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琵琶曲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慧慧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琵琶曲   形象塑造   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琵琶艺术的发展史是一幅多姿多彩,与时俱进的漫漫长卷,历代作曲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创作出不同音乐风格的琵琶作品,琵琶作品的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中涌现出大量的以女性为题材来进行创作。如传文曲《昭君出塞》讲述了汉代王昭君远嫁匈奴,传达出昭君出塞时的激昂悲愤之情和离别故土的哀怨悲痛之情;近现代乐曲《诉-读唐诗《琵琶行》有感》通过对琵琶女往昔的浮华与当下凄惨境遇的形象对比,联想到白居易作者自身的怀才不遇,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之情;琵琶协奏曲《花木兰》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塑
微博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彬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微博   女性形象  
描述: 新媒体的兴起引起了多个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的女性形象问题也作为一项新的学术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相比于传统媒介,新媒体领域的女性形象研究目前比较缺乏针对性、本土化的研究。论文以新浪微博为主要研究媒体对象,采用量化分析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浪微博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整篇文章主要从三个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阐述。首先,阐述女性与微博之间密切的联系,对微博中女性形象的现状加以分析,作为研究背景。其次,通过对微博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量化分析,结合调查问卷延展至两个环境中女性形象的差异以及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
延安文学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晓丽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话语   女性的解放   延安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从1937年至1949年发生在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的文学,是在政治环境影响下的独特的文学景观。在延安文学中塑造了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是在政治话语影响之下形成的。本文将主要探究政治话语与延安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之间的辩证关系。论文总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介绍了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特点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延安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历史文化语境。首先当时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正在开始轰轰烈烈的全民抗战,同时因为不同地
清宫剧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亢文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宫剧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传播效果  
描述: 以清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自兴起以来,就一直被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及社会大众广泛评论,在影视文化大潮中曾经掀起一股股热浪。近十几年来,清朝宫廷题材电视剧获得的受众关注度与引发的传播效应不容小觑。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清宫剧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部清宫剧剧能否在大众视野中引起反响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关对清宫剧女性形象的批评更是占据了清宫剧评论界的半壁江山,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影视剧类型中比较成熟和热门的一类,清宫剧及其塑造的女性形象在引发的收视热潮背后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各界潮水般的或批判
《封神演义》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万方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封神演义》   女性形象   文化蕴涵  
描述: 《封神演义》是继《西游记》之后影响最大的神魔小说之一。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有37人之多,不仅人数多,人物性格也比较鲜明,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形象体现了比较复杂的女性观。本文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结合当代女性主义的理论对《封神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女性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全文分三章:第一章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了分类。《封神演义》中有名有姓的女性形象有37位,大体上可以分为女神、女仙、女妖、宫妃、臣妻、民妇等类型,各类人物有其共性,其中的主要人物也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第二章以女娲和妲己两个人物为主,对作品中的女性形
“前四史”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蒋英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四史”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人物刻画  
描述: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除了记有帝王将相、方士谋士、商贾游侠等男性外,还载有大量的女性,她们有的单独立纪、传,更多的则是散见于其他诸篇。这些女性虽是史家们如实记载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史家们着意刻画的对象。“前四史”中的女性不仅数量不少,个性颇异,而且还横跨了先秦汉晋这样一大时段。本文以“前四史”为蓝本,以女性主义为视角,横向研究女性形象及其艺术塑造,纵向分析先秦至汉晋时期的女性地位、女性心理的演变,力图还原“前四史”中的女性人物及先秦至汉晋时期女性地位的真实面貌。本文绪论部分先
伍尔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贾燕婷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形象   弗吉尼亚?伍尔夫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也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之一,同时又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命运的思索,终其一生从未间断。伍尔夫将这些思考诉诸笔端,创作出大量的女性形象。在早期作品中,伍尔夫主要关注的是在爱情当中做出不同选择的女性。面对爱情时,有的女性遵从传统的爱情观念;有的在否定传统爱情观的过程中不断找寻自我;有的在爱情中追求自由,不愿受彼此束缚;有的则将爱情与事业并重。婚后的伍尔夫对婚姻有了深入的认识,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她塑造了依附男性且
金东仁初期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孟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初期   金东仁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近代教育以女性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体并开始在此意识下活动为起点。但是她们的主体性选择和行动被大众认为是脱离社会的行为并被认为应为此付出代价。对于女性的这种差别对待和压迫主要源于当时社会的家长制权力构造。20世纪20年代前期,是被称为“新女性”的文学代言人的女性作家为争取女性主体性地位而试路的一个时期,也是先进女性试图推翻作为当时社会优等意识形态的家长制的重要时期。本文运用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的理论,分析了韩国20世纪20年代男性代表作家金东仁的此时期前期小说中出现的以男性视角刻画的女性形象。本文的内容包
当代沂蒙文学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润芝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沂蒙小说   发展变化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描述: 沂蒙文学在现当代文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对沂蒙文学的研究却开始得相对较晚。新时期,继承了沂蒙精神与红色文化传统的沂蒙文学创作在时代的召唤下愈加繁荣,这个现象己被学界重视。同样引起学界关注的还有沂蒙文学中塑造的一批充满地域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女性形象,但对于女性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作家、几部作品的独立研究中,如苗长水、赵德发等人的作品,就当代沂蒙文学女性形象群像发展全貌做完整研究的相对来说较为稀少。本篇论文通过对具体文本的解析,力图全面地搜集建国以来沂蒙地区各个时期的小说作品,将其中的众多女性形象集合起
当代潮汕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郑洁琼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保守特征   传统伦理   潮汕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当代潮汕小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塑造了一系列意味深长的潮汕女性形象。本文通过文本细读,运用比较、归纳等方式,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理论,归纳总结了当代潮汕小说中不同类型的潮汕女性形象:温顺与无奈的羊妻子,疯狂与毁灭的旅鼠妈妈、威严与专断的虎家婆和野性与自律的狼女人。这些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主要显示出传统的保守特征。本文深入探究潮汕女性形象保守特征的成因,首先是偏安一隅的潮汕人作为中原移民的文化保守性。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生产家庭化确立了讲究长幼尊卑的家庭伦理,时代风云变幻,当中原文明遭遇异质文化,
< 1 2 3 ... 35 36 37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