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假如爱有天意》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周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电影《假如爱有天意》塑造了过去与现在的多个女性形象,本文以该电影中出现的女性角色为中心,分析她们在电影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人物形象,结合女性主义的观点,讨论作为韩国传统爱情电影的《假如爱有天意》对于韩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塑造。
从闺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看李白的情感世界
作者: 王小艳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闺情诗   李白   情感世界   女性形象  
描述: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了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闺情诗,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无不倾注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浅析电视剧《欢乐颂》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认知
作者: 李欢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认知   欢乐颂   女性形象  
描述: 影视文学作品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较为独特的文化形式,由于受众广、关注的人多,影视文学作品必须起到关照社会生活、引领社会价值评判等作用。因此,影视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必须传递出某种文化认知。本文从一部名为《欢乐颂》的国产电视剧中分析其女性形象,并试图从剧中的女性身上寻找真、善、美等品德,同时对国产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定位进行反思。
春晚小品《喜乐街》女性形象的再现研究
作者: 李昕昕   来源: 东南传播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乐街   再现   女性形象   春晚小品  
描述: 媒介女性形象作为媒介产品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各类媒介中均有不同形式的再现。春晚作为我国主流价值和文化集中展现的重要媒介平台,在春晚中的女性形象再现具有多重意涵。本文以2015年春晚小品《喜乐街》为研究个案,通过台词文本编码的方式,解析以"女汉子"和"女神"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的再现方式及其背后意涵,发现尽管小品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多元且具有一定的抗争意识,但并未能脱离男性话语和刻板话语的掌控,女性有限的抗争受到了来自国家和民间话语等多方力量的消解。
彝族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的类型与意蕴研究
作者: 苏斐然   来源: 民族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彝族民间故事   意蕴   女性形象   类型  
描述: 彝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多样,具有独特性、生动性和可感性。这些女性形象,是彝族优秀伦理道德观的反映、彝族传统社会角色定位的折射、彝族传统习俗的反映、自由奔放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折射、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写照以及彝族社会女性审美追求的体现。彝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历史文化意蕴丰富而深刻,反映了源远流长的彝族文化的特有内涵,记录了彝族传统社会的历史演进轨迹。
丁玲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及原因
作者: 曹琳   来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原因   女性形象   转变  
描述: 五四时期,追求思想进步的丁玲笔下涌现的是莎菲、梦珂这样冲破封建禁锢的女性形象;左翼时期,追求革命的丁玲笔下刻画的是丽嘉这样陷于革命与爱情两难中的女性形象;抗战时期,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丁玲着重描写的是贞贞、陆萍这样勇敢无畏的革命新女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有一个转变过程,而转变的原因又与丁玲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丁玲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探讨其转变的原因,来深刻感知这位与时代同进步,关心时事的伟大女性,深刻感受其小说的魅力。
我国家庭剧女性形象传播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 李超   来源: 中国报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剧   女性形象   形象建构  
描述: 家庭剧发展至今,其女性形象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侧面记录了我国社会的变迁。本文认为,未来家庭剧女性形象建构应平衡剧中女性年龄结构、城乡背景、家庭属性与社会属性,为女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浅析服饰类时尚网站三大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林瞳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女性形象   服饰   时尚网站  
描述: 近年来,服饰类时尚网站成为时尚传播的中流砥柱,而时尚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建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服饰类时尚网站出发,从刻板印象、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文化三个方面出发,进一步探讨时尚媒介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
从女性形象谈冯唐《万物生长》中的双重消解
作者: 任丹墨   来源: 速读(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解   冯唐   女性形象  
描述: 冯唐《万物生长》呈现的青春世界中,女性人物处在被男性视角评价和观看的位置.在这个前提下,针对其中的女性形象,本文力图发掘的是其背后的创作动机,即冯唐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出来的,对传统写作某些特点的消解.
《中国文学》英译版(1951-1966)译介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欣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外宣传   《中国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文学》中选译了很多有关女性的文章。本文以《中国文学》1951年创刊到1966年文革前这一时期译文文本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女性形象的译介让国外读者了解了中国各个时期女性形象的转变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使得中国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对于中国形象的对外宣传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2 3 ... 17 18 19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