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65 条
-
她们曾写下青史一页──谈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女性角色的塑造
-
作者:
健芸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诸葛亮
貂蝉
悲剧色彩
女性角色
红颜知己
女性形象
政治联姻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电视剧
奇女子
-
描述:
她们曾写下青史一页──谈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健芸耗资过亿、历时5年的长篇古典名著巨制—一80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其中,两集精彩的片断已经在除夕夜播出,使全国的电视观众先睹为快,全剧也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全...
-
女性,摆脱你的悲剧色彩——评曹明绪作品集《女人的路呵,九十九道弯》
-
作者:
肖涓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根源
普通女人
作品集
悲剧色彩
一代风流
女性悲剧
女性风采
叙述技巧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 这是一部专门写女人的文学作品。其中所包括的女性,类型之多,令人瞠目。女医学家,女厂长,女教师,女厨师,女种植专家、饲养能手,家庭妇女……上至七、八十老太,下至十六、七岁少女,斑驳灿烂,尽显女性风采。作者运笔清爽,往往用字不多,便使这众多女性眉目明朗,各具其神。作者又善于从生活中组织材料、提炼细节,以娴熟的叙述技巧把众多姐妹起伏跌宕的命运写得扣人心弦,激发读者的阅读快感。《“葡萄大王”在海南》、《姑嫂风流》、《窦张氏》等皆是如此使人屏气凝神之作。
-
佛教对传统八大藏戏中女性群像的影响及其客观效果
-
作者:
次仁央宗
来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戏
佛教教义
超拉
劳动妇女
半神半人
女性形象
女性群像
人物形象
社会现实
佛教思想
-
描述:
藏族戏剧(简称“藏戏”)作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形式,有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歌舞并茂、唱白相杂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为藏族人民所喜闻乐见。几百年来,在藏族民间艺人的辛勤培育下,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世界屋脊,怒放于雪域高原。特刻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健步伐,藏戏走出雪域,走出中国,奏响了震撼世界的强音。藏族戏剧最先是从改编佛教经典开始的,从内容或题材看其目的是为了阐释佛教教义,劝人为善。因此,作品的母题几乎是一致的,无非是表现世事无常、人生苦海、皈依佛法等思想的故事。传统八大藏戏,除《文成公主})反
-
曹植诗歌的形象美
-
作者:
裴登峰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观情感
文学作品
文学形象
诗歌
英雄形象
曹植
形象美
诗人自我形象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
描述:
文学要以语言文字作为媒介,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客观生活和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文学作品中能否以真情实感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文学形象,是关系到作品能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作为文学之一体裁的抒情诗自然也要做到依象缘情言志,形象大于思想。营植的诗歌在这方面作了典型的范例。他的诗是用情感的浓汁浇铸成的
-
论亦舒的言情小说
-
作者:
王敏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留学生涯
科幻小说
张爱玲
中国学生
香港
亦舒
言情小说
创作才能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亦舒是香港著名科幻小说家倪匡(笔名卫斯理)的胞妹,五岁到香港并接受教育。作为文学青年,她十二岁就开始读《红楼梦》,她后来说:“我崇拜鲁迅,崇拜曹雪芹,崇拜张爱玲……。”意气飞扬、才华横溢的亦舒,曾在《中国学生周报》上写稿,写得勤而且快。中学毕业后,十七岁的她跑到《明报》当记者,新闻、专访写得生动活泼,见出创作才能的端倪。在恋爱、婚姻上遭受波折后,二十七岁的亦舒离开香港,负籍英伦,考入曼彻斯特大学读酒店学专业,开始了留学生涯。回港后,曾任富丽华酒店公关部主
-
略论《柳氏传》的人伦理想
-
作者:
周承铭
来源:
绥化师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氏
主仆关系
悲惨命运
人伦关系
伦理
爱情
夫妻关系
女性形象
小说
古代文学作品
-
描述:
略论《柳氏传》的人伦理想
-
女性文学的拓深之作—— 读毕淑敏的《女人之约》
-
作者:
郝月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拓深
内心深处
女性价值
伦理道德观念
女强人
女性文学
高级知识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近年来,能够引人情感共鸣的短篇小说委实罕见,而北京女作家毕淑敏的《女人之约》则与众不同.该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92年第8期,被评论界公认为该年度最优秀的短篇小说。 《女人之约》是纯粹的女性文学:女人写,写女人。毕淑敏以女性的观察把握方式以及女性的敏感和细腻,在小说中为我们讲叙了一个震荡人心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耐人寻味的女性。 郁容秋是“厂里最美丽的女人”,她“很妖媚,是那种眼睛能抛出绊马索的女人”,外号“大篷车”。郁容秋虽然风流,和许多男人好,但内心深处却向往一种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自尊.她
-
易识的叛逆与解放话语——现代妇女文学中的独身女性题材
-
作者:
乐铄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女作家
妇女解放
现代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独身女人
女性题材
凌叔华
五四文学
女性形象
陈衡哲
-
描述:
易识的叛逆与解放话语─—现代妇女文学中的独身女性题材乐铄独身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较为罕见的,这一形象在现代文学才多了起来,并且主要出现于现代妇女文学中。女作家所以常用她们作主人公,寄情托哀抒悲愤,也许是因为这一题材较有“戏”:独身女人是女人群中较格...
-
冰心与民族传统文化
-
作者:
林荣松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传统
中国传统文学
唯物主义历史观
地域文化
冰心
五四新文化运动
民族性格
五四时期
民族传统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五四时期附中国知识分子通常是以反叛传统的姿态投身时代的.没有他们反叛传统的勇敢战斗,新文化与新文学的变革难以想象.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不可能同前一时代绝缘.不论你意识到还是未意识到,传统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何况,面对外来的东西人们总是无法消除心理承受方面的文化隔膜.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本世纪对于中国传统文学的科学整理和研究,做出最卓越贡献者,恰恰是高举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旗帜的那一代人.”
-
巴金和中国传统文学
-
作者:
贾玉民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特性
中国传统文学
形象体系
《金瓶梅》
巴金
古典小说
《红楼梦》
性格对照
女性形象
近现代文学
-
描述:
巴金和中国传统文学贾玉民虽然巴金自称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最受西方影响的一个”,虽然他曾激烈地否定过中国传统文比,认为“我们正需要忘掉一切,以一种新的力量向新的路上迈进”,①但是长期以来,读者和研究者们也逐渐地注意到了他的某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民族特性...
<
1
2
3
...
11
12
13
...
15
16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