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张艺谋电影散论
作者: 刘许峰   来源: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冲动   《红高粱》   艺术电影   文化批评   人性   生存状态   规范文化   张艺谋电影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张艺谋电影散论刘许峰张艺谋创作的第一冲动,与其说是社会冲动,毋宁说是形式冲动,一种对形式的自觉,传统的侧重于内容的读解活动,遭到了电影本文语言形式的阻抗。从最初由他摄影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影片,便试图确立一种强化视觉表象的电影语言,以割裂人...
女学者论武则天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参政研究   中国艺术   中国历史   女皇帝   女学者   武则天   比较艺术   女性形象   参政议政   男性本位  
描述: 女学者论武则天对于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从古至今的史学家都各自作出评价,但在男权统治的时代,无不带着男性本位文化的偏见。90年代的今日女性,有责任摈弃男性本位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新审视历史,以加强今日女性自尊自强自立意识,促进自身革命,...
佛教艺术漫谈
作者: 劳里   来源: 佛教文化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狐禅   抽象画   观音菩萨   禅画   佛画   宗教题材   佛教艺术   文字禅   女性形象   佛教绘画  
描述: 画佛·佛画·禅画 佛教绘画大致有三类:一是为了供养敬奉,一是为了庄严寺院殿堂,还有一种则是为了供人欣赏。 这三类画都包含着宗教与艺术两重性质,应该说两者无法分割。 为供养敬奉而作的,是画佛。画佛包括画菩萨、明王、罗汉、天龙八部等神像,以及曼陀罗画。
广告误区面面观
作者: 刘洪   来源: 调研世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烟草广告   虚假广告   广告误区   法律意识   广告法   国家工商局   违法广告   酒类广告   医疗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广告!如海如潮! 一个现代人,无法不与广告朝夕相处。那么,作为消费者,你希望遇到什么样的广告呢?随着《广告法》的实施,一大批创意新、制作精美的广告应运而生,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受!而然,“王婆卖瓜式”的“假冒劣”广告,轻的能使你吃亏上当,重的,竟也有至人死命的!环顾左右,假奖假专利广告有之;劝你寄钱去,永远不发货的广告有之;说抹了那东西,永葆青
几位文学大师的女性审美观剖视
作者: 湖晴   来源: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亨利   作家   妇女解放   文学大师   女性题材   莫泊桑   女性审美   女性形象   男权中心社会   茨威格小说  
描述: “总有一天,世上每一个人都能不分性别骄傲地享受人的尊严,在辛勤的劳动中自由地生存.”
论妙玉
作者: 林举英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叛逆者   爱情悲剧   宝玉   《红楼梦》   主要人物   妙玉   反抗性   女性形象   林黛玉  
描述: 论妙玉
从所多玛城到圣母之峰──论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 祝科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陀思妥也夫斯基   现实主义   “恶”   托尔斯泰   宗教   内心分裂   《卡拉马佐夫兄弟》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作品人物  
描述: 从所多玛城到圣母之峰──论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祝科陀思妥也夫斯基的沥血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①是这位天才艺术家一生的丰富总结和生动的墓志铭。在这部巨著中,陀思妥也夫斯基以其特有的激情形象地阐发了“善”必胜“恶”的信念、博爱驯顺的道德伦理...
超本文的叙事与话语——重读“ 样板戏”
作者: 李列   来源: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话语   欲望   英雄人物   叙事结构   “样板戏”   集体话语   发送者   电影艺术   意识形态话语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话语理论的角度,对“样板戏”的叙述内容、叙事的欲望与法则、叙事手段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从本文的意义上来说,“样板戏”己经失去了电影的本质意义而进入了一种“超文本”的范畴,是一种意识形态规程的叙事与话语形式,其本质就是以畸形的集体话语对鲜活的个人话语的一次成功的反动。
《离骚》求女真义阐解及其原型寻择
作者: 高扬   来源: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离骚》   楚怀王   原型   “求女”   楚辞   《九歌》   屈原   求女情节   游国恩   女性形象  
描述: 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十分独特而又令人百思难得其解的地方就是抒情主人公屈原在诗的后半部分遨游天界的求索历程,三次求女的奇异情节.作者为何而求女?所求之女指寓什么?这些处于隐喻象征体系与现实人物之间的暖昧难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自秦汉以降数千年的楚辞阐释者和注解者,也直接关注和影响着《离骚》诗作内涵的体悟与艺术价值符码的解读.何(?)在《义门读书记》
春莲秋扇隐昭阳:王昌龄妇女诗评析
作者: 高锋   来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诗   闺中少妇   女子   妇女题材诗歌   采莲   汉乐府民歌   王昌龄   女性形象   沈德潜   宫怨诗  
描述: 春莲秋扇隐昭阳:王昌龄妇女诗评析
< 1 2 3 ... 17 18 19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