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解读化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伶俐   来源: 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妆品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化妆品广告在广告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更是一道亮丽风景。但是如今化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过多渲染女性身材外貌美,过多追求明星效应,过分的裸露,缺少真实生活气息等。广告是给普通大众看的,广告女性形象也应该符合大众口味,其问题值得认真改进。
关于《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的文献综述
作者: 嘎松曲珍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琳琅满目,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着笔最甚。《诗经》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系统的梳理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诗经》中女性的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浅析迪士尼百年动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存伊   来源: 中国科技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迪士尼   女性形象  
描述: 诞生于1923年的迪士尼公司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创作过程中制作了许多经典动画影片,其中女性动画角色的成功塑造为迪士尼动画王国带来了名誉与经济的双丰收.本文试图探讨新世纪迪士尼动画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变化的原因,以及这种改变对迪士尼动画王国乃至全世界动画创作的影响.
生死场上的挣扎——萧红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作者: 王玉贵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红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萧红,这位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群被侮辱、被损害的劳动妇女形象,揭示了造成她们悲惨命运的深刻原因,挖掘出了中国妇女的精魂.“乡心何处鹃啼血,十里山花寂寞红.”萧红的这句诗准确而深刻的揭示了萧红一生的寂寞和悲哀.作为女人,特别是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人,她是不幸的.她实践了那个时代的新女性的一切反抗:反对包办婚姻,与家庭决裂。
对房地产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相关研究——以华润置地为例
作者: 宋亮亮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房地产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市场和政策的利好,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房地产广告向消费者传递楼盘信息,突出楼盘卖点和优势,树立开发商的品牌形象,进而吸引消费者购买。当前消费者不仅倾向广告中的卖点的理性诉求,还对企业文化价值有所认同。房地产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成为地产商和消费者传递软实力沟通的媒介。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展示当前房地产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有效传播。
唐传奇中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王忠宝   来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唐传奇  
描述: 唐传奇塑造了丰富的女性形象,向后世展示了生动的女性人物画卷,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本文通过对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挖掘出唐传奇中女性形象传达出的勇于追求合理爱情、勇于表达对现实不满的人性的光辉。
通过《乞力马扎罗山的雪》浅析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董莲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史上,海明威是少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作家之一,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提起海明威,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硬汉”形象。虽然如此,但他的作品中还是有明显的女性主义色彩。在《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其女性形象也得以形象的描写。
从《围城》中女性形象塑造看小说中的男权意识
作者: 夏媛媛   来源: 东方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围城》是钱钟书相当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其幽默的比喻、辛辣的文风一直为众多读者所推崇。但在小说中充斥着男权意识,本文以女性形象塑造为切入点,分析了小说中男权思想的根源,探究了作品的时代烙印。
多元媒介视野下的女性形象透析
作者: 邹琰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女性形象  
描述: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媒介共存的社会,各种媒介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已经充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女性作为媒介表现的重要内容,因此,女性形象成为分析、透视、批评媒介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就是通过对多元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比较,揭示媒介的本质特征。
李清照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内涵
作者: 朱莉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性形象  
描述: 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前后期有不同的特点。前期诗词塑造天真烂漫的少女和离愁别绪的思妇形象。后期诗词由清丽明快变为凄凉悲痛塑造了孤苦凄凉的孀妇和忧国忧民的女中豪杰形象。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突破了封建思想对女性设置的重重藩篱,唤起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 1 2 3 4 5 ... 1167 1168 11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