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乌热尔图小说的性别角色
作者: 王云介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热尔图   男性形象   女性形象   男性本位文化  
描述: 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小说文雅纯净、古朴幽深,但充溢着“乾道”之气:男性意识强烈,女性意识淡薄,男性形象呼之欲出,女性形象深藏若虚。若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其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乌热尔图的小说是男性小说,他所描绘的世界是雄性的世界。因而,可以把他的小说归为男性本位文化系统。
率性的叛逆与另类的光彩
作者: 郑渺渺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李碧华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李碧华以她传奇性的书写,创造出了许多.既痴情率性又叛逆怪异敢于抗争的另类女性形象,对传统认定的角色与形象进行颠覆,体现出其清醒的女性独立意识和对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的大胆质疑和有力反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著者文摘]
20世纪70年代初期:媒介对女性的误读解析
作者: 胡连利   刘伟娜   来源: 世纪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样板戏   20世纪70年代初期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媒介完全依附于政治,极度关注了女性。主流媒体讲述女性“高大全”,“样板戏”电影唱响女性“刚毅坚”,女性形象被扭曲而发生畸变。究其原因,是历史情愫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综合因素使然,然而,媒介理性的缺失也是重要原因。所以,以史为镜鉴,媒介定位取法乎上,回归本性;女性解放任重道远,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有容乃大,为女性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天使”与“女妖”的现代书写——徐言于小说的思想诉求和审美倾向
作者: 白微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皈依   多重意蕴   徐言于   女性形象  
描述: 徐言于套用文学传统中“天使”、“女妖”的女性形象模式,赋予她们以理想化精神气韵,在她们的信念、道义、良知、人性、自然等多重精神内涵的矛盾与交织中,展开历史阶段性话语和人类终极性话语的对话与思辩,表现出人性皈依的人文主义思想诉求和追寻人类永恒之爱的审美倾向。
"天使"与"女妖"的现代书写——徐訏小说的思想诉求和审美倾向
作者: 白微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訏   人性皈依   多重意蕴   女性形象  
描述: 徐訏套用文学传统中"天使"、"女妖"的女性形象模式,赋予她们以理想化精神气韵,在她们的信念、道义、良知、人性、自然等多重精神内涵的矛盾与交织中,展开历史阶段性话语和人类终极性话语的对话与思辩,表现出人性皈依的人文主义思想诉求和追寻人类永恒之爱的审美倾向.
贴近女性 关注社会——浅析德国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
作者: 张苹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新生代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文学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因此人们对女性作家的关注度也随之升高。本文从叙述手法、语言描写和作品主题等方面分析德国新生代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论述作者如何从女性角度塑造反抗传统主流的价值和标准的女性形象,揭露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表现因东西德分裂历史问题引起的多数德国人的矛盾心理。
人性的扭曲——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戴文红   来源: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扭曲   女性形象  
描述: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奇迹,她的小说大多是以封建社会崩溃的历史转型时期为背景,抒写了传统女性转向现代女性历程中经过的种种阵痛和血泪。她的洞察力穿过了纷繁喧嚣的生活表层看透了芸芸众生,颠覆了传统,还原了世俗男女的世俗本相,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群欲望驱谴下人性扭曲的女性形象,彰显出对女性命运的文化观照和终极关怀,体现了一代才女超凡的艺术天赋和深切的生命体验。文章旨在通过文本分析,把握张爱玲笔下女主人公的人性扭曲的现象、原因及共性,寻觅出作家创作的深层原因和局限性。
守望女性——毕飞宇《玉米》中女性命运解读
作者: 杨莉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与地位   男权社会   女性的生存   女性形象  
描述: 现代作家毕飞宇的《玉米》三部曲以充满张力的情节,凄婉哀痛的故事,以及贴近我们身边的人物和女性对生存的体验,成功地塑造了玉米、玉秀、玉秧三位让我们守望着,难以忘怀的超越文本表层结构的女性形象。在男权统治下,在权力与地位的笼罩之下,世俗环境与婚姻的包围之中,复杂的人性和残缺的阴影中,自尊心和尊严的斗争中,展示着活着的命运交响曲,上演着人生的悲剧,让我们在阅读之余思索与追问着现代女性的生存。
《荆棘鸟》中女性情感悲剧的启示
作者: 方晓梅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荆棘鸟   情感历程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简析了《荆棘鸟》中一家三代女性代表人物的情感历程,揭示了她们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与结局:女性建立在理想与梦幻基础上对幸福与爱情的渴望,与男性对权力、地位、金钱、名誉的追求之间的冲突,其结局必然是理想破灭,女性经历巨大的情感创痛。与命运抗争使《荆棘鸟》中的女性显得与众不同,她们的情感体验虽然多以失败告终,仍不失一种悲壮的美。
曹禺的情感生活和他前期话剧创作
作者: 张春雨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前期创作   曹禺   女性形象   情感生活  
描述: 坎坷的经历赋予曹禺无穷的创作源泉与力量,本文试图从曹禺情感生活入手,通过剖析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人物形象,探索作者情感生活对其前期创作的影响,揭示曹禺作品中光彩照人,魅力四射的女性形象和他情感生活的关系。
< 1 2 3 ... 11 12 13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