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凌叔华和丁玲看中国现代女性小说的两种走向
作者: 易智丽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代女性小说   丁玲   女性叙事   凌叔华   宏大叙事  
描述: 凌叔华和丁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原点意义的女性小说家,其创作代表着中国现代女性小说的两种不同走向。前者为“女性叙事”,涵盖了女作家自觉保持女性视角,以女性自身生命体验书写故事,呈现着阴柔之美的小说;后者是“宏大叙事”,即女作家以中性立场,关注时代、民族、国家等宏大题材,彰显着阳刚之气的小说。 本文尝试以凌叔华、丁玲小说为突破口,运用历史文化学、人物形象学、主题学、女性主义以及文本细读等批评方法,将中国现代女作家放到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中国现代女性小说史的宏大背景中,比较中国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张倩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话语   女性作家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发展迅速。无论是女性形像的书写还是女性作家作品的发表都让我们看到女性叙事的凸显。本文将围绕“女性叙事”通过对女性军人形象、与军人有关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军旅作家的叙事话语研究,让读者看到女性意识的蓬勃及女性在军旅文学中逐渐占据的重要地位。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张倩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话语   女性作家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发展迅速。无论是女性形像的书写还是女性作家作品的发表都让我们看到女性叙事的凸显。本文将围绕“女性叙事”通过对女性军人形象、与军人有关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军旅作家的叙事话语研究,让读者看到女性意识的蓬勃及女性在军旅文学中逐渐占据的重要地位。
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张倩   来源: 文学教育(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话语   女性作家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发展迅速。无论是女性形像的书写还是女性作家作品的发表都让我们看到女性叙事的凸显。本文将围绕“女性叙事”通过对女性军人形象、与军人有关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军旅作家的叙事话语研究,让读者看到女性意识的蓬勃及女性在军旅文学中逐渐占据的重要地位。
女性 母性 人性莫言长篇小说《蛙》中“姑姑”的性属隐喻
作者: 盖光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属隐喻   “姑姑”   《蛙》   女性叙事   历史意蕴  
描述: 莫言长篇小说《蛙》以“姑姑”为叙事中心,塑造了一位在特定历史境域中复杂、扭曲、苦涩、挣扎着,且带有政治品质及男性化特色的女性形象。小说对其由多难境域到心灵及精神性转机的体验,直击人们的灵魂深处的痛楚,不仅符号性地包蕴着强烈的历史感,而且内蕴深沉的理性反思。“姑姑”曾经失却女性本有的品性,但她最终以躯体中流淌着的母性血脉而使人性之善得以回归,其中隐含着回溯历史,审视文化,而以深沉的反思及自我救赎,借力自身的行动而达心灵和精神归位,以重建女性、母性及人性的本真。
“多重边缘人”的女性叙事:北美新移民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作者: 戴冠青   来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移民女性   多重边缘人   异域言说   女性叙事   人格重铸  
描述: 在全球性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北美新移民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异域境遇和性别文化身份,在她们的小说文本创作中呈现出不同于早期华人移民女作家、同期的国内女性作家以及新移民男作家的新特质。特别是北美新移民女性所遭遇的"多重边缘人"的尴尬身份构成了中国新移民女性"弱上加弱"的女性形象和她们在多重"他者"话语下的尴尬处境,但她们也独特地表现出了在异域文化中以自己的执着和坚韧参与全球化运动并重铸自我人格的不懈努力。探讨北美新移民女作家对其处于主流文化边缘以及性别文化边缘的特殊境遇的独特书写,揭示她们独特的异域言说的内在意蕴
从《简·爱》到《蝴蝶梦》中的“失语”女性
作者: 雷蕾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权威   失语状态   帝国沙文主义   妇道的牢笼   女性叙事  
描述: 《简·爱》与《蝴蝶梦》中的"失语"女性伯莎和吕蓓卡是为父权制社会所不容的"疯妇"和"妖妇"形象,从中折射出女性作家在颠覆传统女性形象时的复杂心态。即使是一向被文学史所公认为反传统的女性简·爱,也未能完全脱离男权文化的影响。
逃离幽暗:虹影小说中重庆形象的文学性建构——以《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为例
作者: 胡蓉   来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饥饿的女儿》   空间叙事   叙述历史   虹影   女性叙事   《好儿女花》  
描述: 在《饥饿的女儿》与《好儿女花》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中,虹影主要是从叙述历史、空间叙事与女性叙事的角度展开对重庆形象的文学性建构。首先,虹影在历史维度上主要书写了重庆南岸饥饿的大饥荒年代与苦难的文革年代;其次,虹影将写作视阈限定在重庆南岸,并率先奠定一种“幽暗”的叙述氛围;最后,虹影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塑造出了一批在绝望中挣扎、逃离幽暗的女性形象。虹影基于其“主观经验感受的生活”,构造出一种独特的贫民窟城市形象和独特的贫穷市民形象,这使得虹影在重庆文学史上刻画出一种独特而个性化的重庆形象——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城
玛丽娜·卡尔的女性叙事:《猫原边……》中的她者与阈限
作者: 李元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玛丽娜·卡尔   她者   女性叙事   阈限   《猫原边……》   景观  
描述: 面对国家、民族、宗教以及父权话语中对女性的传统界定,玛丽娜·卡尔借用古希腊以及本土的神话框架,把女性从传统的家庭空间、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中置换出来,提供了完整真实的女性经验,聚焦从民族独立到当代凯尔特老虎时代过程中被边缘化的爱尔兰女性,让观众直面女性的异类与反抗,发展出对传统女性形象的抵抗叙事。在《猫原边……》中,卡尔塑造出女主角海斯特这一精神独立的"她者"。海斯特在剧中身份的悬挂和不确定,具有典型的阈限特征,但正是由于她的阈限性,使其能站在主流文化之外,反对和摒弃社会的陈规习俗和价值观念。剧中的爱尔兰传统
于史深处看红妆:评《真理缝隙中的生存——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苏宁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史深   《山乡巨变》   当代文学   英华之歌   女性叙事   小城春秋   男权意识   女性写作   人物画廊  
描述: 在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最近20年来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当我们谈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时,更多想起的是对女性作家作品的评论,而广义的性别批评却多多少少受到忽略。其实,成熟的文字书写始于男权社会,写作是男人的专利。从古至今位于文学史人物长廊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是在男权意识形态框架下,由男人们讲述出来的,女人处于被书写和被塑造的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