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技术之巧——关于电影《一声叹息》
作者: 张人捷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档   远面   段落   国产电影   始部   票房   影片分析   外遇   女性形象   影院  
描述: 一直很惭愧,也很内疚,写了将近一年的影片分析,几乎没有一部是关于国产电影的。想来想去,赶上档期的也只有《一声叹息》这部电影,听说票房成绩不错,内心隐约的希望它真的好看。 于是跑去看了,影院里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大家窃窃私语着。为影片所表达的有关外遇的主题,争论个不休。
街头流行“坏女孩”
作者: 陈耀明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结式   大背景   年代   流行   卫慧   改革开放   还珠格格   女性形象   独生女  
描述: 今天出生于70年代、成长于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第一代独生女已经长大成人。然而,当她们妹力四射地从我们面前走过时,我们却觉得那么陌生:她们没有妩媚的笑脸,没有甜甜的酒窝,没有含泪带梦的眼睛,没有小鸟依人式的温柔,没有心有千千结式的忧愁,没有睡莲不胜凉风式的娇羞,甚至也没有比较讲究的女性曲线。她们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叛逆,野性,豪爽,率直,顽劣,任性,动感,生猛。她们就像《还珠格格》里那位姑娘一样——有一些任性,还有一些
《红楼梦》漫话之一
作者: 徐缉熙   来源: 中文自修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关系   红楼梦   英雄主义   思想观念   超越   古典小说   贾宝玉   真实人生   女性形象   英雄传奇  
描述: 中国的古典小说发展到《红楼梦》,登上了辉煌的顶峰。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在其他小说中司空见惯的圣君贤相、英雄豪侠;在《三国》《水浒》等小说中着意渲染的英雄主义,在这里也消失了。这意味着《红楼梦》超越了“英雄传奇”的模式,直接面向真实人生,最终完成了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由神化到人化”的转变。《红楼梦》集中描写了一个家庭
男性气质应从小培养
作者: 广知   来源: 好家长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长   教育   男子气   培养   女性化   男性气质   儿童   家庭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有些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往往忽略了儿童性别角色的培养。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再加上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得好多孩子身上带有明显的依赖性。女孩子自不待言,男孩子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女性”的气质,做事扭扭捏捏,越来越缺乏男子气,有的甚至产生女性化的心理变态,从外观到内心都进入女性角色。这一切值得引起男孩家长们的重视。一个人性别角色的获得是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通过社会化过程完成的,性别角色气质要从小开始培养。男性气质表现为阳刚气概,我认为主要特征是:
试论现代文学中两个妇女形象──繁漪和流苏之比较
作者: 马天萍   来源: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自我意识   妇女形象   资产阶级   妇女解放运动   繁漪   周朴园   现代文学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试论现代文学中两个妇女形象──繁漪和流苏之比较
迎接妇女盛会展现巾帼风采
作者: 龙庭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工笔人物画   书画家   书画篆刻家   女书   编辑工作   中国书画   五彩石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迎接妇女盛会 展现巾帼风采龙庭金玛瑙春节期间,在一次美术界的集会上,画家王迎春女士郑重地对我提出,今年九月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妇女界的一件大事。问《中国书画》能否配合这次会议出版一期女画家的作品专辑。如果可行,她们的“五彩石画会”将全...
被扭曲的夏娃灵魂的艺术范型:《丈夫》、《微神》女主人公形象比较谈
作者: 伊漪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人格尊严   女主人公   父权社会   形象比较   父权文化   《丈夫》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艺术范型  
描述: 自从人类文化转型为以父权为中心,便把许多残忍的清规戒律只施加于妇女身上,这就注定了夏娃们永世的特别的不幸.父权文化在推进文明进步的同时所留下的罪恶,突出地表现为对女性的戕害.卖淫—这便是女界人生苦难中最黑暗最悲惨的一页.它将女性的肉体和灵魂推进苦难的深渊,让柔弱的夏娃们备尝煎熬蹂躏之苦,丧失了个人的意志,人格的尊严,灵魂被扭曲,生命遭异化.在这不见血的杀戳中,女人毁灭了“人”的品格和价值,彻
对冯至诗《蛇》的一种看法
作者: 岩佐昌暲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至诗   沉钟社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世纪末”   《昨日之歌》   文艺思潮   文学思潮   二十年代   女性形象   《莎乐美》  
描述: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地没有语言——/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地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这是冯至的诗《蛇》。《蛇》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品,但解放前没有人提起过这首诗。《蛇》是在解放后才获得崇高地位的。对这首诗第一次给了高度评价的是诗人何其芳。1959年何其芳在一篇后来收入《诗歌欣赏》的文章中提到冯至的两首诗《蛇》和《南方的夜》
邓红梅教授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作者: 王少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古代文学研究   《女性词史》   山东师范大学   邓红梅   中国古代文学   文化研究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中华读书报》  
描述: 邓红梅教授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寿:莫以胖瘦论短长
作者: 辛克铭   来源: 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胖瘦   关系调查   死亡年龄   高血脂   冠心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   消化性溃疡   女性形象   慢性支气管炎   中老年人  
描述: 70岁以上的老人中,身体偏瘦者占1/2~2/3左右,所以人们一直把瘦与长寿连在一起,甚至有“有钱难买老来瘦”之说。 近年来,科学家从世界各地人的体重和死亡年龄关系调查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并不支持上述
< 1 2 3 ... 1143 1144 1145 ... 1164 1165 11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