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叙事】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
“异样的”女人生存形态与“异质的”女性叙事:论彼特鲁舍芙斯卡娅的“女性小说”
-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俄罗斯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生存形态
女性叙事
彼特鲁舍芙斯卡娅
-
描述:
女性始终是彼特鲁舍芙斯卡娅小说中最重要的视域之一。其女性小说的"非主流"叙写表现在她不再为"性别请命",而是以独特的方式解构了女性主义书写在女性形象身上形成的模式化主题,重塑了有着太多承载的女性主义隐喻和象征的女性形象。作家一路写来的是与苦难相伴生的女性异样的生存形态,是一种不加任何粉饰的女性"新写实"。其小说文字具有很高的辨识度:以生活叙事为小说内容,以"审母"为叙事策略,小说文本中洋溢着她对女人生存形态的深切不安、高度焦虑,以冷峻、坚硬为言说的情感取向。
-
电影《黄金时代》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许俐琴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叙事
《黄金时代》
女性主义
-
描述:
许鞍华执导的影片《黄金时代》以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的传奇作家萧红的人生及感情经历为引线,演绎了当年一群在时代和命运的风雨中飘摇、斗争的热血青年,再现了那个追求自由、追逐理想的民国时代。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将全面细致地解析《黄金时代》中的女性形象,以及电影如何在女性的视角下诠释和建构女主人公萧红的人物性格,探讨当时背景下的女性的生存现状以及自我解放之路,以期能丰富和扩展对电影《黄金时代》的解读。
-
新世纪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叙事
-
作者:
杨洪涛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德文化
军旅电视剧
女性叙事
身体审美
-
描述:
女性叙事是相对于男性叙事的视角而产生的以性别为体认范畴和经验表达的叙事类型。在新世纪10余年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中留下了许多女军人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由于其职业特点、人格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某些特殊光彩,为受众所铭记。在以武德文化为核心价值的军旅文化当中,女性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与国家使命,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女性以"家"为中心的生存空间和思维范畴,也颠覆了现代女性以"职场"为中心的生活逻辑和情感博弈,这为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女性叙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
近年来都市电影中的女性叙事
-
作者:
付筱茵
李妮乡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美学
消费主义
女性叙事
-
描述:
当下都市电影中的女性表达在商业主义、消费主义的浸染下无可避免地走向了隐晦、失真、破碎.笔者从女性主义、消费主义、身体美学等角度,对近些年都市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叙事方式,及背后的文化成因进行分析和探寻,试图探究当前都市电影中关于女性叙事的内涵与本质.
-
战争状态下的女性叙事——再读萧红《生死场》
-
作者:
王乃芳
来源:
黑龙江史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状态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再读《生死场》为依据,放置三十年代"左翼"对它的评价,着重关注其女性身体体验、生存状况与命运的方面,以及战争在女性叙事中的矛盾性展示,重新思考其在当下的价值。
-
论美国当代女性主义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以《简·爱》《蒙娜丽莎的微笑》《欲望都市》为例
-
作者:
孙瑜
崔娟娟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电影作品
女性叙事
女性主义
-
描述:
以美国电影《简·爱》《蒙娜丽莎的微笑》《欲望都市》为载体的女性主义叙事直接参与了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简·爱》中的女性形象直接解构父权制社会并争取女性权利,《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女性力图通过张扬女性意识而成就为独立的女性形象,《欲望都市》中的女性通过多元的主体性选择而对女性自我进行多元化的欲望叙事,三者共同构成了西方女性主义叙事的艺术主流与逻辑发展。
-
“80后”青春影像中女性叙事的暧昧呈现∗
-
作者:
许菊芳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暧昧表现
青春影像
80后
女性叙事
-
描述:
“80后”的青春文学中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和审美理境,刻画了鲜明的女性形象,表现女性在爱情追寻中的主体地位,再现唯美爱情叙事中的少女情结。但随着影视创作的改编与转换,曾经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被无形遮蔽,女性再次成为“被看”的对象,呈现出女性叙事暧昧不明的表征。
-
“8O后”青春影像中女性叙事的暧昧呈现
-
作者:
许菊芳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暧昧表现
青春影像
80后
女性叙事
-
描述:
“80后”的青春文学中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和审美理境,刻画了鲜明的女性形象,表现女性在爱情追寻中的主体地位,再现唯美爱情叙事中的少女情结。但随着影视创作的改编与转换,曾经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被无形遮蔽,女性再次成为“被看”的对象,呈现出女性叙事暧昧不明的表征。
-
民间视阈下的《红高粱》与《还乡》的女性叙事
-
作者:
滕爱云
来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还乡》
民间视阈
女性叙事
-
描述:
莫言和哈代都是民间文化的表述者,他们的小说都展现了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在此文化视域下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其中以《红高粱》中的凤莲和《还乡》中的游苔莎最为典型。在两人的女性叙事中,既有相同又有差异:首先,他们都描述了女性的本能欲望,但对欲望的态度不同;其次,都描述了女性的反叛,但反叛的基点不同;最后,从两个作家对女性的理想化书写中,深层揭示差异性背后蕴涵的文化意义。
-
电影中的女性世界
-
作者:
龙春晖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试图通过颠覆传统的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电影语言,建立起女性电影独特的叙事话语。通过对世纪之交中国电影中女性主题、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叙事的解读,不难窥见女性主题在叙事电影中的多元化发展,女性形象亦越来越丰富,女性不再只是作为符号或景观出现在电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