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何为“女性写作”?
作者: 洪晓   来源: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写作目的   女性写作  
描述: 当前国内文坛 ,女性文学高潮迭起 ,却不是真正的“女性写作” ,与西方对照 ,甚至截然相反。相比于前者在女性意识上的开阔视野 ,后者仅局限于身体和性的狭小空间 ,不仅没有达到前者反抗父权的目的 ,反而在商家与传媒与男性批评操作者的合谋下 ,再次落入父权意识的樊篱之中。可见 ,“女性写作”在正确把握、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 ,还需警惕各种陷阱 ,任重道远
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话语诉求
作者: 张昊翔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语境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国女性主义文论是伴随着上世纪末期中国大规模引进外来话语的潮流而发展和兴起的。同其他形形色色的话语体系一样,中国女性主义文论也经历了从单向接受到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女性主义文论一方面不间断地从外来批评话语中吸收自己所需要的思想,另一方面努力寻找更好地将外来话语和中国语境相结合的方式。本文试图从西方批评话语、中国批评实践与中国创作实践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角度去深入探讨西方“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女性主义”的建构努力。 本文在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在中国语境下中针对西方
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
作者: 李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私人写作   另类写作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翻开中国文学史,无论古代还是近代,女性文学在作家人数和作品数量上,都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出现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女性主义从西方传入中国,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也开始悄然萌发。女性作家们在经历了20世纪20年代的萌芽;
镜与水的变奏——现当代女作家小说中的女同性爱
作者: 崔军亚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性爱   女性写作   异性爱  
描述: 近代以来,在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为一个性别群体的文化代言人出现在历史舞台。在承受着转型社会女性所特有的焦虑和内心分裂的同时,女作家的创作与男权文化左冲右突,她们以细腻敏感的笔触捕捉到了女同性爱的存在,并且在不同文本中予以不同形式的表达。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文学再次蓬勃发展,除了传承现代女作家丰富的话语资源之外,还深受全球化语境中域外话语理论的渗透和影响。在此背景下,女同性爱的书写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得到了拓展和深化。本论文在分析大量文本的基础上,梳理出一条女同性爱书写的线索,指出这一
女性文学的批判与反思
作者: 魏天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当代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自诞生以来,对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造成强烈的冲击,也带来了人类历史和文化格局的改观。作为文学思潮的女性主义,则拓宽了文学创作的空间和文学批评的视野。但在商品经济一统天下的潮流下,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女性主义同样面临着挑战,不仅既有的各种矛盾空前突出,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在此前提下,本论文通过对近年出自女性之手的小说进行文本解读,分析当前本土女性写作的问题与症结,并在反思女性主义的基础上,探寻女性文学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女性写作中的反女性主义征候》,讨论的对象包括基
在追溯中前行
作者: 姜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系史   母亲形象   双重书写   母女关系   女性写作  
描述: 女性文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轫以来,历经被遮蔽、被分化、被湮没的命运,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达到空前的繁荣,一些女作家不再满足于追问“女人是什么”和“我是谁”,她们开始追问“我从哪里来”,试图用文学的形式书写出关于母亲的历史,于是出现了“母系史”的创作。本文首先回顾了“母亲”形象在现当代女性文学史上一路演变最后在九十年代被彻底颠覆的过程,从几个典型的文本出发来概括母亲谱系的面貌,并以男作家想象的“女性史”为参照,强调这一创作的女性立场。然后通过文本所建构的“母性之家”中母女关系的变化,梳理出一条女性从“长女”到
女性言说的误区
作者: 乔丽娜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身体写作   西方女权主义   误区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20世纪90年代后  
描述: 女性言说的误区
想像、言说与信心
作者: 徐珊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女性经验   海派小说   城市文学   批评者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中国现代性   海派文化   独特的生命体验  
描述: 想像、言说与信心
追寻女性生命自由的玫瑰门
作者: 贺绍俊   来源: 长篇小说选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意识   新时期文学   文学史意义   女性私人化写作   玫瑰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铁凝   生命自由  
描述: 十七八年前,《玫瑰门》首次问世,这部沉甸甸的作品着实让文学界吃了一惊,当时铁凝还是位年轻轻的小姑娘。但因为一场急遽的政治风暴中止了人们对于一部文学作品的热情关注,这使得《玫瑰门》失去了轰动的机会,却也经受了一次时间的严格考验。今天我们重新来阅读这部作品,就敢于以肯定的语气为这部旧作做一个带有历史性的结论:《玫瑰门》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写作的成功之作,而且,是一部真正具有女性觉醒意识的作品;更为重要的是,以女性觉醒意识而言,《玫瑰门》是新时期文学以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玫瑰门》所具备的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当下“官场小说”的女性叙事
作者: 赵佃强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腐小说   男性作家   官场小说   欲望化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叙事   男性文本   女性写作   近二十年  
描述: 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文坛涌现出了诸如张平《抉择》、陆天明《大雪无痕》、王跃文《国画》、李佩甫《羊的门》、毕四海《财富与人性》、阎真《沧浪之水》、刘醒龙《痛失》等一大批被命名为“官场小说”或“反腐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从性别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这些小说的作者全部都是男性,由此构成了一种“男性文本”; 另一方面在这些小说中女性既作为人物实体被书写,更作为欲望化的文学符号被想象和利用,由此构成了一种“女性叙事”。伊莱恩·肖尔瓦特将“女性主义批评”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涉及作为读者的女性,研究的对象是关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