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传统社会基层女性社会地位的再思考:恩施双龙土家族村女性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作者: 崔应令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姓生活实践   性别均衡   女性地位  
描述: 人们通常认为传统社会中,两性关系是严重失衡的,表现在女性才能和权力的被压抑与限制。对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双龙土家族村的调查发现,基层的百姓生活基本上保留了女性相应的权力与生存空间,它表现为性别区分的模糊,长老统治与贤能原则共存以及宗族关系与姻亲关系的均衡等方面。实践中人们对原则的遵守和突破为基层百姓生活中两性位置的实际均衡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女性对社会的贡献及相应的社会地位,维持了基层社会运转的相对和谐。
中国女性文学话语分析与女性地位变化探究
作者: 张秀婷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价理论   女性地位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是文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心理学、社会学及语言学领域对此也倍加关注。女性文学的发展与社会和道德水准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女性文学从而探寻女性的社会地位成为各方学者的兴趣所在。该文将对各个时期女性诗歌用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并由此探究女性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及话语所有权的变化。
农业女性化研究文献回顾与评析
作者: 王付春   黄鹂   范聪聪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留守妇女   农业女性化   农业发展   女性地位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农业女性化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社会学、女性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普遍关注。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探讨农业女性化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获得了一系列较为丰富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较为详尽的逻辑梳理,并对其主要观点及存在问题予以评述,无疑有助于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中看当时英国女性的地位
作者: 张丽   陈颖聪   余礼娜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抗争精神   简·爱   女性地位  
描述: 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同为英国以描写女性文学而著称的女作家;本文通过对二者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分析,透视了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受男性社会压迫歧视的状况。
解放中的束缚
作者: 牙运豪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洁观   女性地位   翻身解放   婚姻观  
描述: 抗战给中国妇女带来实际性的解放,但妇女解放在解放区却呈现出不均衡性,这一时期关注女性的文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对女性翻身解放的描述,一种是对受苦受难的女性的关注。
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看当时英国女性状况
作者: 张丽   余礼娜   来源: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抗争精神   女性地位  
描述: 简·奥斯汀和夏洛蒂·勃朗特同为英国以描写女性文学而著称的女作家,通过对二者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分析,透视了在十八、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受男性社会压迫歧视的状况。
“前四史”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蒋英姿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四史”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人物刻画  
描述: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除了记有帝王将相、方士谋士、商贾游侠等男性外,还载有大量的女性,她们有的单独立纪、传,更多的则是散见于其他诸篇。这些女性虽是史家们如实记载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史家们着意刻画的对象。“前四史”中的女性不仅数量不少,个性颇异,而且还横跨了先秦汉晋这样一大时段。本文以“前四史”为蓝本,以女性主义为视角,横向研究女性形象及其艺术塑造,纵向分析先秦至汉晋时期的女性地位、女性心理的演变,力图还原“前四史”中的女性人物及先秦至汉晋时期女性地位的真实面貌。本文绪论部分先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睿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认知   知识分子   女性地位   态度  
描述: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从22岁初登文坛到35岁自杀,芥川的创作生涯只有13年,但是在这短暂的13年中,他娴熟地驾驭了各种体裁,在小说、小品、诗歌、随笔、游记、评论等多个领域上成就斐然。评论家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学史序说》里对芥川龙之介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如果说19世纪20年代的‘大正民主’理论上的代表者是吉野作造①的话,那么文坛的理论上的代表者就是芥川龙之介”。然而,芥川龙之介短暂的一生都笼罩在悲观厌世、消极的情绪之中,最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他的人生从
《东周列国志》女性现象研究
作者: 张梓涵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传文学   《东周列国志》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余邵鱼的《列国志传》的基础上改编为108回的《新列国志》,清乾隆年间蔡元放在冯梦龙的《新列国志》的基础上稍加修订,并增加了序、读法、评语和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是一部除《三国演义》之外较有影响力的通俗历史演义小说。作品叙事起于周宣王,讫于秦始皇,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及外交活动。与其他历史题材的小说一样,作品中的男性占主体地位,但与此同时,作品中也塑造了多达一百五十余位女性形象。本文以冯梦龙编著,蔡元放评点的《东周列国志》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真研读《东周列国志》文
东周秦汉时期女性地位的嬗变
作者: 武艳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嬗变   东周秦汉时期   女性地位  
描述: 东周秦汉时期,随着当时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女性的地位也因此有所变化,当时政治、经济、风俗的发展都对女性地位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总而言之,她们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变化呈现出一种逐渐降低的趋势。论文对这一时期女性的生活概况进行考察,从劳动与职业、家庭与婚姻等角度分析她们在不同时期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找出她们每一时期地位的变化,进而从政治、经济、统治者态度等方面探讨她们地位变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对东周两汉文献典籍中的女性个案研究加深我们对这一时期女性的了解。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东周两汉时期女性的
< 1 2 3 4 5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