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 】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6 条
论哈萨克叙事文学的女性形象
作者:
吴晓棠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文学
哈萨克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哈萨克叙事文学中重要的表现对象,它再现了哈萨克女性的生活和情感、命运和遭遇,表达了哈萨克女性的过去与现在、欢乐与痛苦,渗透着女性独特的思想情怀。本文通过对哈萨克叙事文学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的梳理分析,探究了哈萨克叙事文学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及所蕴含的审美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美国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转变
作者:
杜玲玲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好莱坞
美国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近100年来,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塑造了无数的女性形象。女性在人类情感上占据独特的地位,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银屏上女性形象的风采史,就是一部电影艺术的发展史。本文站在女性的视角下,将美国电影与女权运动、电影分级制度等时代背景相结合,分析经典好莱坞时期、新好莱坞时期以及现代好莱坞时期美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转变,从中透析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形象的多元与深化。
华语男同性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刘梦茹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男同性恋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与一般电影文本相比较,男同性恋电影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有所不同.本文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华语男同性恋电影作为文本,以这类电影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把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细分为三类:女性“施暴者”和女性“受暴者”形象;充当“传统的枷锁”角色的女性形象;“边缘”女性形象.通过阐释这三类女性形象,揭示出男性导演和男权文化给女性形象塑造带来的局限,对当下华语男同性恋电影中女性声音被消解和削弱的现象进行反思.
样板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兼论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发展演变
作者:
王璐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革电影
样板戏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文革电影是非常具有独特性的一页篇章.从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间,由于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集团在文艺界的极端控制,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此间停滞不前,仅生产出以《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白毛女》、《海港》、《智取威虎山》、《红灯记》、《龙江颂》、《奇袭白虎团》为代表的八部样板戏电影,出现了全国人民出现了全国八亿人民共同观看八部电影的诡异现象.样板戏电影是中国在特定时期的文化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在"三突出"的创作原则的指导下,用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形式在电影中塑造英雄人物形象
20世纪30年代前后都市文学中的一类女性形象
作者:
周乐诗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现代主义文学
20世纪30年代
描述:
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出现并形成小高潮之际,一批都市女性形象——性感尤物、女强人、拜金女和妖女等作为现代符号,出现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一些被后世文学史家称之为"新感觉派"作家借助这一类女性形象,在小说中表达了他们对现代的独特感受,在文学中生产现代生活的意义;而同时,作为载体的女性形象也在以一种变形的方式,解说女性现代意义的生成,以及两性关系的变化和重建。
析张艺谋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变化
作者:
刘春萍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张艺谋电影
原因
女性形象
描述:
张艺谋的大多数电影都是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这些影片中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早期电影中的另类女性;中期电影中的理想女性;后期电影中的传统女性。张艺谋影片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与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也与导演个人生命历程、生存状态与创作心态的变化有关。通过早期电影中的女性,导演表达了对民族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而中、后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导演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爱情观的反思。
叶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陈文芳
曾纪虎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性形象
叶紫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上,左翼作家叶紫的创作时间极为短暂,但他却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大都经历了由听凭命运摆布的"贤妻良母"到为独立自主而斗争的"革命女性"的成长过程。叶紫笔下的女性形象远胜于当时流行的乡土文学对女性的刻画。他借描写这些女性的坎坷命运,表达自己对旧社会女性命运的悲悯之情,还借此提出了对女性解放问题的一些思考。
浅谈唐诗中的贵族女性形象与平民女性形象
作者:
魏琳
来源:
收藏与投资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民女性
唐诗
女性形象
贵族妇女
描述:
唐诗中的存在着各式各样女性形象,她们或为后妃、公主,或为宫女、贫妇,无论哪一种,都是唐代社会的缩影.本文拟将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划分为贵族、平民两大类,取其典型作品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其中的内涵.
论迟子建《晚安玫瑰》中的女性形象极其文化表征
作者:
刘睿
王莹莹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安玫瑰》
文化表征
女性形象
迟子建
描述:
在《晚安玫瑰》中,迟子建着重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的性格特点和人生际遇,然而又有着许多相似与联系,她们每个人都在和命运抗争,同时又顺从命运的安排。其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表征,不仅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与社会生活具有深刻意义,还是全世界发展变革的一个小小缩影,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
电影《飞越疯人院》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人院
显性
隐性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肯·克西被称为嬉皮时代的催生者和见证人。他于1962年发表了小说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这部小说被称作嬉皮时代的60年代美国反文化运动的经典之作。1975年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播出后获得观众的喜爱。本文以影片中的女性为分析对象,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手段分析女性所代表的强权制度对于民众的压迫和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