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32 条
-
1957-1966年中国歌剧女性形象的人性遮蔽
-
作者:
熊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歌剧
人性遮蔽
女性形象
-
描述:
与西方的歌剧史相比较,中国歌剧发展的历史短暂而清晰,虽然只历经80多年,却经受过多次社会变革和运动洗涤,这八十年的作品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人类在接受新的艺术形式面前人性特色的集中体现。20世纪的57至66年代所产生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期,诸如《洪湖赤卫队》、《柯山红日》、《红霞》、《红珊瑚》、《江姐》等作品至今仍广为传唱。它们曲调优美、主题形象鲜明,其成功在歌剧发展史上无庸质疑。这些成功的女性形象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她们都是坚强、充满正义感、不为儿女情长的光辉女性人物。这些女性人物是特殊
-
《福尔摩斯侦探案》译本里女性形象的演变
-
作者:
李卉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改写理论
福尔摩斯
勒菲弗尔
女性形象
-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出现了重大的转向,跳出了语言学研究的藩篱,转向了文化方向,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将翻译置于文化、社会、历史的宏观语境下进行探讨,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角度。作为文化学派代表之一的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阐释了影响翻译的三因素说:赞助人、意识形态和诗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福尔摩斯侦探案》作为柯南·道尔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一经传入中国就受到读者的热爱,魅力经久不衰。从1896年首次译入中国以来,福尔摩斯的故事一再被翻译,成为国内译本最
-
爱的悲歌:论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
作者:
白明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路翎小说
爱的悲歌
女性形象
路翎
-
描述: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路翎以他独树一帜的小说创作蜚声文坛。这一时期路翎的小说创作以“国统区”为背景、取材广泛、视角独特,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长期以来对该时期路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男性身上,而对女性的关注则比较少。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发现这些女性形象演绎着各式人世之爱并且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悲剧色彩。路翎所揭示的这些爱之悲歌的意义与价值何在?为什么呈现出一种悲歌色彩呢?这些都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路翎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笔者将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划
-
主旋律电视剧中的女英雄形象及其嬗变
-
作者:
吴艳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旋律电视剧
女英雄
女性形象
-
描述:
主旋律电视剧是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文化合谋的产物,其中的女英雄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第一章梳理了主旋律影视剧中女英雄形象的发展脉络,以新世纪以来热播的《潜伏》、《重案六组》、《红娘子》等电视剧为样本,归纳出新世纪主旋律电视剧中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女英雄形象,分别是果敢坚毅的战斗英雄、隐忍奉献的地下英雄和亲民爱民的和平英雄。第二章对解放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等三个历史时期主旋律影视剧中的女英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新世纪主旋律电视剧中女英雄形象嬗变的表现形式,即性别的回归、个性的凸
-
当代农村题材小说中女性形象论
-
作者:
许喑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题材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该文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为线索,依据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时代特点及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系统地论述了各个阶段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各类妇女形象的一般性格特征及这些形象的历史价值、社会意义、审美特征.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五六十年代"为宣扬集体主义观念而塑造的理想化形象."这些形象虽然性格不同,但其集体主义的意识倾向都是一致的...
-
论《玉台新咏》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刘健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欲望
女性书写
《玉台新咏》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主要借鉴了精神分析的方法,分析在特定的历史人文环境之下,男性诗人的思想、情感、精神状态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女性书写传统的原因及其意义。文章的第一部分,以文本分析为主,从女性的外貌、情感以及艳情诗作中的女性描写等入手,论证《玉台新咏》中女性形象所具有的表现男性生存状态、体现男性价值的意义,从而阐明现实女性在《玉台新咏》中的“缺席”。第二部分引入弗洛伊德、拉康等的精神分析理论及方法,主要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托,具体阐述了不同类别的女性形象所具有的意义。第三部分对南朝诗歌进行探研。诗论从先秦时代的“诗言
-
中学语文教学与现代女性意识的培养
-
作者:
熊钟霞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代女性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
中文文学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教育战线上接触了很多现在的中学生,我发现现代中学生的女性意识非常陈旧,大多数中学生都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女生大多只注重外表的修饰,却不注意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中学生现代女性意识的培养塑造存在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纸上谈兵,不能真正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给学生带来指导和帮助。而女性主义研究界也忽略了对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中学生现代女性意识的培养问题。选题意义:第一、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个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了当代中学生女性意识的现
-
以血代墨:梦醒时分的女性写作
-
作者:
周妤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谱系
私人化写作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以血代墨:梦醒时分的女性写作》一文将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家的历史情结与创伤冲动,以及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几大主要特征.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经验与女性的书写.这部分主要就女性心理、女性经验与公共话语、女性现实等方面
-
塑造新的月亮---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文化价值取向论
-
作者:
欧阳应湘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艺谋
中国女性文化
女性电影创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年来,有关女性文化的研究已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中国女性文化的建构也由此而获得良好契机.该文尝试将中国女性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置于电影创作的环境中加以探讨,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其进行崭新、全面和深入地观照与思考,以期对确立正确的女性价值取向坐标,建构中国?
-
鲁迅杂文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和价值
-
作者:
易静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鲁迅
典型性
杂文
女性形象
意义和价值
-
描述:
鲁迅用笔做武器,战斗了一生,他的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魂”。鲁迅的杂文具有反封建传统、反军阀统治、反压迫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鲁迅的笔就像一支枪,与那个时代的敌人开展了激烈的斗争。鲁迅的杂文很多篇章涉及到女性话题,鲁迅同情女性,为女性鸣不平,刻画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在鲁迅的杂文中,同样表现了和小说一样的对中国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关注,从而为女性的解放指明出路。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以外,分为三章,将从三个部分阐释鲁迅杂文中的女性书写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梳理鲁迅杂文中的女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