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作家】搜索到相关结果 341 条
-
乾嘉之际女性作家的文学交游关系及其意义——以骆绮兰为例
-
作者:
崔琇景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从师
文学交游
袁枚
骆绮兰
女性结社
乾嘉之际
-
描述:
乾嘉之际,女性文学圈里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闺秀作家的从师行为与结社活动。女性拜男性文士为师并且作为文学群体出现于公共领域,可以说标志着女性文学逐渐突破其家族性而强化了社会性。闺秀作家骆绮兰的文学交游活动就是典型的例子。作为一名随园女弟子,她通过袁枚等名士获取文学声誉并构建广阔的社交网。她甚至自由地走出闺阁与各界人物交流。同时,她还与各地的闺秀作家结社。其女性社团并不过多依靠男性"援助者"提供的人际关系而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此时女性作家自己已开始寻找途径与外界沟通。当然,骆绮兰所代表的女性文学活动的新模式当时
-
苦难与才华:拉美文学中三位杰出女性作家的心路历程
-
作者:
陈静
来源:
西部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莎贝尔·阿连德
女性作家
拉美文学
苦难经历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玛丽亚·路易莎·邦巴尔
-
描述:
拉丁美洲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而女性文学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拉美文学的女性作家中,有三位特别瞩目,她们是拉美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伟大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超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玛丽亚·路易莎·邦巴尔,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伊莎贝尔·阿连德。本文通过对她们的出生、所受教育以及苦难经历等,来探讨她们的人生、精神世界和创作历程。
-
民国女作家小说初探
-
作者:
刘茉琳
来源:
肇庆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民国小说
沈祖
石评梅
张兆和
庐隐
-
描述:
民国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一批女作家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努力。其中庐隐与石评梅小说的自叙传色彩浓重,第一人称、书信体、日记体小说比重大,是新文学以及现代女性文学发生时期的重要特征;沈祖的历史小说女性意识强,构思独到;张兆和的白话小说风格纯美。她们的创作都为后来的女性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国女作家的创作是中国女性文学的重要发展时期,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白话文学的成熟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
世纪末女性作家之小说生成——女性文学论说之四
-
作者:
沈嘉达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小说生成
世纪末
性别冲突
自身经验
理想与现实
-
描述:
上个世纪末女性作家之小说生成 ,一是源于性别冲突 ,二是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三是基于对女性自身经验的扩写。本文对女性作家小说生成理念的大致归纳 ,对把握世纪末女性作家之创作具有一定的价值。
-
论私语化写作叙事策略的魅力及缺失
-
作者:
车红梅
来源:
写作:高级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女性作家
私语化写作
第一人称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
描述:
随着社会变革尤其是人文思潮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陈染、林白、海男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私语天空,这是“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入注目、遭非议最多的一脉。”(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高教出版社1999版,第181页。)私语化写作包括个人经历、记忆、心理等女性深层意识空间所隐含的形态,是对女性世界更深刻、更透彻的揭示。作家们有着共同的思想背景,类似的生活经验,创作上面临着相同的文化资源,因而在叙事策略上表现出私语化写作的强烈倾向。[第一段]
-
理解“新新人类”
-
作者:
段淑坤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写作现象
社会现象
写作姿态
女性文学
反抗男权
“新新人类“
-
描述:
坦率地说,当新新人类在商业炒作的喧闹中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给予它特别的关注。笔者一直认为由商业炒作而火起来的作品不会有多高的文学价值。但是后来发现不少人津津有味地谈论这类作品,并且又听说了查禁《上海宝贝》的消息,倒是勾起了我的兴致,因为我知道,凡是查禁的东西常常有它特殊的意义。后来我就找到《上海宝贝》阅读,此后,又读了卫慧的《蝴蝶的尖叫》、《像卫慧那样疯狂》;棉棉的《糖》;刘燕燕的《阴柔之花》以及魏微的《情感一种》等。读过之后,我既不像有些假道学那样以为有伤风化而痛心疾首,也不像有些另类姿态的人那
-
新的女性作家新的文学景观——“中日女作家新作大系·中国方阵”总序
-
作者:
白烨
来源:
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女作家新作大系·中国方阵》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序言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当今中国文坛,女性作家写作愈来愈蔚为大观,越来越惹人眼目。文坛内外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多数出自于女性作家之手。即以近年来在文坛内外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来看,属于女性作家创作的,就有五十年代人中张抗抗的《情爱画廊》、王安忆的(长恨歌》、铁凝的《大浴女》、池莉的(来来往往》、方方的〈乌泥湖年谱》、林白的(玻璃虫》,六十年代人中陈染的《声声断断》、(不可言说》、皮皮的〈比如女人》、虹影的
-
蔡素芬小说创作发展历程之研究
-
作者:
陈锡兰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盐田儿女
姐妹书
女性作家
台北车站
橄榄树
蔡素芬
告别孤寂
-
描述:
近年來在台灣文壇上,女性作家輩出,對台灣文學的鑽研已有相當的成果。她們在經歷社會環境快速變遷、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及兩性之間關係的微妙變化後,用文學表現的方式,將其經驗文本化,這是當代女性小說之共同特性。而蔡素芬小說創作以其獨特的“藝術、共鳴、深入”的寫作技巧,敏銳的心理分析洞察人生,寫實的手法從平凡的題材闡發特殊意涵,將小說主題內容與藝術結合,她的作品已具相當的水準,別具一格,更勝一籌。 蔡素芬不是多產作家,卻是一位多獎作家,她的作品在這些年內分別獲得短、中及長篇小說大獎,不僅得到專業評審的青睞,她“大眾
-
论女性作家若干代表性作品中对母性的不同态度
-
作者:
陶涛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作家
母性观
生育观
文学评论
作家评介
女性主义
-
描述:
有关女性对母性应持有什么态度,从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一直有所反映。随着上个世纪妇女运动的展开,这一问题更成为一个热门又棘手的话题。对待母性的态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昭示了现代女性所面临的困境的实质,即如何在坚守自我与奉献自我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对
-
女�城:论90年代以後台北城市文化变迁与「新世代」女性小说家
-
作者:
陈姿瑾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地景
都市文学
女性作家
城市文化
新世代
台北城市变迁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論文承繼女性文學、都市文學的文學脈絡,採取與「文化地理學」跨領域對話的方式討論90年代「新世代」女性小說家崛起與發展,深入女作家所處文學、文化、社會與時代背景脈絡,探討90年代以後城市變遷與文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全球化脈絡底下的地方寫作特色。城市空間對於女性主體的影響,同時女性也可以透過對城市空間的掌握而得到解釋的權力,透過不同空間文本的解讀,理解女性與城市之間的關係。並且透過對於90年代女性作家的文本解讀,對女性議題的美學運作、婦女運動與女性文學的關係有更深入與清楚的了解。 90年代臺北城市歷經文化
<
1
2
3
...
7
8
9
...
33
34
35
>