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南朝“妇人集”略考
作者: 陈祥谦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人集   女性创作   编撰体例   南朝  
描述: 南朝"妇人集"是迄今所知最早专门辑集女性文学创作成果的总集,其中附带有小传、叙事、评论等内容。尽管只有零星的资料遗存,但它们曾经的存在和对后世的影响,为研究其编纂情况、南朝及以前女性之文学翻译等,提供了管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可能,因而显得弥足珍贵。同时,它们还是研究中国妇女文学史、中国古代图书情报史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论当代女性创作的新维度
作者: 程乔娜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创作   人文情怀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性创作是文学生产力壮大的显著标志。当书写主体变成女性时,其叙事观点的核心变成了有主体意识的人对女性自身生命的审视与关怀。本文从人文情怀和性别书写揭示了女性创作的这种价值倾向,显示了女性创作的独特价值与意义向度,也扩大与丰富了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女性文学创作的思想文化内涵,深化了“五四”新闻学开启的人文精神,其意义不能否定。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的“男性关怀”
作者: 刘丹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男性关怀   女性创作   和谐  
描述: 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一直在解放、挣扎和追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无论是“个性解放”还是“一个人的战争”,都使女性文学创作产生了“全知叙述”的无力感。本文欲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她们在文本创作中出现的对于男性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困境的描写,挖掘出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寄托的“男性关怀”及其深刻原因,以期推动女性写作中两性描写的内涵由“对立”达到“和谐”的进程。
中国古代文学课不该冷落女性及其作品
作者: 周淑舫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体系   改革趋势   女性创作   生命律动  
描述: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反思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中女性文学匮乏的通病,要突破以男性文学为中心或独占的思维定势,挑战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脉、魂、态的现实,必须加大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建构改革的力度,让女性创作走进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建构中,显现文学创造性的生命律动.
五四女作家笔下女性人格现象的文化诠释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创作   女子教育   人格现象  
描述: 表现女性人格现象是五四女性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是五四女作家笔下人格现象的深层原因.通过分析五四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人格现象与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的关系及意义,为多角度认识五四时期女性创作提供帮助.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创作
作者: 张鹏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创作   唐诗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就唐诗中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女性创作及女性形象在男女创作中的相通相异三方面,对唐代女性文学(此指男性创作中女性题材诗作与女性创作)作了粗浅的探讨.首先概括出在不断发展的唐诗中女性形象的大致面貌及其演进历程;继而勾勒出唐代女性诗歌创作的概貌及总体物质,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唐代女性创作的兴盛是中国文学史上女性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最后,从女性形象的角度,对男女创作的异同试作分析...
走出男权话语: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郭晓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创作   男性中心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创作逐渐“浮出历史地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该文在浅析了新时期女性小说产生的背景和源流之后,分四部分阐述了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第一部分:对人性的追寻中凸现自我--挣脱男性话语的艰难起步.这个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
对“十七年”女性创作的还原性解读
作者: 周婕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七年”   女性精神   女性创作   还原性解读  
描述: “十七年”是一个文学与政治关系紧密和复杂的文学时期,产生了很多如《创业史》、《红日》、《红旗谱》、《青春之歌》等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作品。近年来,“十七年”文学在研究领域的热度不断升温,并且研究方法日益成熟、相关文献得到解密,更突显我们对“十七年”文学的重新审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以探寻被遮蔽的文本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还原性”地解读“十七年”女性创作。在本文第一章中,从“十七年”文学的研究现状整理入手,思考在当下研究中需要重视的两个点“整体关联性”和“文学本体性”。在对“十七年”女性创作研究进行梳理后,发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
作者: 都银妊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作家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描述: 本论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对女性文学创作的批评为对象,考察女作家走进文坛之后,她们的创作是如何被批评界关注、评价和阐释的。换言之,是将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批评,置于现代文学的整体脉络中,讨论现代女性文学通过文学批评获得怎样的文学位置和意义,以及这一位置和意义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的。为了更清晰呈现创作与批评的基本面貌,论文的考察主要区分为两个部分。在每一时期,首先是对女作家创作情形进行梳理。这方面的考察,旨在试图勾勒每一文学史时段中女性创作实践的内部、外部特征,以及它
当代女性创作中的房间意象研究
作者: 高媛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全感   女性意识   女性创作   房间意象  
描述: 房间是一种封闭、隐秘、边缘性的私人生存空间,女性规避疏远公共空间而沉浮于历史舞台背后,二者兼具私密属性并会在一定层面暗合或发生必然关联,因此房间逐渐构成女性创作中的一个主题意象,大量房间意象出现在当代女性文学史上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笔者认为女性作家在书写房间意象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自身生命时空寓言的阐释。本文将对当代女性创作中的房间意象进行粗浅的研究:首先绪论中对房间意象进行界定,并梳理当前学界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从“家”文化传统与男权文化溯源、女权理论引进与空间视域转向、女性幽闭生理与依
< 1 2 3 4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