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592 条
-
略谈《卫风·氓》中女性形象及其他
-
作者:
何文婕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风·
文学作品
诗歌
氓》
女性形象
-
描述:
怨妇被弃,而成诗文,是否始于此篇,不得考证。但古往今来,关于怨妇遭弃的诗篇却是屡见不鲜。作为人类繁衍的基础以及人类群体的一半,女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女性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都是微乎其微或者被有意识地掩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被刻意地贬低和压制。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女性的
-
蒲松龄俚曲中《俊夜叉》张三姐女性形象
-
作者:
孙其香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俚曲
文学作品
蒲松龄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自古以来,女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上帝柔弱的造物。女性作为和男性一样的独立个体,她们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男性的意识中,都是男人世界的一个附件,一直处于被忽略和误解的地位。而女性应该是温顺、软弱、恬静、秀美的形象,还要做到“循规蹈矩、压抑自我,每时每刻都要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
-
凯瑟琳·安妮·波特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慎丹丹
来源:
上海商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与梦幻
女性主义批评
波特
女性形象
自我身份寻找
-
描述:
本文旨在介绍美国南方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笔下几篇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的著名短篇小说。通过对这些女性人物的女性主义研究,笔者尝试证实波特作为一位早期的女性主义作家的身份,同时确定她在女性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除了她受到普遍认可的写作技巧,本文将重点对波特的女性题材和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加以阐述。她的女性主题包括女性人物在父权制现实世界中的幻想、对于强加于自身的他者形象进行反抗,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实现的探索等。
-
亦良亦娼女性形象的不同解读——魏微《大老郑的女人》与沈从文《丈夫》比较
-
作者:
沈滨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调
结局
题材
女性形象
视角
-
描述:
魏微《大老郑的女人》与沈从文《丈夫》的创作时间相隔半个世纪,其题材、风格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相似的题材、相似的基调,相似的性格,但因为作家视角和心理描摹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结局。
-
《细雪》中的女性形象:追寻谷崎润一郎的“永恒女性”
-
作者:
张萍
来源: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妇型
妻妇型
永恒女性
女性形象
母妇型
-
描述:
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的日本大文豪谷崎润一朗,自初登文坛以来,就以奔放的想象力,浓艳的格调,强烈的色彩,体现了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引起文坛的震动,被认为是盛开在自然主义文学阴霾背景下的绚丽的牡丹花。女性崇拜和母性思慕可谓是谷崎文学永恒的主题。关东大地震之后,移居关西的谷崎仿佛找到了心目中的永恒女性,并将她描写在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中。当完成毕生长篇杰作细雪后,这位永恒女性便栩栩如生的屹立在世人眼前。
-
风景这边亦好
-
作者:
杨柳军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维度
嬗变
时间维度
李安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安电影无论从商业还是艺术皆可圈可点,历来是电影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但纵观李安电影研究,大多侧重在电影中的父亲形象、东西方文化冲突、同性恋以及《卧虎藏龙》掀起的李安武侠电影研究热潮,而对李安电影中女性形象专门分析研究就不多了,因此有必要对李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梳理。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分析李安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基本特质,探究其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以充实目前的李安电影研究。
-
从女性题材的书写看萧红对东北作家群的超越
-
作者:
徐晓杰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两性关系
超越
萧红
女性形象
-
描述:
与东北作家群的众作家按照男性的想像和战争对女性的期许来塑造的硬汉型女性形象和构筑的浪漫诗意的两性关系相比,萧红却越过时代、阶级、民族等因素,而从性别出发审视女性的生存苦难,并以琐屑、卑怯、麻木、愚昧甚至冷酷等词汇消解了传统女性的温柔、善良的性格范式,破坏了对时代女性的坚韧、勇敢、不屈、强悍的角色期待。
-
时尚杂志的女性论述——以《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个案
-
作者:
刘芳
来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装
时尚杂志
女性气质
中产阶级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新一轮市场开放、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社会的分化分层,与西方合作的女性时尚杂志迅速而广泛地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白领女性,成为她们以形象、时尚、消费获致女性性别认同和阶层认同的教科书。时尚杂志对女性角色的呈现,对女性气质、服装与身体的形塑与改造,是通过女性性别技术和中产阶级身份的教科书两个关键隐喻进行的;时尚杂志通过服装等身体技术,本质化了男女的性别人格,掩蔽并再生产社会不平等、性别不平等。
-
试论苔丝形象的现实意义
-
作者:
赵宇
来源: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自爱
自强自立
现实意义
追求人格平等
女性形象
-
描述:
苔丝是哈代在他的经典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成功塑造的一位光辉的女性形象。她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勇敢追求平等的人格。她的光辉形象不仅在当时不同凡响,就是对当今时代的女性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女人不是生就的:“克拉丽丝”与“杨二嫂”形象塑造比较
-
作者:
王双贝
来源: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二嫂
鲁迅
莫泊桑
女性形象
克拉丽丝
-
描述:
在文学巨匠莫泊桑、鲁迅的笔下有两位女性形象——"克拉丽丝"与"杨二嫂"。她们常被人们简单地冠以"小市民"的形象,莫名背上种种"坏名声",却少有人从男性作家本位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她们。为此纵观两位"大家"身边具有影响力的女性,从"叙述视角"与作家"生活体验"等来分析她们对"克拉丽丝"、"杨二嫂"形象定位的影响,进一步理解这二位活跃在教材中,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更充分地研究文本。
<
1
2
3
...
38
39
40
...
58
59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