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昱   来源: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时期   士人心态   封建等级制度   进步意义   魏晋风度   个性解放   宁稼雨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品评人物  
描述: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陈昱《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所作的一部记载从汉末到魏晋的士族阶层的生活场景的小说。其中尤以两晋时期的比重为大,这一时期正是从汉代经学向魏晋玄学过渡完成、玄学在士人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这一点在《世说新语》中得到全面的体现...
女性美的自然基础和社会标准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基础   女性美   自然选择   二律背反   传统女性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传统文化   男性  
描述: 女性美的自然基础和社会标准荣维毅女性美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和当代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有密切联系,需要从理论上认真探讨。本文希冀对女性美、女性形象问题作一个较为合理的、合乎社会发展潮流的界说。一女性美的二律背反90年代初,中国大陆曾刮过一阵选美风...
试析郑怀兴戏曲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郑宜庸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骊姬   骊戎   钱谦益   试析   爱情   三个女性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戏曲   史剧  
描述: 迄今为止,郑怀兴创作了十几部有影响的悲喜剧,其中不乏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骊姬(《晋宫寒月》)、陈玉娥(《魂断鳌头》)、王珠(《蓬山雪》)、柳如是(《红豆祭》)、伯兰(《要离与庆忌》)、茜桃(《乾佑山天书》)等等。尽管剧作家并非有意塑造女性形象系列以探讨男性
法斯宾德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焕星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后德国   悲剧性   纳粹   命运   影片   婚姻   布劳   德意志   女性形象   卡茨  
描述: 法斯宾德这位被称作“新德国电影”的“神童”的作品,以其新颖的叙事手法和强烈的画面冲击力,深邃的历史感和丰富的生活内涵震动了70年代以来的世界影坛。然而,走进法斯宾德的世界你会发现:最令我们心灵震颤的还是他的影片中那些闪闪发光的女性形象。
梦中的洛神——张贤亮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熊忠玲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坎坷   巨大   《大风歌》   影响   创作   张贤亮   女性形象   当代文坛   中年  
描述: 梦中的洛神张贤亮笔下女性形象分析熊忠玲在当代文坛,张贤亮是一位有着相当知名度的、深爱读者喜爱的中年作家。他21岁时因发表《大风歌》而被错划成右派,从此明关暗监,在满是泥泞和坎坷的社会底层摔滚了20多年。复杂、严酷的生活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作留下了明显、深...
《聊斋》女性形象系列浅折
作者: 韩焕刚   来源: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爱情喜剧   女主人公   封建社会   《聊斋》   反封建反礼教   《聊斋志异》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林黛玉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人物,以女性居多,约200余人,其中有姓名者160余人,作为主人公描写的也有百余人.这些形象,有官宦妻妾、豪绅奴婢、闺房名媛、平民百姓、遁世尼姑、青楼歌妓等,她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女性形象系列.分析这个系列,不仅使我们得到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还可洞悉封建社会妇女之地位、思想、品德、愿望与情愫,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
略论古典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岱英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美   十分之   《悲愤诗》   美的化身   长篇叙事诗   刘兰芝   传统美德   古典诗歌   女性形象  
描述: 略论古典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王岱英冰心在六十多年前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世界若没有女人,真不知这世界变成怎么样子!我所能想象得到的是: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在冰心眼中,女人就是“真”、“善”、“美”的化...
略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汪丽景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文化   美的毁灭   性结合   白灵   《白鹿原》   白嘉轩   性爱描写   性意识   种生命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白鹿原》这部可以称得上是史诗的大作品中,作者陈忠实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个族长——白嘉轩形象,同时作者也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女性形象。 那个在丈夫刚死两个月,就给儿子白嘉轩娶回第五房媳妇的白赵氏,在第五房媳妇死后,又以二十石麦子和十捆棉花的高价娶回第六房媳妇。在第六房死后,又急于娶第七房,她在娶媳妇问题上表现的固执超过丈夫。连儿子嘉轩都惊奇地发现,母亲办事的干练和果决实际上已超过父亲,更少一些瞻前顾后的忧虑,表现出认定一条路只顾往前走而不左顾右盼的专注和果断。这样,赶在父亲
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浅论妇女解放问题
作者: 陈蓓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艺术典型   文明程度   社会地位   《伤逝》   《渴望》   妇女解放问题   女性形象  
描述: 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浅论妇女解放问题●陈蓓有人说对妇女的尊重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这都说明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性。作家通过文学这一途径,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启发着...
从三个女性形象反观瑞德的性格特征
作者: 黄毓英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塑造   女作家   角度   性格特征   个性化   艺术才能   《飘》   米切尔   女性形象  
描述: 从三个女性形象反观瑞德的性格特征黄毓英(94级中文本科学员)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Milcheil)的《飘》(GoneWithTheWind)自1936年问世至今,可以说是横扫美国、风靡全球。虽然评论界对它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但是本书的艺术...
< 1 2 3 4 5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