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与当代电视
作者: 王方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电视广告   电视新闻   当代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电视剧  
描述: 电视作为现实生活的一种观照,可以直观地、感性地反映出各个领域中女性地位和角色的变化。正如JuliaKristeva指出的,女性要求与男性享有平等的象征秩序,而非从属。那么,电视中的女性地位究竟如何?她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女性相比较,主要是模仿还是相距甚远呢?在电视中,女性角色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当代西方女性电影
作者: 鲁南   孙东海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当代西方   女性意识   重新定位   女权主义   西方电影   女性问题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性别观念  
描述: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增强,近来西方电影界涌现出大批探讨女性问题、表达女性心声的影片,它们甚至有意识地采用反传统的手法,突破了性别观念,或张扬女性的力量或给女性重新定位。由乔纳森·卡普兰执导的《坏女孩》,可称是一部充满高度幻想、表现女权主义色彩的西部片,它塑造一类强悍的女性形象,使影片具有强大的诱惑力。但现今对女性电影的诠释,更加流行的看法是,怎样真正代表和表达女性的心声,反映女性的生活情状和思想风貌。因而,平实又洋溢着生活质感的影片,仍是女性电影的主
寻找回来的世界:从几出东北评剧现代戏看新女性的内涵
作者: 常晓华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   戏曲舞台   东北三省   新世纪   女主角   新时代   社会学   新女性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北三省评剧艺术舞台异常活跃,在接连两届的中国评剧艺术节上,辽、吉、黑均有优秀的现代剧目推出,观众与专家对《疙瘩屯》、《三姓人家》、《半江清澈半江红》皆反响强烈。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些剧目不仅选择了新时代的女性作为戏的主人公,而且以演绎她们人生的坎坷和抗争命运的摆布、张扬独立的个性精神构成了戏剧的主体。从而,于历史学、社会学和美学的杂糅交汇之中,寻找回来了真正属于新女性自己的世界。一、传统的惯性与新女性地位确立的重重阻隔大型现代评剧《三姓人家》、《半江清澈半江红》和《疙瘩屯》,分别在两届评剧
论《战国策》的女性意识
作者: 高月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原始群婚   生产力   女性意识   战国策   社会分工   女性地位   男性   女性人物   女性生殖崇拜  
描述: 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关系和社会分工,女性的经济地位优越于男性。更为重要的是,原始群婚制度使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在血缘关系上保证了女性地位的崇高。在原始人类成长史上,女性孕育了生命抚养了生命并始终关注和热爱着生命,所以逐渐形成了女性生殖崇拜。然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和文化
转型中的“她”——2016上海浦东“性别视角下的她改革”论坛精彩拾萃
作者: 任姝玮   徐网林   来源: 浦东开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问题   妇女地位   女性研究   反家庭暴力法   性别视角   女性地位   性别研究   两性和谐   提问者  
描述: 关于“她”的话题很多,关于“她”的热点很多,关于“她”的观点很多……最精彩的都这里——2016上海浦东“性别视角下的她改革”论坛。新的《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她”应该怎么维权?这一年来,创业的热潮遍及神州大地,“她”应该如何创业?未来的日子里,“她”应该如何发展?在第106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来临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城市治理
作者: 蔡寅寅   来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受教育程度   女性主义研究   女权运动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研究   女权主义   城市经济   女性地位   女性生存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期,从最初要求女性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平等的选举权发展到要求改变女性生存现状,变革社会现实,经历了自由女权主义、文化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等形态的变迁。到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推动了西方学术界女性研究的蓬勃发展,并逐步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心理等领域。女性主义泛指妇女角色的彻底革命,即妇女作为人和作为女人的
对话李小江:妇女地位不如毛时代?
作者: 高艳平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   女性研究   西方女权主义   全职妈妈   全职太太   性别立场   妇女社会地位   女性地位   社会观察  
描述: 与西方的不同,我们的妇女解放被纳入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具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妇女的社会资源都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多很多。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职业前景不错的女性离开职场,做起了全职妈妈、全职太太;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也显示,从1990年到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认同"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比例不降反升,男性和女性均提高了8.1和8.8个百分点。这些迹象似乎表明,传统性
重识妇女解放
作者: 东方IC   来源: 社会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所累   妇女解放   妇女地位   女性研究   全职妈妈   全职太太   生活质量   女性地位   知识女性   妇女研究  
描述: 在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女性,放弃职业,做起了全职妈妈、全职太太。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她们中几乎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以前从事的职业有的是医生,或者在高校里已经是副教授。但她们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事业,回归家庭。当然,这个前提是,经济条件允许,先生一个人工作能够养活全家,她们退回家庭,不会过分影响生活质量。有的全职妈妈不愿意为家务所累,再请一个钟点工,自己专职照顾孩子,孩子
妇女人类学的社会性别与女性地位、权力研究
作者: 周泓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主义   社会性别   妇女人类学   女性身份   亲属制度   民族志   女性地位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妇女研究  
描述: 一、社会性别(Gender)研究传统人类学中的妇女研究包含婚姻家庭、亲属制度、性别角色的研究,女性人类学者米德、本尼迪克特,大多被视为实践者而非理论构建者。70年代以女性主义和文化决定观结合为前提的女性人类学,论析文化多变性与社会因素对性别行为和观念的影响,开始了社会性别(两性差异)的探讨,改变了传统人类学的女性研究,使社会性别成为妇女人类学研究的真正起点和贯穿始终的重要课题。主要包括:社会性别与妇女地位,社会性别与人类起源、进化及社会生物学研究,社会性别与亲属制度,社会性别与劳动力分工,社会性别与语言行
第二波女权运动对欧美国家妇女的影响
作者: 丁可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代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妇女就业   政策措施   女性地位   就业妇女   妇女权利   欧美国家   民权运动  
描述: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掀起第二波女权运动,妇女的独立意识再次高涨,促进了西方主要大国妇女运动的发展。一、国家加大保障法律和政策措施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掀起民主民权运动,妇女权利成为社会关注热点。1970
< 1 2 3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