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32 条
-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996-2006)
-
作者:
张纯静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意识
流行歌曲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当前大众文化镜像的流行歌曲,当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能够为我们进一步考察女性在中国社会的现实处境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1996年至2006年期间东方风云榜、华语榜中榜榜首十名的歌曲以及百度歌曲TOP500排行榜中的代表性歌曲作为研究范本,采用社会性别视角对歌词中呈现的女性形象的系列特征,包括外貌、行为特质、角色以及两性关系等的归类、分析,深入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性别权力和社会意义。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依照创作主体和演唱者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而本文则从男女两性二元对立的关系出发
-
对19世纪中叶法国油画中女性形象转变缘由的探究
-
作者:
李文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精神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
描述:
加以考察,目的在于探究女性形象在19世纪中叶法国油画中发生转变的缘由。前言部分通过对女性形象文献资料以及研究状况的梳理,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意义,并对行文思路作一说明。文章主体部分由3章组成。第1章
-
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油画中的女性形象:以唐一禾在战时的油画作品为例
-
作者:
刘婷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女性形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惨烈,同时也是最为悲壮的民族自卫战争,这场战争曾经猛烈的撞击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强烈的心灵震荡,激烈的情感冲突,在导致他们在艺术观念上产生嬗变的同时,也使他们释放出了巨大的艺术激情。笔者作为没有经历过战火和硝烟的一代,可以从他们那些传世之作中去感受那段历史的血与火,和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的深刻烙印,那些对于苦难岁月的回味与留连。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虽然受到战争阴影的影响,但社会对其作为女性角色的要求却依然未减分毫。女性的妩媚风华和战争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一片纷乱中,时代女性
-
许鞍华导演电影研究
-
作者:
李卓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实风格
文学改编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影这个行业从来都是男人挥洒汗水的天地,但是身为女性的许鞍华导演却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他人没有的坚持,立足于这个领域长达三十多年,在香港新浪潮脱颖而出的许鞍华在从影三十多年来可谓是硕果累累、毁誉参半,在香港电影圈、乃至于华人电影圈有着不可替代地位。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各自选取相应的文本细致分析了许鞍华导演从影三十多年所创作的电影作品。绪论部分梳理了其生平经历、作品概况和研究现状,总结出目前对许鞍华研究不甚丰富的原因是其作品众多、毁誉参半、且作品内容无固定路数。正文部分总共分为三章,第一章
-
《妇女杂志》的民国女性视觉文化研究(1915--1931)
-
作者:
汪文静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女性形象
妇女杂志
-
描述:
当“新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世界完全变成了图像”,我们开始发掘图像世界最初的形态。《妇女杂志》中的1200多则图像就是一扇探寻民国历史的窗口。它以其独特的形式记录下了当时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思想大革命演变的轨迹。本文致力于研究《妇女杂志》丰富的图像资源。和文本相比,图片以一种更直观、生动的形式反映着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本文着重从视觉文化视域来解读《妇女杂志》中的摄影、绘画、广告图像,分析每一种图片形式因其独特的成像方法而带来或真实、或曼妙、或鲜活的个性特征,以及从社会根源中发掘《妇女杂志》民国女性形象的生成机制
-
标准之外: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研究
-
作者:
李雪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国电影
弗朗索瓦·奥宗
酷儿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弗朗索瓦·奥宗是法国新生代中最受瞩目的导演之一,同时他也是法国电影十分鲜明的个案,被人称为法国电影界的“异类”。从1998年首部长片《失魂家族》起,他的影片就大多描述边缘人物及边缘情感,对“道德标准”的逾越一直备受争议。而电影路上兼收并蓄的电影口味使他能集众家之所长为己所用,尤其是对电影大师影像风格与镜头语言的借用与拼接,在他的电影里时常出现。将“边缘”人物(同性恋、双性恋及女性等)及其情感置于观众所感知的“中心”,不仅体现在镜头语言,也体现在奥宗的电影制片选择上,他从早期短片时期与长片初期的个人化表达到
-
简论王安忆的“上海世界”:从《长恨歌》到《天香》
-
作者:
钟媛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形象
上海书写
日常生活
-
描述:
王安忆是一个丰富多产的作家,在其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总是不断地转变与创新,呈现出多样的创作风格,获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她孜孜不倦地对上海进行书写,为我们展现了上海多样的风情风貌,自己也俨然成为了上海的形象代言人。本文以王安忆有关上海题材的小说为主要研究着眼点,以王安忆的特殊“历史观”为切入点,仔细分析在其历史观的关照下《长恨歌》、《富萍》、《天香》这几部上海书写的小说中的典型景观、日常生活情态、人物形象特征等,通过梳理,总结出王安忆上海书写的变化与清晰脉络,从而较为完整地呈现出王安忆所建构的“上海世界
-
我国门户网站“女性博客群”研究
-
作者:
沈瑶琦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博客群
内容分析法
女性媒体
女性形象
-
描述:
QQ群、论坛群、博客群的不断增多,预示着网民们迎来了网络“群聚”时代。随着女性博客数量与日俱增,女性博客也正步入其中。以女性博客为基础构建而成的女性博客群不断涌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容忽视。博客群是指由不同博客之间链接、引用、评论、留言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是社会网络新的表现形式。女性博客群是众多博客群中的一种。关于女性博客群,目前学术界和业界都没有对它做出明确的界定,一般而言,女性博客群是指以女性博主之博客为主体的博客网站或频道。女性博客群可分为两类:独立网站式女性博客群与子频道式女性博客群。目前
-
李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邓延庆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李玉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影作为一种用形象打动心灵的艺术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①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形式的局面和市场氛围的多样化,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百花齐放”的文化格局为中国电影市场营造了更广大的平台,这使得“女性”这个命题在电影的多元化背景下饱受关注,更使得越来越多的影片将目光转移到了女性的生存状态上,以特色各异的艺术方式去演绎和展现她们感情故事的酸甜苦辣。而李玉作为国内为数不多却又独具个性的女性导演,她的电影体现着独特的女性意识。从2001年到2012年,李玉拍摄了《今年夏天》、《红颜》、《苹果》、《观音山
-
《十七年<人民日报>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赵璇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议程设置
主体意识
人民日报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是一篇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人民日报》在十七年中所建构妇女形象的文章,通过对《人民日报》在十七年中的妇女类文章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进行定量的和定性的研究,进而对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所建构的女性形象进行综合述评。第一部分前沿,首先指出国内外关于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然后分别对本文所涉及到的主体意识、媒介的女性批判理论以及议程设置理论进行理论综述,最后指出本文的学术和实用意义。第二部分绪论,分析研究《人民日报》和十七年的重要性。从宏观上建构了“意识形态建构者”的《人民日报》和“文化规范”的十七年的定义。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