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64 条
-
《望断南飞雁》与《逃离》中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刘卓群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逃离》
女性形象
《望断南飞雁》
-
描述:
陈谦的小说《望断南飞雁》与艾丽丝·门罗的作品《逃离》虽然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却不约而同地展现了对女性觉醒和自由独立的诉求。本论文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上述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两难困境、两性间的相处模式与冲突、女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逃离成败的归因四个方面,详细地比较了两部作品的异同之处,并结合作者的创作论展开了一些思考。最终得出卡拉离家出走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她的逃离是无目的性的出走,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南雁的出走则是在已经实现经济独立之后对人生价值的追寻,她有着明确的目标
-
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郑晓东
史敏丽
来源:
大众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立体主义
毕加索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浅析电视剧《欢乐颂》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认知
-
作者:
李欢
来源:
大众文艺(上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认知
欢乐颂
女性形象
-
描述:
浅析电视剧《欢乐颂》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认知
-
试说《衍波词》中女性形象的描写
-
作者:
廖爱凤
王奕红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衍波词
突破
女性形象
-
描述:
《衍波词》对女性的描写,很大程度上继承《花间》的手法,这是对“词为艳科”传统的肯定。同时王士禛对女性的描写,又有所突破,主要表现为注重神韵,讲究生香真色;对青春和爱情歌颂;对女性才华的赞赏及对不幸女性的同情。
-
王兆胜散文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及“地母意识”
-
作者:
王烨
吴尧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地母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王兆胜散文中的女性叙事,都把女性想象成为无私奉献的地母形象,视女性的“柔性”为天地间最有力量的主宰者,呈现出鲜明的女性崇拜倾向。从女性叙事的话语谱系角度看,王兆胜的女性话语属于“劳动妇女”和传统“道家文化”的范畴,与当代激进的女权主义话语保持着距离及张力。王兆胜的这些女性话语虽看似有些保守、落伍,但旨在驱使女性解放运动走向健全、正确的历史道路。
-
顾长卫导演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张红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顾长卫
女性形象
边缘
-
描述:
电影《孔雀》《立春》《最爱》被称为顾长卫的“时代三部曲”。导演用这三部电影展示了大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女性不断挑战传统束缚、渴望逃离现实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女性对于自我、梦想、生活的坚守与追求。电影通过寓意深刻的意象和真实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展示了特定时代下女性失落的人生,而且表达了导演对边缘人物的人文关怀。
-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妇女观探究
-
作者:
王庆湘
来源:
俪人(教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
妇女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极其低下,属于最弱势群体,作为新文化运动一面旗帜的鲁迅,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性表达了极大的关注与同情,并致力于探索女性解放的道路,这一点刚好与五四反封建的思想主题相符合。
-
浅析华人综艺节目中女性形象的处境
-
作者:
杨阳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人
综艺节目
女性形象
-
描述:
2014年4月4日,台湾娱乐新闻节目《新闻龙卷风》播出后,遭民众检举物化女性,齐声要求制作单位道歉。面对批评声浪,主持人戴立纲、当期嘉宾彭华干代表鞠躬致歉,声明强调绝对没情色化女性。这已经不是台湾综艺娱乐节目第一次因物化女性遭到谴责,红极一时的节目如《康熙来了》、《妹妹淘心话》等均遭到过民众质疑。本文分别以台湾综艺节目中对女性的物化现象和国内节目中父权对女性的压迫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女性的处境。
-
戴锦华对当代中国电影女性形象的解读
-
作者:
郭维易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学科
女性形象
电影批评
-
描述:
在完成了对女性的精神解放、消除了肉体奴役的同时,所谓的“女性”也就成了文化中的一种子虚乌有,这也使得她们作为一个性别的群体亦是悄然失落于文化的视域当中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戴锦华将其命名为当代女性面临着的“花木兰式的境遇”,当她们终于获得了分享话语权利的时候,却失去了她们的性别话语身份;在她们真实的参与历史的同时,她们的女性主体身份却也不得不消失在一个非性别化的假面之后。
-
解读麦克米兰《待到梦醒时分》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陆杭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待到梦醒时分》
麦克米兰
女性形象
-
描述:
黑人文学评论家小亨利·路易斯·盖茨曾在访问中说道:“黑人妇女研究从死亡中拯救了黑人学。”沃克和莫里森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相继获得了包括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在内的各项殊荣,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到现在,更是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黑人女性作家,特里·麦克米兰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位,该文对其作品进行了分析。
<
1
2
3
...
32
33
34
...
65
66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