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灵活就业形式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吕学静   来源: 人口与经济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就业   对策   影响   灵活就业  
描述: 本文在揭示中国灵活就业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灵活就业的发展对女性就业的积极影响即: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女性竞争力的增强;促进了社区就业;缓解了女性家务与工作的矛盾等。而灵活就业的发展也同时带来女性职业不稳定、女性劳动报酬普遍偏低、女性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等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灵活就业,制定有关法律、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应对措施。
转型期妇联职能转变问题研究:以济宁市妇联推进女性就业为例
作者: 王薇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就业   资源依赖   妇联   妇联职能   结构功能主义  
描述: 妇联作为中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最完整的组织机构、最大影响也最有权威的妇女组织,她的自身职能的转变与发展,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都将影响着中国妇女的发展进程。所以,研究、探讨社会转型期妇联组织职能转变问题就显得犹为重要。 在中国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变迁中,妇联组织存在与运作的社会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妇联组织的发展和妇女群众的自立获得了更多的新的机遇。政党领导方式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妇联组织不断地向纵深拓展;形式多样的新兴妇女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妇女发展和妇女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
从法制角度分析女性研究
作者: 陈珍珠   来源: 法制今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就业   歧视女性   行政保护   市场经济   女性发展   男女平等   劳动力   女性研究   角度分析   社会经济  
描述: 从法制角度分析女性研究
日女性科研人员首次突破10万
作者: 陈超   来源: 科技日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就业   高中教师   科研工作   女性研究   日本女性   科学部门   科研人员   人数比例   科学技术研究   药品工业  
描述: 日女性科研人员首次突破10万
百名优秀妇女代表受表彰
作者: 蔡佩琼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女性就业   财务中心   南山区   广东省   妇女干部   妇女代表   妇女组织   失业妇女   文明家庭  
描述: 百名优秀妇女代表受表彰
女性禁忌劳动范围的重新审视
作者: 于怀清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就业   井下作业   作业环境   建议书   劳动范围   冷水江市   女工   女职工劳动保护   妇女组织   特殊保护  
描述: 女性禁忌劳动范围的重新审视
成都市妇联倡导把女性就业重点放在社区
作者: 肖献玲   来源: 中国社会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就业   女性人力资源   社区   创业行动   家政服务   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构建   成都市   妇女组织   失业妇女  
描述: 成都市妇联倡导把女性就业重点放在社区
女性就业遭遇“有色眼镜”
作者: 陆一波   徐琪忠   来源: 解放日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就业   性别歧视   生育保险   女性学   建言   生育期   合法权益   公共政策   座谈会   政协委员  
描述: 女性就业遭遇“有色眼镜”
中国女性就业状况
作者: 刘伯红   来源: 社会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就业   女性职业   职业流动   就业状况   在业人口   中国妇女   妇女就业   农村妇女   女职工劳动保护   中国女性  
描述: 本文试图改变既往对女性就业研究多侧重城镇妇女就业的做法,对包括第一产业就业的农村妇女在内的中国女性1980年以来的就业状况做了初步描述和分析。作者尝试用性别分析的方法,从女性就业数量、女性就业的产职业结构、女性的职业流动、在业女性的收入、女职工劳动保护、妇女组织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对1982、1990年人口普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揭示了我国女性相对于男性较低的就业状况和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就业问题,为改进妇女就业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科技发展与妇女解放
作者: 杨桂香   陈凡   来源: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就业   心理素质   世界妇女大会   男权文化   女性劳动力   物质生产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文化   科技发展   现代科技  
描述: 科学技术与女性解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探讨这个问题更有着特殊的意义。首先,本文作者在分析科技发展对女性就业、女性素质及女性自醒等方面影响的基础上,论证了科技发展为妇女解放提供的前提条件。同时,作者还就科技发展对改变整个社会的妇女观,以及科技发展对妇女组织活动的影响这两方面的问题,阐明了科技发展为妇女解放创造的客观基础,其目的在于使女性同男性一样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