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123 条
-
身体: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身体描写
-
作者:
周新民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身体叙事
逃离男性
镜子意象
-
描述: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在以林白、陈染的小说为代表的文本中 ,女性从男性社会关系中逃离 ,在镜子意象中确证自己 ,最终女性以自己的身体为突破口 ,建构起女性自我的主体。
-
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女性小说的情感价值走向
-
作者:
李金荣
来源: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女性小说
新生代
情感价值
-
描述:
新生代女性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生于6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和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生于7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影响下,高举性别旗帜,用独特的女性话语描写女性心理与生活体验,在文本中表现出愈陷愈深的"自恋"情结和渐行渐远的"恋父"情结,凸显了新生代女性小说明晰的情感价值走向。
-
醉恋身体:女性时尚小说叙事文本范式的审美皈依
-
作者:
张鹏飞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趣
女性小说
身体叙事
文本范式
-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叙事文本伴随着社会生活、文化空间、生命意蕴的多元演进而体认着个性发展、价值选择、文化创造、灵魂彰显等诸多苑囿皆拥有了更为广袤久远的自由时空.故此,女性时尚作家依托近乎"自传体"的生花笔触大胆表白对女性躯体的渴望、欲求、冀盼且崇奉多向度地展拓女性个体的升腾意识、生存求索、品味异趣并致使女性文学演绎由叙写"我们"到描摹"我"的生命变迁并始终蕴藉着意味隽永的审美情韵.
-
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文本意图
-
作者:
向荣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本意图
女性小说
叙事方式
消费文化
-
描述:
苏珊.S.兰瑟的《虚构的权威》把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同结构主义和叙事学熔为一炉,强调女性文学叙事模式的转向中蕴藏着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博弈。依照这样一种学术思路,女性小说的叙事模式被划分成三大类型,即个人型、作者型和集体型。本文按集体型——作者型——个人型的排序展开对当代中国八个女作家的多篇小说进行研究阐释,从中捕捉和发现当代女作家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叙事模式在文学场域中来建构她们的声音的。
-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亵母”现象
-
作者:
张宇华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亵母”现象
20世纪90年代
-
描述:
“母亲”在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中一直是圣洁与无私的化身。但20世纪末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小说中,却一改这种写法,许多文本在涉及“母亲”形象时,采取了极端的“亵母”写法。所谓“亵母”,指在文本中对母亲形象加以毫不掩饰的亵渎,不再维护母亲的尊严,不再将“母爱”视为惊天地、泣鬼神的世间大爱,而是将母亲形象彻底瓦解、粉碎,把她们塑造为一个个“恶母”。大体来讲,可以将这些“亵母”书写分为冷漠隔阂、贪婪淫荡、凶狠残忍等几种。本文分层次来列举一下这类作品,从而透视当代女性小说在“亵母”主题上的一些群体特征。 20世纪90
-
评《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
-
作者:
李敏霞
来源:
河套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新时期
女性小说
《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
-
描述:
郭亚明教授的新著《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全新的学术理念,多元的思维方式,对新时期女性小说创作及研究做出了系统的分析和整体的论述,体现出新时期女性小说创作与研究正沿着多元的倾向发展。此书的出版标新了女性文学的涵义,具有开拓性的学术意义。
-
厄普代克的女性小说
-
作者:
宋德发
王彬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厄普代克
女性小说
女性运动
-
描述:
厄普代克之所以创作女性小说,是为了平息女性主义批评家对自己的不满。在女性小说中,他探讨了"女性与权力"、"女性与家庭"以及"女性与艺术"的关系,具有相当的反思性和独特性。但整体而言,厄普代克的女性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上很难成为标志性之作,毕竟,女性小说不是厄普代克最擅长的题材。
-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世俗化与个人化倾向
-
作者:
刘国庆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个人化
世俗化
-
描述: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由以政治为中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新型的社会关系应运而生。处于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国女性文学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90年代,女性小说呈现出世俗化与个人化倾向,其中世俗化写作以池莉、张欣为代表,主要表现为世俗关怀,而个人化的写作则以林白和陈染为代表,主要是通过躯体显示女性的独特欲望和个人化体验。
-
游离·抗拒·绝望——直面20世纪30、40年代女性写作
-
作者:
宫东红
来源:
晋中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
女性小说
抗拒
游离
-
描述: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客观分析20世纪30、4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所呈现出的大胆超前的女性意识,细腻真实的女性生命体验,从而探索现代女性作家在女性抗争男权社会,争取女性解放道路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
政治话语遮蔽下的女性意识——论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女性小说
-
作者:
王华斌
王传满
来源:
塔里木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话语
女性小说
“十七年”时期
女性意识
-
描述:
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十七年”女性小说中仍然显露了政治话语遮蔽下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