化视域下的汽车电视广告研究
作者: 梅寒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汽车广告   消费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告变得随处可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不受到广告的影响。广告不仅传递着商品的产品信息,向消费者介绍物品的使用特性,广告也在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广告的不断发展,广告的作用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广告发展的初期,广告的作用仅仅是向消费者讲述商品的特点、性能、作用等等。广告主要是以使用价值的描绘作为主要目的,但是随着同类产品的使用价值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化,人们不仅仅满足商品的使用价值,人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受到商品所代表的身份、地位等使用价
论许鞍华的电影创作
作者: 谢丽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许鞍华   艺术风格   主题意蕴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是一位坚持文艺类型片创作的导演,多年来她一直用自己平实冷静的镜头反映着社会的千姿百态,用充满人文关照的情怀述说着边缘人物的平凡人生,从《疯劫》(1979)到《投奔怒海》(1982),从《女人,四十》(1994)到《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再到《桃姐》(2012),她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好影片,许鞍华现如今已经成为香港文艺电影的唯一标识,在香港影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尝试在对许鞍华的电影作品的整体关照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比较研究法探讨许鞍华对漂泊与寻根主题的阐释,并探析她的作
许鞍华导演电影研究
作者: 李卓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实风格   文学改编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这个行业从来都是男人挥洒汗水的天地,但是身为女性的许鞍华导演却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他人没有的坚持,立足于这个领域长达三十多年,在香港新浪潮脱颖而出的许鞍华在从影三十多年来可谓是硕果累累、毁誉参半,在香港电影圈、乃至于华人电影圈有着不可替代地位。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各自选取相应的文本细致分析了许鞍华导演从影三十多年所创作的电影作品。绪论部分梳理了其生平经历、作品概况和研究现状,总结出目前对许鞍华研究不甚丰富的原因是其作品众多、毁誉参半、且作品内容无固定路数。正文部分总共分为三章,第一章
标准之外: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研究
作者: 李雪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国电影   弗朗索瓦·奥宗   酷儿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弗朗索瓦·奥宗是法国新生代中最受瞩目的导演之一,同时他也是法国电影十分鲜明的个案,被人称为法国电影界的“异类”。从1998年首部长片《失魂家族》起,他的影片就大多描述边缘人物及边缘情感,对“道德标准”的逾越一直备受争议。而电影路上兼收并蓄的电影口味使他能集众家之所长为己所用,尤其是对电影大师影像风格与镜头语言的借用与拼接,在他的电影里时常出现。将“边缘”人物(同性恋、双性恋及女性等)及其情感置于观众所感知的“中心”,不仅体现在镜头语言,也体现在奥宗的电影制片选择上,他从早期短片时期与长片初期的个人化表达到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女性婚恋探析
作者: 覃燕茹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恋爱婚姻观   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描述: 恋爱和婚姻是人类精神世界里永恒的主题,人们在希望拥有浪漫的爱情和完美的婚姻之时,也都肯定了爱情和婚姻是庄严和神圣的。眼下,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们似乎对爱情和婚姻认识不清,“早恋”现象屡见不鲜,因早恋而引发的危害也愈演愈烈。这一现象的产生,跟学校婚恋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正确处理该现象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当代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新课改后的语文教材,在选材方面更加侧重婚恋作品的调整,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涉及到“恋爱和婚姻”这一话题的课文已然增加到十二篇。本论文就取材于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从语
< 1 2 3 ... 39 40 41 ... 81 82 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